12月20日晚,13歲的小燦(化名)在家中使用煤氣熱水器洗澡時,出現有頭暈、四肢無力等症狀後,立即呼喊家長,家長送至當地醫院就診後轉入清遠市人民醫院,該院兒內科副主任醫師戴汝均介紹,該患者確診為「一氧化碳中毒」。
「其實這位患者去年也因一氧化碳中毒入院。」戴汝均介紹說,去年12月29日,小燦同樣是在家中使用煤氣熱水器洗澡時,出現一氧化碳中毒症狀。家長發現時,小燦已經出現意識障礙,口吐泡沫,肢體癱軟,入院治療一段時間後,好轉出院。
「熱水器安裝在浴室內,排氣扇未開,門窗緊閉。」戴汝均說,該患者居住的房子是農村的老式居民房,浴室未安裝排氣扇,使用的是老式的煤氣熱水器,熱水器和排氣管都安裝在浴室內,冬季洗澡時門窗緊閉,形成了一個密閉的空間。使用的時間越長,一氧化碳濃度越大,出現中毒的可能性就越大。
戴汝均介紹,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親和力比氧與血紅蛋白的親和力要高很多,所以一氧化碳極易與血紅蛋白結合,使血紅蛋白喪失攜氧的能力,造成組織缺氧。輕者引起頭痛、無力、眩暈、呼吸困難等症狀;重者呈深昏迷,可出現腦水腫、肺水腫、心肌損害和呼吸抑制等危重情況,而長時間的缺氧極容易造成腦損傷。他說:「醒不過來的患者也是有的。」
「其實前天已經買了新的熱水器,準備過幾天安裝。」小燦的媽媽王女士說,去年發生一氧化碳中毒後,就很少使用熱水器,一直用燒水的方式洗澡。最近因為天氣變冷,準備安裝新的熱水器,沒想到還是發生了一氧化碳中毒。
據介紹,12月以來,兒內科已累計收入院約13名一氧化碳中毒的兒童。戴汝均提醒,燃氣熱水器及排氣管不要安裝在浴室內,且浴室應安裝排氣扇,洗澡時注意打開排氣扇或窗口通風。多人連續使用熱水器洗澡時,應保持一定的時間間隔,以保證室內外空氣循環流通。冬季應當採取安全正確的方式取暖,避免使用木炭、煤炭來取暖。
哪些情況可能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一)用煤爐取暖,門窗緊閉、排煙不良。
(二)煤爐沒有煙囪或煙囪閉塞不通。
(三)煙囪正對風口,煤氣逆流入室。
(四)室內無通風設備。
(五)液化灶具漏洩、煤氣管道漏洩。
(六)燃氣熱水器安裝在浴室內。
發生一氧化碳中毒後應該怎麼做?
1、立即打開門窗,將患者轉移到通風良好、空氣新鮮的地方,注意保暖。
2、松解衣扣,保持呼吸道通暢,清除口鼻分泌物。同時撥打急救電話,送往有救治條件的醫院治療。
3、如果發現患者有嘔吐物,須及時清理並把頭偏向一側,避免嘔吐物引起窒息。
誤區:
1、煤氣是一氧化碳氣體,是無色無味的,是碳不完全燃燒生成的,一氧化碳中毒往往在不知不覺中發生。有些人認為屋裡沒有煤氣的臭味就不會中毒,這是錯誤的。
2、在爐邊放一盆清水不可以預防煤氣中毒。一氧化碳不溶於水,要想預防中毒,關鍵是保持室內通風。
【採寫】陳之瑜 劉秋宜
【通訊員】何京鴻
【作者】 劉秋宜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