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對一個人最好的報復不是仇恨,而是遺忘」一樣,美國作為世界上絕大多數制裁的發起者,對「制裁」的熟悉程度無人可及。某種程度上說,「制裁」是美國維持霸權的重要手段。
通過對不服氣的國家和地區舉起制裁大棒,真正實現了「以德服人」。而戰爭似乎也是制裁的暴力升級版,在大多數國家都受制於窮兵黷武、好戰必亡的窠臼時,美國對戰爭卻從來都是發自心底的熱愛。在人類歷史尤其是二戰後的幾十年歷史中,美國是世界上大多數戰爭的直接或間接發動者,戰爭雖然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卻讓很多國家生靈塗炭,保持了美國鶴立雞群的巨大優勢。
所以,在其他國家糾結於是不是要開戰時,美國在乎的是何時開戰以及如何開戰,他們對戰爭也就是「制裁」從來沒有敬畏之心,有的只是狂熱和趨之若鶩。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最怕的當然不是制裁,而是空氣突然安靜,也就是沒有人制裁美國。
就像西班牙作家、哲學家烏納穆諾曾講過的那個關於西班牙塞戈維亞引水渠的故事一樣。話說這條古羅馬時代修建的人工水渠已經造福了這座城市長達1800年,是真正的引水長城。然後一個「熱心」群眾提議要將這條功勳水溝保護起來供後代瞻仰,用另外一條鐵皮管道取代它。
於是,這條被保護起來的水渠因為沒水,在陽光的暴曬下迅速發生了嚴重的風化,進而導致古磚和石塊紛紛開裂,乾涸的水渠也到處坍塌,最終一座宏偉的古蹟就這樣被「閒死」了。
所以美國怕的不是制裁,而是無人接招。
某種意義上講,所謂的「制裁」從來就是兩敗俱傷的過程,在制裁別人的同時,自己也在承受著制裁的結果。說白了,你切斷對方的進出口通道,自己必然也不會毫髮未傷。就像擂臺上對打的拳擊手一樣,在擊倒對方時,自己即便不是遍體鱗傷,也不可能怡然自得,畢竟就算是吊打別人自己也會手疼。
而美國之所以敢於對其他國家隨意揮舞制裁大棒,根本原因在於美國作為鶴立雞群的超級大國,有著其他國家望塵莫及的恐怖勢力。這也意味著,皮糙肉厚的美國在和對手相互傷害時能承受更高級別的打擊,在美國還沒怎麼著時,對手就已經倒下甚至當場去世了。
所以美國熱愛制裁,也習慣於用制裁迫使對手屈服進而維持自己的霸主地位。
而一旦讓美國的制裁失去用武之地,也就是無人願意和美國硬碰硬,那麼美國的危機也就接踵而至了。
從川普當政的幾年時間來看,美國在世界各地煽風點火,尤其是和我們進行慘烈的貿易戰,推動了美國的繁榮。
但我們並沒有被美國牽著鼻子走,尤其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後,我們積極調整戰略,將更多精力放在內循環上,使我們的內功進一步得到提升。
在美國的傳統路線中,煽風點火導致他國動蕩不安無疑是維持美元石油霸權的重要方式,因為一旦戰火爆發,國際資本迅速回流美國,美國獲得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但我們的體量以及戰略足以化解大部分的美國挑釁,尤其是動蕩或者戰爭,這令美國煽風點火以自洽的計謀始終難以得逞。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我們的實力不斷增強,美國則越來越力不從心。
等到我們的體量增加到足以將美元石油霸權取而代之,再加上美國國內種族矛盾激化導致自由和民主燈塔黯然無光的背景,美國必然會最終從世界霸主的地位轟然落下。
而等到美國失去了世界霸主的實力,也就沒有了對制裁的免疫力了。屆時即便美國偏居美洲大陸,依然逃不過其他國家的以牙還牙的制裁。
屆時無論什麼制裁,美國都會膽戰心驚,因為美國已經徹底失去了制裁的主動權,從操刀手蛻化成了刀俎魚肉。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