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1.本文約6000字,預計閱讀 10 分鐘;
2.文章信息量較大,建議靜讀或夜讀;
3.歡迎點擊上方「鹿鳴行巔」關注、支持。
「路都沒有,談什麼出路!?」
似乎只要坐在一起討論陵川的發展出路,種種設想說完之後,就會歸到這樣一個「終結」問題。
路,已經成為陵川發展一個繞不開的坎、一個逃不過的劫。
路的困境,似乎也已經成為陵川繞不開、逃不過的宿命!
這篇文章,就從題目中的七個「路"字開始:
陵川與外界連通的7條主要公路
第一條路:陵(川)長(治)路
第一就說陵長路,因為它是建國後陵川修築的第一條能通行汽車的、真正意義上的公路。
建國前,陵川有10條大路,分別通到長治、高平、晉城、修武、輝縣、林州、壺關七地,其中輝縣3條、林州2條。魯迅說,路是人走出來的。的確,這10條路,除長治、晉城、高平3條勉強能通鐵輪車,都是只能人走馱運的小道。
陵長路全長62公裡,境內12公裡,先後經過四次大的修築改造:1952年,大車路;1953年,簡易公路;1957年,爐渣、紅土鋪裝,4米加寬到6米;1976年,三級油路。至此,基本定型。
此後1976年至2019年,雖是改革開放發展迅猛的40年,但它並無大的變化。最大規模的、2004年的改造,也不過路面維護、局部加寬,該陡的地方還是那樣陡、該彎的地方還是那樣彎、該窄的地方還是那樣窄。冬季雪後,大南山的陡坡,還是輕易就能把陵川和長治阻隔開來。
變化的是,路基越來越高,成了名副其實的「高基」公路!
2017年,陵長一級公路列入交通運輸部「十三五」發展規劃和三年滾動計劃;2018年,長治(壺關)一晉城(陵川)一焦作(雲臺山)高速公路規劃也提上議事日程;但至今,並沒有實質性進展。
陵長路除了用自己的破敗、緊跟著陵川的破落,來證明70年來的風雨同舟;還用自己與陵川的親疏聯繫,證明著日久生情的簡單道理。
的確,時間只要久了,感情就會有的。雖然明清時期就歸澤州府轄,但民國以來、直至1985年撤銷晉東南地區,陵川同晉城長時間隸屬長治,很多地方還是留下了長治的影子:很多陵川人工作落在了長治,安家在了長治,姑娘也嫁到了長治。以至於70年後回頭評價陵長路的作用,最先想到的竟是:「走親戚」。
劃歸晉城後,雖然親戚沒得做了,但長治有著晉東南地區權威且曾經唯一的三甲醫院——和平醫院,距離又與到晉城一樣遠,有了疑難雜症,陵川人總是習慣去長治看。於是,「看病」又成了它的主要用途,直至今日。
陵長路平城段的「高基」公路
第二條路:陵(川)晉(城)路
有個笑話,說陵晉城路通後,第一次看到傳說中的汽車騰著土灰、從眼前呼嘯而過,大家驚訝道:這東西,跑得真快啊!旁邊一個見多識廣、愛好賣弄的就說:哼,它還是趴著哩,要是站起來,那才快哩!
陵晉公路,即陵沁線陵川到晉城段,全長60公裡,境內39公裡,主要經歷5次修築改造:1954年,大車路;1956年,簡易公路;1958年,加寬到7.5米;1979年,大規模技術改造,達到三級油路標準;2002年,建為一級公路,同時,設營裡和高都2個收費站。
陵晉路爭議有兩點:
一、是不是一級路。能證明陵晉路是一級公路的並不是車道,一級公路標準為雙向六車道、至少是四車道,而陵晉路陵川段只有雙向兩車道。它之所以作為一級公路,顯著標誌是有收費站,因為一級路才準設收費站。標準不一的公路,難怪老百姓戲說,陵川向外走越走越寬,往回走越走越窄。
二、收費合不合情。一級公路才收費,不是一級公路也收費,不合情吧?陵川是晉城的下轄縣,多年來一直是省級貧困縣,去晉城收費,不合情吧?晉城到鄭州、長治公交都免費了,到縣區公交也免費或降費了,繼續交費,不合情吧?人貴有自知之明。只敢從「情」上理論,是自知「理」上辯不過,呵呵!
親不親,不能光用嘴說。一座收費站,卡在陵川與晉城的腰上,想說個「親」都難。何況,從經濟、文化、政治多角度去審視兩地關係:文化上沒有與長治近,陵川方言偏長治口音,很多陵川人能聽懂長治話,聽不懂晉城話;經濟上沒有與河南近,無論糧食還是之前的煤炭,主要還是外銷河南,多數生活、生產必需品又要從河南運回;政治上當然是與晉城近,畢竟有行政區劃在這兒擺著。
這樣的關係就決定了,陵晉公路的主要用途就是「開會」。當然,開會還是以部署工作為主要目的,並非只是為了給高都收費站創收。
陵晉路上的高都收費站
第三條路:陵(川)輝(縣)路
陵輝路,也叫坪(上)曲(沃)公路陵川段,與陵長路、陵晉路都是幹線公路。楊寨河至省界38公裡,因為地勢險峻,施工難度高,只能分批分段修築。1959年,修成楊寨河至趙辿嶺簡易公路;1969年,建成趙辿嶺至河南省界4級公路;1993年,達到山嶺重丘二級路標準;1997年,水毀後升級改造,成為現在的樣子。
相對於主要用來開會、看病、走親戚的陵晉路、陵長路,陵輝路可以說是陵川發展的「命脈」。陵川產出的糧食、山貨、藥材,養殖的豬牛羊、雞鴨鵝,挖出的煤炭、礦石,主要依靠陵輝路運往河南,然後換回大米、白面和必需的生活用品、生產資料。
不過也有人質疑:別拔那麼高,什麼命脈,沒那麼嚴重。你不看陵輝路2016年塌方,至今不通,陵川也沒餓死人嗎?
哦?——哦……也是!
2019年,熱心網友通過人民網將陵輝路不通的問題留言給河南省委書記王國生,隨後,輝縣市委給出官方解釋:
經查,2016年4月14日……陳家院水庫處發生一起山體崩塌地質災害……山體位於山西省陵川縣內,經我市多方協調,目前,該段陳家院水庫處山體排險已完成,G342省界至向陽隧道段災毀恢復重建工程已完成。同時,省道S229三原線向陽隧道維修改造工程……施工單位已於(2018年)10月7日進場,預計工期5個月。待省道S229三原線向陽隧道維修改造工程完工後,即可通車。
不回頭,不知道;回頭看,嚇一跳。清明剛過,再有幾天,到4月14日,陵輝路中斷就4虛年、3周年了!不知道明年清明,它能不能通?
網友1月2日留言,輝縣1月10日回應,8天的速度,可謂高效。如果公路恢復能有這樣快的速度,多好……
陵輝路晉豫交界處小坪路段工地現場
第四條路:陵(川)修(武)路
陵修路,全長97公裡,縣城至琵琶河省界共57公裡。1956年,修通至奪火土路37公裡;1959至1974年,修補部分路段;1986至1990年,修通奪火至省界19公裡;1993至1994年,變化路線並修通陵川至奪火段38公裡路基;1997年,路面鋪油,達到三級公路標準。
1993年的陵修公路大會戰,是陵川築路史上永不可忘的華章!
回憶陵修路的開場,時任縣長趙雪梅用「悲壯」來形容:
一是錢來的悲壯。與陵修路同時開工的還陵輝、楊村禮義、過境路、附城奪火、馬圪當磨河、平城樹掌、陵川馬圪當……多條公路,勒緊褲腰帶,縣財政也只給陵修路籌了50萬。沒錢怎麼辦?借!一是向全縣財政供養人員借工資,每人2個月;二是向全縣農民借義務工,搞」修路運動「。1993年10月開工到1994年9月完成路基,共動用群眾1.5萬人、義務投工1000萬個、完成土石230萬方,累計投資2950萬。50萬+借工資+義務工,硬是做成了3000萬的工程!
二是活幹得悲壯。參加築路的是縣直單位和18個鄉鎮中的11個鄉鎮。趙雪梅回憶:」黨委書記、鄉鎮長領著村民自帶糧食,自籌工具在工地上紮營起灶,沿便道架起了二百多口大鍋,供幾千民工吃飯。機關幹部分口領任務,自帶糧食幹土方。工地上三輪車、馬車、拖拉機五千多人,人山人海、熱氣騰騰在山道上擺開了戰場……「開始於嚴冬、結束於酷夏的陵修路,靠人拉馬馱、肩挑手刨,硬是完成了38公裡的路基建設。
比較修築在溝底的陵輝路、陵馬(圪當)路,主要修在山嶺上的陵修路,被驢友和自駕者親切地稱為」天路「。想一想,人在路上,路在天上,一邊自駕、兜風,一邊看日出日落、秋山紅葉,怎一個爽字了得!
陵修路,除了最「爽」,也最「捉急」。同一架山、一條河、一條路,山下的雲臺山被評為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旅遊景區,年遊客量達到198萬人次、門票收入1.5億,火得一塌糊塗。山上的上雲臺卻是門可羅雀,入不敷出。「冰火」兩重天,怎能不「捉急」?
摩託車隊在奪火天路上飛馳
第五條路:陵(川)馬(圪當)路
陵馬路,並非陵川的主要公路,但在提到旅遊發展時,又絕對不能迴避。因為,它同陵輝、陵修路一樣,是陵川進入中原、完成物資交換的必經之路,也是外地遊客進入陵川的主要通道。
嚴格地說,陵馬路應該叫石馬路,從石掌至平甸省界,共38公裡。1956年,修建陵川至橫水簡易公路;1961年,修建白棧掌至馬圪當公路;2007年,郭臺銘捐建石掌九光富陵大橋,改道石掌馬圪當。再延伸24公裡,可達輝縣市薄壁鎮。全路基本延續著2500年前白陘的路線。
陵馬路,似乎修來就是嚇唬人的。
橫水至雙底之間的黑毛溝路段,兩岸峭壁,光滑不毛,只露」一線天「,路從溝裡通過,坡陡彎急,上有墜石,下有深溝,危險異常。薄壁境內的平甸至寶泉路段,位於懸崖邊上,下臨峪河河谷,垂直距離300-600米,車行走在崖邊上,心就得提到嗓子眼兒,稍有不慎,就可能衝入崖底。通車以來,黑毛溝、寶泉發生過多起交通事故,有的甚至是特大事故。
有錢難買願意。正因為這份獨有的驚險,反而吸引來了更多的遊客,使水鄉江南武家灣成為旅遊休假必去的打卡地,特別是成為河南人夏季的避暑勝地。
2013年7月7日,寶泉路上一輛轎車墜崖
第六條路:高(平)新(鄉)高速
高新高速作為陵川境內等級最高的公路,真是名副其實:又高級、又新鮮(年輕),但同時,也最鬧心。
因為它橫跨兩省,建設上各管一經。
陵川段,全長63公裡,起點為高平河西常樂村,與長晉高速公路相接,終點在陵川古郊營盤村。2009年5月動工,2010年底高平至陵川縣城段建成,2011年全線完工,2012年8月28日正式通車。
擬建的河南段,河南叫新晉高速,全長66公裡。起於新鄉市鳳泉區大塊鎮塊村營,接濟東高速;至陵川縣古郊鄉營盤村,接高新高速。2004年立項,2019年仍未通。
15年路未通,並非15年人未動。無動於衷的表面背後,卻是暗流激蕩。2005年河南創信承建新晉高速,2008年6月開工,吸納16家中標單位上億元保證金後,因資金不到位,項目停滯。2011年河南中融又成為新的業主,工程還未上馬,項目副總經理董末順就因以公司名義對外吸納項目保證金,涉嫌合同詐騙罪被刑拘,2014年被新鄉市政府中止業主資格。從百度企業信息看,儘管創信與中融屬不同的公司,法人代表卻是同一人,兩家公司狀態都是「經營異常」,讓人不由想起網上紛紛揚揚的「項目已經成為不法分子詐騙平臺」的傳言。
皇上不急太監急。期間,山西省交通廳、市縣政府、山西交投高新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多次與河南方面對接,無奈這池水「既深且渾」,實難推動。
2016年3月江蘇中港成為新業主,新晉高速再次復工,但真正開工卻到了2018年3月。輝縣官方最新回應:計劃2019年完成路基和部分路面施工,2020年底建成通車。實地了解,新晉高速目前進展仍然緩慢,同時緩慢還有鶴輝高速。
相對晉東南,高新高速意義特殊,它是我省「人字骨架、十橫、九環、四條連接線」高速公路規劃網重要連接線的第十橫,是國家G55二廣高速聯絡線之一,向東延伸可與京珠高速貫通,向西延伸可與進入西北腹地,是貫通冀、魯、豫地區與陝、甘、寧地區之間的一條經濟黃金通道。
相對困獸一般的陵川,高新高速更是」生的希望「。這條通道一旦打開,不僅可以物流通達,降低消費成本,關鍵是給「面向中原、全域旅遊」的陵川,打開了河南、山東、安徽、江蘇、上海等近4億人的大市場。
前景光明,現實殘酷。現在,我們只能把希望寄於未來,在無奈中等待。
因為不通,這條斷頭的「希望之路」,反倒成了王莽嶺景區的私人訂製。1個小時,晉城、高平就可到達王莽嶺景區,較遠的陽城、沁水甚至長治,也可在2小時內到達。
打開窗的同時,可能就關上了門。凡事都要兩面看。路通泰了,遊客來得快,走得也快。目前王莽嶺只有遊山玩水、沒有深層消費的景區規劃,只能賺個門票錢。遊客上午山上轉一轉,下午回家都不會搭黑,有錢也花不了。
鶴輝高速新莊互通樞紐,目前也停工
第七條路:太行一號風景道
以上7條路,最不正經的就是太行一號風景道。
因為別的路,都是為運輸和聯通而修,都是有字面上能講得過的實際作用;唯有它,是為了」享樂"而修,純粹而徹底的」遊玩「意義,讓老實人都不好意思說。
然而,存在即理由。看似最不正經的太行一號風景道,實應運而生。
改革開放40年,經濟發展的槓桿明顯顯現,似乎一夜間,就把人們從慢節奏的小農經濟,提高到了高強度的市場經濟。物質得到極大滿足的同時,自己也變成了生產線的一部分。緊張重複的工作背後,是壓抑太久的人性。
於是乎,回歸自然,回歸鄉村,尋找那記憶中藍天白雲、綠水青山、繁星閃爍、鳥語花香的慢生活,又成為現代人最迫切的精神訴求。
於是乎,鄉村遊接任觀光遊,成為今後旅遊業的發展主流。
於是乎,如此前世,決定了太行一號風景道的今生。
2018年,山西省政府提出打造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遊板塊。作為串聯太行板塊各景點的交通幹線,太行一號國家風景道,便成為晉城全域旅遊的「一號工程」。
一號風景道起點為陵川六泉浙水村,途經澤州、陽城、沁水、高平,終點至沁水縣龍港鎮堯都村。建成後,可串聯全市王莽嶺、珏山、皇城相府、歷山等四大旅遊景區與20個旅遊景點、5條高速公路、5條國省道,形成環太行山旅遊景區循環圈,形成四通八達、外暢內達、「快進慢遊」的旅遊公路網。
一號風景道陵川段,接壺關太行大峽谷旅遊循環線,經浙水、趙辿嶺、棋子山、古郊、王莽嶺、馬武寨、橫水、鳳凰、奪火,終至陵川與澤州縣界。建成後,將全面貫通王莽嶺、錫崖溝、黃圍山、鳳凰歡樂谷、紅葉景區,成為陵川鄉村交通大動脈。
2018年,浙水至棋子山段已經貫通;目前,古郊至奪火段也已全面開工。
借力一號風景道,發展陵川鄉村旅遊、全域旅遊,真是指日可待了!
晉城太行板塊旅遊公路規劃圖
行巔陵川,佔盡了南太行最美的芳華。1700平方公裡的縣域,聚集著太行雲頂王莽嶺、天瀑之源上雲臺、幽潭石門歡樂谷、太行水鄉武家灣……等眾多山水景觀。
身處行巔,也吃盡了高處不勝寒的苦頭。雖面向中原、近在咫尺,卻千溝萬壑、橫加阻隔;雖」說話話容易」,想「見面面兒卻難「!陵輝路六泉到陳家院段,總共23公裡,架橋27座、鑿洞14條;陵馬路橫水至雙底段,短短7公裡,有3公裡全部從崖隙穿過……
趙雪梅說,路是陵川的痛。通則不痛,痛則不通,陵川之痛是在「不通」。雖然歷任縣委、縣政府都為路而決策過,建國初期1956年至1959年基本實現鄉鄉通車;80年代初實施「幹線穿城、五指向外」工程;90年代的通道戰略……但至今,我們前面提到的七條路,不是不通,就是等級差,嚴重製約著陵川的發展。
受地理條件限制,這7條路多數在長時間內沒有升級的可能,也無再升級的必要。作為旅遊公路繼續效力,將成為它們未來的主要功能。
真正能把陵川推出去、把世界帶回來,成為發展希望的,還是高新高速和長治(壺關)一晉城(陵川)一焦作(雲臺山)高速公路。只有這兩條高速貫通了,陵川的咽喉才能不受人扼制,才能痛痛快快地出透氣!
回想1993年10月,時任省委書記胡富國視察陵輝路時的題詞:
陵川人民志豪邁,劈山鑿洞坦途開,
逐鹿中原爭市場,擺脫貧困富起來。
26年過去了,除了陵川人民的志氣依舊豪邁,逐鹿中原、擺脫貧困的理想,還是理想,甚至似乎越來越遠,都快成夢想了!
也難道,這是陵川浴火重生之前的涅槃之痛?
the end
感謝您的閱讀!最後進行一個小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