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桂梅寄語清華附小畢業生:不忘讀書、善良和夢想

2020-12-15 人民網教育

竇桂梅寄語清華附小畢業生:不忘讀書、善良和夢想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2016年06月27日11:27


竇桂梅校長寄語清華附小畢業生

清華附屬小學校長竇桂梅在2016屆畢業典禮上的講話全文:

我親愛的六年級同學:

自從你踏入清華附小的那一刻,就註定,她,永遠成了你教育學意義上的母親。

從啟程樓,到知行樓,到修遠樓——你們在三座樓裡,度過了小學六年的生活。作為校長母親,看到兒女們將要離開自己,心中格外不舍。值此,我想與同學們一道回味,這所有著百年歷史的小學,作為你的母校,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清華附小是給你打上了成志教育的烙印,朝著「聰慧與高尚」的人生,努力具有「身心健康、善於學習、學會改變、審美雅趣、天下情懷」五大校本核心素養的搖籃,是你每周的升旗儀式上把手放在胸前宣誓「我是清華少年,努力成為健康、陽光、樂學,擁有中國靈魂,國際視野的現代人」的地方。

實現這一人生信念,從清華附小這個「地方」,到中學,到大學,需要的主觀與客觀的條件太多了。未來世界是未知的確定,但,哪些恆定的主題是不會改變的?

作為對你們的囑託,我為即將畢業的六年級同學送上的三句話。願這不變的三個主題,作為精神的種子,播撒同學們的心田,成為從清華附小走出去的所有人,共同的語言密碼與成長胎記!

第一句話:做一個永遠葆有讀書狀態的人

誰都懂閱讀的好處,但關鍵的問題是,你是否一輩子葆有閱讀狀態。在我看來,一個人無論何時,始終葆有對生活的好奇,對知識的渴望,對人生的領悟,很大程度源於一生擁有的學習狀態。

我親愛的同學,你的生命僅僅是幅長度不同的畫卷,而它一旦打開,就再也合不上了。而這幅生命畫卷究竟有多長,你又無法控制。有一點確信無疑,我們每天都在消費生命。活一天,我們的生命就減少一天。

既然生命的長度是減法,而且每天面對的「碎片」那麼多,作為過來人,我的心得是:面對複雜的社會與人生,保持長久的單純,只有你想辦法多讀經典之書、多吸納好故事,閱讀好的有字之書與無字之書,才會讓生命畫卷的寬度獲得加法,讓你在不同的書的世界裡,活上百回、千回,這多麼划算、多麼值得!

今年紀念莎士比亞誕辰400周年,很多國家都在舉行紀念活動,不僅僅是英國。這個暑假,咱們學校民樂、戲劇、舞蹈社團即將奔赴愛丁堡大劇院演出,還要拜謁莎士比亞故居,紀念這一偉大的作家。剛才六(1)班同學分享感言裡談到他們讀過《哈姆雷特》!在多種場合我都引用過前英國首相邱吉爾說過的話:「寧可失去50個印度,也不能失去一個莎士比亞。」的確,一個民族的發展史就是她的文化史,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咱們附小老師常說的一句話是「校長好好學習,教師天天向上;教師好好學習,學生天天向上」。清華附小一直以書香校園聞名全國,讀書成了附小人的基因。

比如喜歡有挑戰性閱讀的張博文;手不釋卷,內化於心的趙凱文;善於讀寫結合的吳紫依;讀出自己見解的陳瑋鈺;有獨立思想的小作家阮宇軒;博覽群書,閱讀面廣的魏雨時……

去年我很榮幸地給當時還是五年級的你們上過讀書推薦課《威利的奇遇》。我為你們豐富的閱讀背景而驚嘆,這本書裡藏著10本書,你們都發現了!在附小創作的《丁香娃娃奇遇記》中,張淑婷的繪畫導讀作品《柳林風聲》作為了該書的封面,她和張旭洋一樣,堅持用畫畫日記的形式創作每一天的生活。這些天才一樣的小作家,是靠不斷閱讀與積累站立起來的。

今天,被提前選入某些著名中學的同學們也回來了。我為你們高興,也理解家長們提前把他們送到中學的喜悅與無奈。但,此刻我特別祝福的是,那些用大量閱讀度過童年的你們!是你們這些閱讀小達人告訴我們一個樸素的常識——不要把做題當唯一,不能把學習當特長!學習是潤澤在生活裡一輩子的事呢!今年的北京作文高考題是關於秦腔的,如果你平時熱愛閱讀,生活善於積累,就會知道陳忠實的《白鹿原》,你就會聽過春晚譚維維的秦腔聲韻,你的高考作文就不在話下。前天北京中考語文題裡,有從《論語》到四幅連環畫裡關於諸葛亮的故事等,我在想,如果是你們,就會信手感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記住諸葛亮《出師表》中「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的名言,你就會點評「秋風五丈原」的悲嘆…… 你看,中考作文也不在話下。原來,把豐厚的閱讀放在學習的主旋律裡,你就會不為考試而考試,反而贏得考試!把人生看長遠,笑到最後的,才最甜。

所以,我要對你說,不管你在中學、大學的學習壓力有多麼大,不管你將來做什麼,成為一名學者、一位教師,或者只是普通勞動者,在火車上、飛機上、地鐵裡,懇請你要讀起來,哪怕單篇美文,哪怕微信短文。每天讀一篇,哪怕一段……其實,不是用讀書裝點自己,不是書本本身了不起,而是閱讀幫助你更好地解釋生活,你的讀書行為意味著,你還完全沒有認同和理解這個世界的時候,書本會給你力量,會給你追求和奮鬥的勇氣與智慧,為你的未來思考提供了另一種選擇性與可能性。離開附小若干年後,如果你發現自己根本沒有讀書習慣與熱情,而且還不以為然,沒有負罪感,你就該知道,你已經忘記母校清華附小的囑託了,某種程度上說,你已「墮落」了。做一個永遠葆有閱讀狀態的人吧,拜託了!

第二句話:做一個有鋒芒的善良之人

網上一直轉發著名作家梁曉聲關於「文化」的四句表達: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在我看來,善良之所以放在最後說,是因為前三句話成立的前提還是基於善良。

善良不是過去人們認為的一味忍氣吞聲,逆來順受,懦弱窩囊,而是讓自己的善良帶有鋒芒,堅守底線,敬畏自然與生命,明辨大是與大非,敢於擔當與碰硬,即人生朝著正向、積極的態度,有著良好的意志品質與品格。可想而知,用善解人意讓自己有修養,讓言行得體、誠實守信成為自覺,以樂於助人、大氣寬容為品行,多麼高尚。懂得這個理兒,就知道,成志教育啊,就是讓自己知道,來到世上是爭氣的,不是來生氣的;是來升華生命的,不是來抱怨的;是拿出實踐與引領的,而不是隨波逐流與沉默麻木的。

經常,我會發現,同學間、師生間、家校間出現矛盾時,人們總是習慣於把自己撇得乾乾淨淨,問題與責任都歸罪於他人。其實,生活中所有的不滿及怨恨,都與自己有關,關鍵看我們是否能夠設身處地,換位思考,管理情緒,化解風險,正梳理、正強化。

人無完人,社會也如此,真正的美玉總是存在瑕疵,只有贗品才完美的無可挑剔。就我自己來說,當校長近六年裡,學校抗震加固與改造,教師隊伍優化與培訓,改革課程目標與結構,努力探尋既不應試唯一,也不以素質教育為掩護的無所作為的教育哲學。一方面自己沒有做校長經驗,另一方面面對無法預測的挑戰,個人的預見及應對能力都需要提高,心理承受力不足,情緒上難免有急躁的時候。你們這六年裡,有些還不盡完美。有的地方如果能夠再來,學校也許會更好,在這裡,請同學們、家長們理解包涵。

我們的老師也是成長中的人,他們有自己的家庭,也有自己的負擔。就說說這幾位班主任吧,我對他們充滿敬意。朱麗娜老師已過知天命的年齡,平和不功利,保有一顆純粹之心,帶領學生讀書學習整六年。耿海雁老師的女兒高考,但她沒有耽誤一節課,那麼嚴謹不苟。王小茜老師腿部做了手術,需要三個月住院時間, 可是她放不下學生,一瘸一拐堅持到今天。李秀玲老師的孩子才幾歲,家中全靠她一個人忙裡忙外。你們知道嗎?陳惠娟老師教你們的時候,有了小寶寶,作為軍嫂的她克服了你們難以想像的困難……這些老師在經驗上、方法上、性格上或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請相信,他們的內心是善良的,他們正朝著敬業、博愛、儒雅的境界走去,把每一個孩子的成長當做自己的最高榮譽!也只有他們陪伴你們走過童年的六年,也只有他們更多的時候替代了父母的角色,還承載著教育的角色,他們多麼值得我們感念!我誠懇地希望你學會包容老師、父母的失誤;學會容忍同學、夥伴的冒犯;長大後學會寬容上級、下屬的過錯。

最讓我充滿敬意的還有你們的同學代表:吳彥傑、祖慨洋、朱博文、葉維楨,劉秉琪、曾憲怡......每天盡心做值日,收拾粉筆,澆花,整理餐具,管理空氣淨化器等等班級瑣碎事務,他們從小事做起,耐得住寂寞,不厭其煩,任勞任怨。這樣的學生,會理性面對不滿,平和面對周遭的人和事。不見利忘義,不會做出令人操心而恐怖的事來。將來他們交友,成家立人,也不會讓你們更多操心,這是爸爸媽媽的福氣,他們是社會的基石,也是棟梁,因為,「不掃一屋,何以掃天下」!

請相信,一旦你成為能記住恩澤、洗去怨恨的人,你就會把在母校裡獲得的「微笑、感謝與讚美」化作生命中的一部分,成為一種自然慣性對待生活的一切。長此下去,自然也就排解掉那些負面的垃圾與雜草,日漸長成善良的參天大樹! 做一個擁有鋒芒的善良之人吧,拜託了!

第三句話:做一個永遠有現實主義夢想的人

周星馳電影中的一句臺詞很有趣:沒有理想,人與鹹魚有何區別呢?也許你還會說,我有夢想,可離我好遠,我只要做好當下即可。其實兩者並不矛盾,現實是你夢想依靠的牆或者大樹。人作為一種精神動物,永遠都有超越生命本身的需要。人不可能一直生活在封閉的,日常不變的生活中,人也不可遏制地要在日常生活中尋求超越之道。擁有夢想,天經地義,就像每一個人天生就愛自己母親一樣,是我們的本能。

目標宏大,你必須基於瑣碎平常的現實生活中,必須建立在無數勤勤懇懇乃至錙銖必較的努力之上。空想與狂想是令人厭惡的。如果你這樣,看上去你是芸芸眾生的平常人,但,在關鍵時刻,你們卻能發出燦爛的人性光芒。而且,即便失敗,你依然能夠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的精神。而這,不正是學校給予你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嗎?

有夢想的附小老師太多了,這裡就說說你們的李紅延老師吧。李老師幾年前就提出樸素教育思想,努力讓你們生命的一片綠更蔥鬱。在我眼裡,她的樸素教育就是要培養「正常的人」,因此,她不追求一課成名,她在用教育的方式做教育。她深知基礎教育的獨特性,努力使每個學生全面發展學有所長,用積極心理學的方法關照那些有點特別的兒童個體。她用自己的知識經驗延伸,給班主任老師開工作坊 ,對學校的特需學生進行諮詢輔導等等。她從不計較自己付出了多少,她只知道喜歡與教育的疑難雜症打交道,儘管有些時候付出巨大努力也不能馬上見到效果,但她熱愛、痴迷兒童心理學,家庭教育的研究,成為了了不起的小學心理學教育實踐專家……

那,從清華附小走出來的你們呢?清華附小的「1+X課程」提倡兒童個性課程。那麼你的個性選擇是什麼?你的某一個愛好或特長是否成為你生命的補充,或者一生的專業追求?你參加過「水木秀場」嗎?王小波說,美國是各種手藝人的國家。你的心中有沒有一個屬於你的夢想的「小時代」?

全身心投入足球運動想成為C羅一樣的球星的何小珂,已經入選山東魯能隊;走上新清華學堂領舞的康雲茜,她用優美絕倫的舞姿再現審美雅趣;每天樂此不疲地扛著攝像機用鏡頭記錄生活的攝影天才賁子源,製作了多部精美的微電影;從小喜歡研究鐵路,多次參觀鐵道博物館,體驗各種列車的姚啟航,希望成為鐵路專家;校女足隊隊長,明星球員王一芮,和隊友們一起為學校拼搏創下裡程碑佳績;對冰雪運動痴迷、熱愛、堅持了8年的溫博程,成為全國、亞洲的排名靠前的冰球王子,他正在申報2022冬奧會選手,預祝他入選並為國爭光,為母校添彩!

這裡,我不是讓大家都成為他們,而是希望你們,發展自己的興趣,做最好的自己。把自己的興趣,變成志趣,並當做你一生的夢想!哪怕失敗,哪怕顆粒無收,但因為你有過愛好,有過追求,有過夢想,並為此努力過,你的一生就不會碌碌無為、蒼白無力。你可以平凡,但因為你選擇了走向聰慧與高尚的成志夢想,你就不會平庸!你知道,這一生,可以允許短暫的偷懶、偶爾的放鬆,但,這輩子你不能渾渾噩噩、得過且過……

今早,剛剛進入校門的時候,你們獲得了一張夢想機票。上面寫著出發的時間,登機口的「修遠樓」,以及到達屬於你的「夢想之地」。回去,請你把夢想鄭重填上,然後初中畢業,高中畢業,大學畢業,請你回來時,把夢想機票帶給母校,我們共同見證,共同分享!試想,你的,我的,每一個人的小夢想,加起來,不就一點一點地實現了家庭乃至民族的大夢想了嗎!做一個擁有現實主義夢想的人吧,拜託了!

親愛的同學,前方有許多未知數,但不管怎樣,永遠的讀書狀態、鋒芒的善良、現實的夢想,這三句話願作為你成功時的喝彩,失意時的攙扶,孤獨時的問候,憂鬱時的安慰。我期望與堅信,這三句話,會成為你們遠方的燈塔與航標,影響將來,照耀一生! 

相關焦點

  • 2015清華附小小學畢業課:小學花樣畢業課
    6月27日,在清華附小2015屆畢業典禮上,校長竇桂梅為學生們上了最後一堂修遠課,當天,她送給畢業生三句話:永遠做一個熱愛讀書的人;永遠做一個善良的人;永遠做一個擁有夢想的人。三個月前,正是竇桂梅為這屆學生開啟了修遠第一課。  在清華附小,畢業典禮不是一場簡單的告別儀式,也不是一臺單純的畢業演出。
  •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我的第一身份是教師
    2020-09-14 07:47:12 來源:央視網央視網消息:9月7日,清華附小2200餘名學生已全部開學。在學校門口,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對每一個進入學校的學生豎起大拇指,並和學生們擁抱。不少孩子們開心地和校長對起了大拇指,有的孩子現場送給竇桂梅自己畫的畫、書和信。
  •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我的第一身份是教師」
    央視網消息:9月7日,清華附小2200餘名學生已全部開學。在學校門口,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對每一個進入學校的學生豎起大拇指,並和學生們擁抱。不少孩子們開心地和校長對起了大拇指,有的孩子現場送給竇桂梅自己畫的畫、書和信。
  •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我的第一身份是教師」
    央視網消息:9月7日,清華附小2200餘名學生已全部開學。在學校門口,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對每一個進入學校的學生豎起大拇指,並和學生們擁抱。不少孩子們開心地和校長對起了大拇指,有的孩子現場送給竇桂梅自己畫的畫、書和信。
  •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直言:孩子語文學不好,別的是學不通的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在演講中,對蘇步青這句話表示贊同,竇桂梅更是直言: 「孩子語文學不好,別的是學不通的。」 在成為清華附小校長之前,竇桂梅是一位有著30年教育經驗的語文特級教師,更是被評為「建國六十年從課堂走出來的教育專家」。這一句就證實了竇桂梅校長在教育上的實力。
  •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推薦書單:小學六年讀完這些書,將來受益匪淺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推薦書單,總結了1-6年級小學生該讀的書,對孩子們的學習和成長非常有幫助,建議各位家長幫孩子存下來,小學六年讀完這些書,將來受益匪淺。清華附小的校長竇桂梅女士曾經提出,對孩子的建議是「讀經典的書,做有根的人」以及「讓經典改變人生」,她一直提倡打造「書香校園」,重視孩子的語文教育,呼籲孩子們從小學開始多讀書、讀好書,通過閱讀來感受中華文化的力量,為將來打下基礎。那麼,小學階段的孩子應該讀哪些書呢?
  •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想要孩子學好語文,從小掌握這2個核心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在演講時也引用了蘇步青校長的話:「語文你都不行,別的是學不通的」。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之前是一名語文特級老師,被評為「建國六十年來從課堂走出來的教育專家」。在如何引導孩子學好語文這方面,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幾十年的課堂實踐經驗。
  •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直言:課改後孩子語文不行,別的更是學不通
    記得進入大語文時代後,有位教育家說:語文分數佔比和難度的提升,將來會有15%的學生答不完語文試卷。這句話意味著語文會成為中考、高考的重點拉分項。語文學習到底有多麼重要?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在演講中,對蘇步青這句話表示贊同,竇桂梅更是直言:「孩子語文學不好,別的是學不通的。」在成為清華附小校長之前,竇桂梅是一位有著30年教育經驗的語文特級教師,更是被評為「建國六十年從課堂走出來的教育專家」。
  •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教育,把一切的未來交給一切的人
    另一個場景是2019年,清華附小六年級396位畢業生的畢業試卷有一道「2049年的你」的題目。同學們有的想成為學者,有的想成為運動員,成為教師、插花家、動物馴養員、程序設計員,還有幾十位同學不確定,因為他們說未來還不確定。
  •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攜全體管理團隊和教師給學生的一封信
    就這樣,咱清華附小無論本部,還是分校的管理團隊,至今早晚無休,一直還在奮戰:不斷分析各種問題和風險,梳理各種防控預案,對接各種信息,探討研究特殊時期學生學習的內容和方式,組建若干個聯絡與攻關小組,開始了非常時期的「戰時」辦公狀態。瞧,班群裡,班主任、副班主任和各學科教師們,不僅每天「盯、關、跟」孩子們寒假「6+學習與實踐活動」,還要做好防控疫情工作。
  •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推薦書單:小學讀完這些書受益匪淺(附圖)
    ↑ 竇桂梅女士清華附小的校長竇桂梅女士曾經提出,對孩子的建議是「讀經典的書,做有根的人」以及「讓經典改變人生」,她一直提倡打造「書香校園」,重視孩子的語文教育,呼籲孩子們從小學開始多讀書、讀好書,通過閱讀來感受中華文化的力量,為將來打下基礎。來聽聽竇桂梅老師的看法吧!附帶的這些小學生書單都是最優質的閱讀書目,老師可以轉給家長和孩子哦!
  •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推薦書單:小學讀完這些書受益匪淺
    清華附小的校長竇桂梅女士曾經提出,對孩子的建議是「讀經典的書,做有根的人」以及「讓經典改變人生」,她一直提倡打造「書香校園」,重視孩子的語文教育,呼籲孩子們從小學開始多讀書、讀好書,通過閱讀來感受中華文化的力量,為將來打下基礎。來聽聽竇桂梅老師的看法吧!附帶的這些小學生書單都是最優質的閱讀書目,老師可以轉給家長和孩子哦!
  • 清華附小昌平學校迎來首批學生 感受開學典禮的5個特別
    此前,清華附小還分別與朝陽區教委、石景山區教委合作辦學,成立清華附小商務中心區實驗小學(簡稱清華附小CBD分校)、石景山合作學校,發揮優勢教學資源,讓更多普普通通的家庭,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像清華附小那樣的優質教育資源。
  • 你不知道的清華附小故事:他們從這裡走向奧運領獎臺
    在跳水比賽中,中國老將吳敏霞和年輕的搭檔施廷懋組合,林躍和小將陳艾森組合,以完美的表現,分別獲得女子雙人三米板、男子雙人10米跳臺冠軍,為跳水「夢之隊」迎來開門紅。  在這四位奧運冠軍中,有兩位曾經就讀於清華附小,他們就是施庭懋和林躍。  「12年前,施庭懋就讀清華附小。這頭髮短短的,黃黃的小身影是清華園裡的一道風景。」
  • 竇桂梅:兒童成長是我最高榮譽
    她立足講臺34年,堅守立德樹人使命,不斷探索教學改革,帶領團隊兩次獲得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疫情期間,竇桂梅又帶領團隊讓全國的小學生們實現停課不停學。每天早上7時準時站在校門口,迎接全校學生,微笑問好、鞠躬、豎大拇指和學生們大拇指相碰。這樣的動作,竇桂梅一做就是十年,因為她說這是從觀察學生到育人的最好方式。
  •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最好的家庭教育是什麼樣的?
    我常常因為教育孩子的事情和妻子口槍唇劍,發生矛盾,鬧得很不愉快。妻子認為,對待孩子,好心別給好臉色。愛之深,就要責之切。因此,妻子對待兒子,張口就罵,伸手就打。中期考試之後,妻子就叱罵兒子:「別人能考滿分,你為什麼才考了九十幾分?」
  • ——記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清華附小「小學語文主題教學實踐...
    浸潤式主題養成教育正是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提出的「主題教學」的題中之義。在附小的教師們看來,小學教育的核心任務並不僅僅在於傳授知識和能力,而是要尋求兒童的核心素養發展,為聰慧與高尚的人生奠基。這為首次納入評選獎勵範圍的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中,一所小學能夠脫穎而出,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找到了答案。
  • 記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清華附小「小學語文主題教學實踐研究...
    通俗地說,主題既是打魚的網,是教學的工具、手段和組織方式,是思維方式,也是「魚」本身,是學生的精神「鈣質」。  清華大學附屬小學四年級學生許馨元8歲時就有中醫夢想,這個學期開始後她在學校每周一次的「水木秀場」上分享學習心得。「水木秀場」是學校「主題教學」的舞臺。尤為重要的是,她「醫行天下」夢想裡多了一份動力。她說:「我得更努力地學好中醫、學好功課,要不然那麼多人都要笑話我的。」
  •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學校最不希望家長做的5件事
    大家對清華附小竇校長應該不陌生了,她站在一個小學校長的角度去訴說了當下一些家長的問題。清華附小在主題教學方面一直在不斷嘗試將各種優勢資源進行整合,其中,「1+X」課程的一個傳統就是每年一次的戲劇展演,它要求全校每個班級都要參與進來,各班家長可按照個人意願自行選擇是否參與。有這樣一位忙碌的爸爸,百忙之中好不容易來到了學校,可是排練進行到一半的時候他就提前退場了。究其原因是他的孩子演了一塊一動不動甚至連一句臺詞都沒有大石頭。
  •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在開學典禮上的三句話,非常值得一讀!
    2019-2020學年度,竇桂梅老師在清華附小開學典禮上又講了哪三句話,哪三個故事呢?親愛的您,我們一起讀一讀,創造屬於您的更美好的故事!演講內容親愛的同學、老師、一年級新生家長們:感恩開學,讓我們相遇。感恩祖國,讓我們相遇在迎接新中國七十年華誕的高光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