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全球大學排名,我們發現,中國科學院已經連續多年盤踞著榜首的位置,哈佛大學及馬克思普朗克協會緊隨著其後。在全球大學前100名中,中國有22名大學/研究所進入,打破了記錄,這22所大學/機構分別是:中國科學院(第1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9名),北京大學(第12名),中國科學院大學(第13名),清華大學(第14名),南京大學(第15名),浙江大學(第22名),上海交通大學(第30名),復旦大學(第33名),中山大學(第34名),南開大學(第42名),四川大學(第47名),武漢大學(第48名),南方科技大學(第52名),蘇州大學(第61名),吉林大學(第64名),廈門大學(第65名),天津大學(第70名),華中科技大學(第71名),華東師範大學(第91名),湖南大學(第95名),同濟大學(第100名)。有6所大學/研究所進入前20強,已經非常的不錯,這也在側面說明中國在基礎研究領域快速的進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學術領域蟬聯高校第一,同濟大學首次進入前100名,四川大學,武漢大學再次進步,史上排名最優。
圖1 全球大學/機構綜合排名
2中國機構分析
對於中國而言,經過細分可以知道,中國在化學及物理學領域比較出色,但是生命科學及地球/環境領域比較薄弱,後期還需要進一步發展。
在中國,排名前10名機構/大學分別是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總體而言,中國經過近20年的發展,科研實力不斷的上升,在後續會表現的更好,蘭州大學順利進入中國學術領域30強。最後,發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排名提升最為明顯。
圖3 中國大學排名
自然指數介紹
自然指數於2014年11月首次發布,追蹤高質量自然科學期刊所發表的科研論文的作者信息。自2018年6月起,納入指數的期刊數量已由68本增至82本。
自然指數採用兩種計算論文產出的方法:
• 論文計數 (article count/AC) - 不論一篇文章有一個還是多個作者,每位作者所在的國家或機構都獲得1個AC分值。
• 分數式計量(fractional count/FC)- FC考慮了每位論文作者的相對貢獻。一篇文章的FC總分值最多為1,在認為每位作者都有相同貢獻的情況下,所有作者共享分值。例如,一篇論文有十個作者,則每位作者的FC得分為0.1。
參考信息:
https://www.natureindex.com/institution-outputs/generate/Life%20Sciences/countries-China/All/score
https://www.natureindex.com/institution-outputs
注:由於高校過多,如有錯誤,請及時告知
相關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