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的小白在買車的時候會聽銷售說一些名詞,比如說指導價 裸車價、稅、保險、綜合服務費等等,
其實,落地價=裸車價+交強險+商業保險+車船稅+驗車上牌費。具體是啥怎麼算的,往下看吧。
汽車指導價:這個是汽車生產廠家給4S店的建議銷售價格,這個價格可以在廠家官網等可以查到。在很久之前,那時的汽車廠家指導價基本就是市場成交價格,車市的火爆,4S店基本是按照指導價銷售,有的車還加價。但是,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汽車指導價格變得名存實亡。基本上就是配置型號的代名詞了!比如說:有銷售會說是指導價XX萬元的配置嗎?
裸車價格:也是成交價格。顧名思義,裸車價就是車輛本身的價格,不過由於車型不同,會有一些不同程度的優惠金額,價格會上下波動。當然裸車價也是含稅價,17%的增值稅。這個裸車價格也是買車砍價的重點,各種原因下商家的價格優惠不一樣的,不過也有的火爆車型沒有優惠,甚至是加價情況!
車輛購置稅:是對在我國境內購置規定車輛的單位和個人徵收的一種稅,它由車輛購置附加費演變而來。如果是進口汽車,購置稅是計稅價格乘以10%的稅率。 如果是國產汽車車輛,購置附加稅是不含增值稅車價的10%,即車價(含增值稅)÷1.17×10%。值得一提的是,截止今年底,1.6升及以下排量汽車的購置稅都是75折的。不過這個算法只是參考,因為車輛優惠在變化,具體得看在國稅系統裡這個配置的最低徵收額度是多少,購置有最低的額度,如果按你優惠後的價格算出來的價格比他們的最低額度低的話,按照最低額度交購置,這個你可以跟店裡商量好,根據購置稅發票多退少補!實在是不放心的話,可以自己去交這個購置稅!
汽車保險:除了國家強制機動車所有人所必須購買的交強險,其它機動車保險分為兩大類。這兩類保險一共包含兩類基本險種:一類是基本險,包括車輛損失險和第三者責任事故險,另一類是車主自願投保的附加險,主要包括全車盜搶險、車上責任險、玻璃單獨破碎險、自燃損失險、不計免賠特約險等險種。不過現在一般4S店的潛規則是上的越多越好!
車船稅:一般來說,車船使用稅是跟保險一起繳納的,但實際上這也是國家強制繳納的一種財產稅。根據不同排量的車型來繳納,不同的省份繳費標準會有不同,不過目前購買新能源車型可以免徵車船稅。
新車驗車、上牌費:繳完各項稅款,上完車輛保險之後,就要去車管所上牌照了,這時候就需要繳納新車驗車費用和上牌費用(車牌的成本費用)。由於個地方政策、收費都不一樣,所以具體費用也不相同。以北京為例,如果自己辦理上牌,驗車費用110元,牌照成本費130元,合計240元左右。而4S店託辦,一般1000至1500元左右。
服務費:一般的是貸款才會有這個服務費,其實說白了是就是通過4S店貸款,他們要多掙的一分錢,有的地區還有續保押金 GPS等等各種名目,這是也是砍價的重點,因為沒有標準,亂收費的比較多!有的全款會也有服務費或者叫出庫費,其實這些費用是不大合理了,只能是多轉幾家看看有沒有不收的,或者是少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