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英語Ⅰ卷難度如何?重點考查了哪些內容?特點如何?江西風向標教育特別邀請江西省骨幹教師、教研組長,南昌市第二中學唐思峰老師對2020年全國英語Ⅰ卷進行了解讀,一起來討論討論吧~
作者:唐思峰
◆ ◆ ◆ ◆ ◆
2020年高考英語全國卷依託高考評價體系,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考查語言綜合綜合運用能力,反映時代性和民族性,充分體現了高考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功能。這裡就高考英語全國I卷的特點陳述如下:
一、鑄魂育人,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今年高考是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高考,同時也是高考改革深入推進形勢下的一次高考,在這種情況下,早在6月19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高考防疫及組織實施等工作安排時,教育部考試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孫海波表示今年的高考命題重點是從鑄魂育人、落實改革、確保穩定三個方面開展。
鑄魂育人即是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I卷中語法填空語篇講述嫦娥四號無人探測器在月球背面成功著陸的重大事件,展示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成就,這有利於學生形成民族自豪感,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和愛國主義情懷,切實增強「四個自信」。此外,書面表達要求考生寫身邊值得尊敬和愛戴的人,既是考查學生對當下時代楷模、身邊榜樣的認知,也引導學生內化社會核心價值觀,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二、貼近學生,關注學生核心素養成長。
2014年教育部研製印發《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教育部將組織研究提出各學段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明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這主要體現在文化基礎、自主發展和社會參與三大方面,其中三大方面又可細分為學會學習、健康生活等六個方面,具體如下圖:
對比試卷語篇,如A篇閱讀有關火車信息查詢,關注實際生活技能,學會生活;B篇閱讀有關審美情趣、滋養心靈,闡述了作者反覆閱讀自己所喜愛書籍的感悟,在重讀中不斷思考並提升自己;C篇閱讀介紹了競走運動以及其與跑步的不同之處,關注運動、健康生活;D篇閱讀有關科學精神、實踐創新,講述人類改造植物服務生活;七選五語篇講述自我接受,倡導自尊自信,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短文改錯講述自我做飯的經歷,樹立勞動觀念;可見,這些語篇主題涵蓋全面,涉及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人與自我三大主題,貼近中學生認知和日常生活,或提高生活技能,或提高自我品德修養,或關注健康生活,或關注前沿創新等,都旨在助力學生具備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從德智體美勞,引導學生全面發展。
三、關注能力,體現高考評價體系要求。
儘管從試卷結構而言,全國I卷較以往相同,然而從試題的思維品質層面,加大了能力的考查力度,用以甄別人才。以閱讀理解為例,15道小題中,有10道小題考查推斷、歸納和概括等高階閱讀理解能力,有些試題的答案需要考生有較強的語言理解能力,如閱讀B篇的第一題詢問為什麼做著喜歡重讀書籍。B篇閱讀中作者對重讀書籍這一行為支持、喜愛的態度很明顯,然而並沒有直接明確提到喜歡的原因,這就要求考生依據文章具體信息進行推斷,難度較大。不僅如此,試卷中考查批判性思維和辯證思維能力也有所加強,如第29題詢問競走相對跑步的優勢是什麼;第31題詢問做著對競走運動對態度如何;第34題發光植物的未來如何等等,這些都需要考生運用較高階的思維能力,對材料內容歸納概括並進行邏輯推理。
綜上,全國I卷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貫徹落實了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和高考評價體系的要求,考查了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有利於人才選拔和引導高中英語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