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寒假過完眼科爆滿
近年來,近視呈現高發、低齡化趨勢。 記者周智聰 通訊員羅劼韜 攝
寒假過完,不少家長一邊擔憂孩子的學習,一邊為孩子視力發愁——沒近視的可能近視了,原來近視的度數又上升了。
近期,惠州市各大醫院眼科門診格外熱鬧,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在候診。記者問了一圈,發現不少孩子都是在寒假視力下降的。
這些視力下降的學生有個共同點——假期裡不太運動,喜歡宅在家裡,要麼看電視,要麼玩遊戲,要麼看書寫作業,用眼過度。
去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我國學生近視呈現高發、低齡化趨勢,嚴重影響孩子們的身心健康,這是一個關係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問題,必須高度重視,不能任其發展。各級政府也出臺一些措施希望控制中小學生近視的發生率。
為什麼越來越多學生近視?青少年兒童應該如何保護視力?近日,記者採訪了惠州市相關專家。
案例 一個寒假「小眼鏡」又加深100多度
「已經近視200度了!沒想到一發現,度數就那麼高了。」上周六,家長陳女士帶著8歲的兒子到市中心人民醫院視光門診就診。她告訴醫生,寒假時孩子每天交替看電視和玩手機,尤其是春節期間,更是從早到晚接觸電子產品,家人想著放假讓他放鬆下,春節期間便不忍心責罵他,所以沒有過多幹涉。慢慢地,他們發現兒子看電視時靠電視機越來越近,玩手機也是眯著眼睛,他們感覺不對勁,就帶兒子來檢查,沒想到短短一個假期,兒子已經近視200度了。
家長溫女士同樣很苦惱,開學兩天,上小學四年級的兒子放學回家總說不知老師布置了什麼作業,細問才知道,原來本身已經是「小眼鏡」的兒子看不清老師在黑板上寫的作業條目。帶兒子到醫院檢查發現,兒子的近視又加深了100多度。「估計是寒假看電視看手機太多了。」溫女士告訴記者,寒假家長要上班沒空帶孩子出去玩,孩子呆在家多數是電視和手機陪伴。醫生證實了溫女士的想法,其兒子近視的快速加深正是跟長時間看電視玩手機有很大關係。
數據
一上午接診40多位青少年兒童近視患者
「近年來,近視呈現高發、低齡化趨勢。」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徐象周告訴記者,就診高峰期一般出現在寒暑假以及開學後的前兩周,寒暑假是家長們趁孩子放假帶他們來檢查視力;開學後的前兩周是很多家長發現經過一個暑假的「放縱」,孩子回校上課時看不清黑板了。「上周六我們視光門診一個上午就接診了40多位青少年兒童近視患者。」徐象周說,近期眼科門診接診中小學生近視患者比以往增加約三成,患者年齡段多集中在8~13歲,小部分患者年齡僅六七歲。
「碰到節假日,眼科門診基本上每天爆滿,而且很多是低齡近視患者。」市中心人民醫院眼科光學中心主治醫師、眼科博士吳來偉告訴記者,高峰時他上門診班一個人就能接診50多位青少年兒童近視患者。
徐象周說,從其臨床中接觸到患者近視的發病情況看,小學生近視率約20%,初中生達60%~70%,此外,市第一人民醫院為惠州市高考學生的體檢單位,根據體檢情況,高中生近視率約達80%,個別高中甚至達到近90%。
「不僅近視高發、低齡化,而且我們還發現青少年兒童近視發展速度快,高度近視和病理性近視的患者越來越多。」吳來偉說,由於青少年兒童正在發育階段,加上用眼習慣不好,近視度數往往加深得很快。
探因
過多接觸電子產品又缺少戶外活動
吳來偉認為,造成學生近視的主要原因一是現在的學生過早接觸過多的電子產品,二是缺少戶外活動。「實際上,嬰幼兒期是預防近視的關鍵期。嬰幼兒期的遠視儲備是個『寶貝』,不能早期就過度消耗,但往往一些孩子3~5歲就接觸電子產品,相當於消耗了對近視的抵抗能力。」吳來偉舉例說,「如果孩子在10歲檢查出患上了近視,那很可能是從小『培養』出來的,幼兒時因為用眼習慣不良,過度消耗遠視儲備,過早消耗了對近視的抵抗力,從而患上近視。」
此外,徐象周說,現在很多學生課業中,除了學校的學業任務,一些家長還額外給學生增加課後學習班,也是學生近視的重要原因。例如,有部分孩子是長時間近距離看字體過小的琴譜,久而久之影響視力。「我們還發現農村孩子比城市孩子的近視發病率低,這跟很多農村孩子家庭不富裕沒報課後學習班,以及農村孩子擁有空曠環境有利於提供視遠條件有關。」
危害
過早近視將導致高度近視甚至嚴重併發症
徐象周、吳來偉均認為,過早近視,將導致高度甚至超高度近視高發,而高度近視的嚴重後果是導致致盲性併發症的發生。「如果一個孩子6~7歲就近視100度,每年以約100度增長,那麼經過12年的學習期,其成年期的近視就達到1000多度。」徐象周說。
「800度以上就可以算是高度甚至超高度近視了,這是很可怕的。」吳來偉說,隨著近視度數的增加,各種併發症發生機率也相應增大,如近視眼視網膜病變、青光眼、黃斑性病變等。這對眼睛是不可逆轉的永久性損傷,嚴重者可失明致盲,目前醫學上也無法治癒。
延伸閱讀
如何防控 孩子近視?
●每天接觸自然光要超1小時
近視通常在青少年時期發生發展,因此在中小學生中培養愛眼、護眼意識,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預防和治療近視尤為關鍵。
市中心人民醫院眼科中心副主任王小藝強調,要增加戶外活動和鍛鍊,讓孩子到戶外陽光下度過更多時間。家長引導,讓孩子每天接觸自然光的時間達60分鐘以上,已患近視的孩子應進一步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延緩近視發展。
「一定要重視孩子的戶外活動,保證孩子每天戶外活動2小時以上。」吳來偉強調,「學校要重視孩子的課間休息及戶外活動,老師不要拖堂,而體育課也不能被佔用!此外,下午放學後,建議家長讓孩子在戶外運動半小時以上。」
●用電子產品單次忌超15分鐘
王小藝還指出「要控制電子產品使用,家長陪伴孩子時儘量減少使用電子產品。有意識地控制孩子特別是學齡前兒童使用電子產品,單次不宜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宜超過1小時。」同時,要減輕孩子課外學習負擔,不盲目參加課外培訓,避免「學校減負、家庭增負」。還要避免不良用眼行為,不讓孩子在走路時、吃飯時、床上、晃動的車廂內、光線暗弱或陽光直射下看書或電子產品。監督並隨時糾正孩子不良讀寫姿勢。
還要保障睡眠和營養,確保小學生每天睡眠10個小時、初中生9個小時、高中生8個小時。讓孩子多吃魚類、水果、綠色蔬菜等有益於視力健康的營養膳食。「不宜吃太多甜食,吃食物不要過於精細,要多吃粗糧避免鈣鐵鋅等營養素的缺乏。」徐象周補充道。
吳來偉指出,要關注孩子視力異常的跡象,如孩子出現看電視需要湊近屏幕、頭痛或眼睛疲勞、經常揉眼睛等跡象,及時帶其到正規眼科醫療機構檢查,避免因不正確的驗光配鏡導致近視加重。可在正規醫院採用視功能訓練、角膜塑形鏡等綜合輔助治療手段延緩近視的發展,但不要盲目相信外面一些機構「可以脫掉眼鏡」的近視治療方法,以免延誤正規治療。
●讀寫時應採用左側採光
此外,醫生認為 ,用眼40分鐘應休息10~15分鐘,可遠眺、閉目休息或做眼保健操,最好每天做2~3次眼保健操。讀寫時應採用左側採光,光線不足時要有人工照明,以白熾燈為好,採用25W檯燈最適宜,最好距書本50釐米。
由於近視有假性近視和真性近視之分,前者經糾正後可轉為遠視或正視眼,後者佩戴合適的眼鏡可緩解近視的加深,所以孩子若有近視表現應到正規醫院檢查,以明確是前者還是後者,以便針對性治療。(記者周智聰 通訊員林斐 程秋伊)
(責編:李語、陳育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