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麼有這麼多外國語大學

2020-12-16 網易新聞

外國語明明只是文學下的一個分支,為什麼也能成為大學?為什麼只有在東方尤其是中國才會有這麼多的外國語大學,未來這些大學還會光彩依舊嗎?

想要每天定時看到浪潮工作室的文章?還請關注我們的公眾號,歡迎搜索「浪潮工作室」並添加關注,我們還有不定期紅包福利等你哦

一到填報志願的時候,外國語大學總能以各種姿勢得到關注。小語種常年佔據神秘的薪酬榜單前列,被當做是絕對的朝陽行業。不知道要學什麼專業的同學也會被勸著說,多學門外語總有用處。

但外國語大學本身就是一個奇特的存在。雖然中國有很多「財經大學」「師範大學」「農業大學」,但是你肯定沒有聽說過「會計大學」「幼教大學」「園林大學」等。外國語言文學僅僅是文學專業的一個分支學科,但包括北外、上外、 廣外等學校在內,全中國一共有9所類似的外國語大學。

如果說「捲心菜大學」還只是民間的玩鬧,怎么正規本科教育中還有像專科學校一樣的外國語大學的存在呢?中國到底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外國語大學」呢?

東方特色,外國語大學

實際上,全世界的外語類院校基本都集中在亞洲以及前蘇聯地區。如果在搜尋引擎上搜索「foreign studied university」或「linguistic university」的字樣,出現的結果不僅限於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的院校,還會發現如「韓國外國語大學」、「東京外國語大學」、「京都外國語大學」的名字,以及一眾俄羅斯烏克蘭的外國語院校。

為什麼外國語院校的分布會呈現出這種特點呢? 還是要從100多年前說起。19世紀中後期,隨著西方的殖民擴張,亞洲各國的大門先後被打開。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許多國家都屬於單一民族,使用單一語言,因此在對外交流溝通時經常出現外語人才短缺的問題。

當時清政府採用的辦法是僱傭通商口岸商人充當來翻譯,可是這些人外語水平不高,「僅通洋語者十之八九,兼識洋字者十之一二。所識洋字亦不過貨名銀數與俚淺文理」,往往翻譯時詞不達意,這就讓急需翻譯人才的清政府顯得很捉急。


晚清著名的翻譯家林紓,翻譯了歐美作品180餘部,但實際上他並不懂英文,靠他人的口述才完成翻譯/wikipedia

英語的地位也很強勢,《天津條約》第五十款規定:「自此以後,遇有文詞辯論之處,總以英文作為正義」。在這種情形下,包括中國在內,許多亞洲國家都設立了相應的教學機構以培養外事人才。

這一時期成立的學校大多發展成以後的著名大學。如中國建立的「京師同文館」,後來發展成北京大學的外國語學院,日本的「藩書調所」發展成為了後來的東京外國語大學。

曾經的老大哥蘇聯也是積極學習外語的地區。1917年,紅色布爾什維克在俄羅斯取得了政權。為融入國際社會,學習西方的科技,蘇聯也建立了不少外語院校。1917年,下諾夫哥羅德外國語言與外國文學高級培訓班成立,以教授英語、法語和德語為主,這就是後來的多布羅柳博夫下諾夫哥羅德國立語言大學,是俄羅斯最大的語言類大學之一。


一口氣讀不完名字的「多布羅柳博夫下諾夫哥羅德國立語言大學」長這樣/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Nizhny Novgorod官網

外國語學校的成立也極大地受政治力量的影響。1930年,根據人民教育委員會的指示,現在莫斯科國立語言大學的前身莫斯科新語言學院成立,以培養翻譯和師範人才。該校畢業生和教師還在1945年參加了紐倫堡和東京國際法庭的翻譯工作。


晚清的英語課本/成都商報

但中國的外國語大學還沒那麼早出現。在民國時期,外語教學是模仿英美頒布的「新學制」。學生六歲入學,高小2年,初高中各3年,大學4-6年,從初中開始設置外語課程。絕大多數大學也為各系和專業的大一、大二學生開設英文課或者外國文學系或英國文學系。這樣的外語教育模式一直持續到1949年。

一切為了祖國

如果說此前的外語教育多少還有通識課的影子,那麼之後建立外國語大學首先就是出於戰略需要。

早在1941年,還處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共產黨就已經預見到「要打垮法西斯聯盟,就必須建立國際上建立廣泛的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尤其要同蘇聯人民和紅軍聯合作戰」。於是,為了培養懂俄語的幹部,1941年8月建立了抗日軍政大學三分校俄文隊,後來又改為軍事學院俄文大隊,由朱德任院長。

1949年以後,中國開始執行向蘇聯「一邊倒」的外交政策,政府逐漸感到懂俄語的人才數量的不足。為了適應這種人才需要,1949年4月,之前的俄文大隊被改編成了的北京外國語學校。緊接著又建立了上海外文專修學校、西南軍政大學俄文訓練團和西北俄文專科學校,這樣才基本滿足了建國初期的俄語人才需,這也就是北外、上外、川外、西外四所外國語大學的前身。


北外的前身延安外國語學校,是為了適應抗日戰爭需要而成立的,因此極受領導人重視/北外官網

然而到了1958年,中蘇關係徹底破裂。此前的8年中過度重視的俄語教學不僅導致俄語人才過剩,還使得其他語種的教學空間被極大地壓縮。1964年的《外語教育七年規劃綱要》統計說,「直到現在,中學學習外語的人數中,高初中平均學習俄語的仍佔三分之二,學習英語的只佔三分之一。」

而且,1952年的院系調整也撤銷合併了大部分學校的英語系,全中國的大學一度只剩下8個英語教學點,3個法語教學點和3個德語教學點。教育資源的缺乏也導致了此後外語人才的嚴重不足。


1952年,重慶大學院系調整,很多大學和專業在這場調整運動中受到重創/重慶大學北京校友會官網

另一方面,此前的「一邊倒」外交方針被漸漸打破,中國政府轉而開始更多地與西歐、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國家建交。這樣一來,此前過度忽視除俄語以外的語言教學所造成的問題就暴露了出來。

當時負責對外工作的金暢如回憶說:「已建交的駐外使館文化處,新調來或即將調來的幹部絕大多數不懂外語,亟需培訓;因前幾年外語院系招生減少,預計數年內統分來的學生不會超過10人。」

由於懂得外語的幹部人數嚴重不足,1964年3月,國務院外事辦等起草了《關於解決當前外語幹部嚴重不足問題的應急措施的報告》,提出要新建3所外國語學院和8所外語專科學校,這開啟了又一輪的「外校建設熱潮」。

根據這一指示,1964年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大連日語專科學校、秦皇島外語專科學校成立,1965年又建立了廣州外國語學院。這樣,傳統九所外語高校的格局才初步確立下來。


2011年,上海外國語大學教學樓。這所學校最早就是俄文專修學校/視覺中國

同時,外交部同教育部等單位還多次制定了培養翻譯幹部的規劃。培養對象主要從全國各外語院校在校畢業生、高年級學生和派赴國外的留學生中選拔。至1961年,共有1500多名學生被選拔為初、高級翻譯的培養對象。

在其他職位外交官的選拔和培訓方面,外交部還可以在全國範圍內招聘大學生作為初級外交官的儲備資源。這種外交部在大學中選拔人才的機制就延續了下來。

直到2006年,中國外交部招錄公務員時,都只在其指定的91所「限定生源高校」內錄用。2006年以後取消了相關限制,但仍對專業有要求。由於大多數非通用語種只在幾所外國語大學開設,絕大多數招入人員仍然是語言或外事等相關專業應屆畢業生。可以說,如果沒有考到外語學校,當外交官的夢就可以暫時歇一歇了。


2018年5月21日,北京外交學院門口,畢業生拍照留念。進入外交學院或者就讀外國語大學,是普通學生成為外交官最有可能的方式/視覺中國

但其實,當今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外交官選拔考試都是面向社會公開的,像中國這種大學為外交培養人才的情況並不多見。

比如在巴西,只要年滿18歲且受過高等教育便可報名考試。日本則要求報考人員「受過兩年正規大學教育或同等學歷,且在28周歲以內」。美國的外交官選拔資格更是只要「年滿20歲,受過中等教育以上」就可報考外交官,通過公務員錄取考試以後再由相關部門對其職業技能進行培訓。像中國這樣靠「出身」決定能否成為外交官的地區,就顯得很獨特。

難以改變的專科底色

為了特定需要建立的大學,在當代最常見的煩惱,大概就是會被誤認為是專科了。當然這並不能歸結於別人的無知,畢竟最初它們中大多數的前身確實就是專科學校。為了擺脫「專科院校」「技術院校」這種刻板印象,各個外國語院校可以說是想盡了辦法。

作為建國後成立的第一所外國語院校,北外經常面臨與上外比較「誰更好」的問題。於是在1994年,當時的北京外國語學院和上海外國語學院默契地同時改名,將校名中「學院」的改為「大學」。如今傳統的九所外語院校中,也只有北二外還堅強地留著「學院」。


1965年的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門/北外官網

外國語院校優勢從另一方面看也是缺點。因為專業課程設置單一,學生很難學到語言之外的知識。以通選課為例,14-15學期上海外國語大學開設的通選課程為總數102門,北京外國語大學為109門,而同年北京大學開設的通選課數量則為310門,所謂的「大學」就真的變成了學習外語技能的院校。


2013年09月07日,北京外國語大學用55個語種的「圖書館」設計了一個字幕牆,覆蓋了該校開設的55個語種課程/視覺中國

即便是網上流傳「高就業率,高薪酬」的小語種專業,也並沒有看上去那麼美。在外國語學校,除了阿語、西語等幾個語種外,其他很多語種語種都招生過多,供過於求。2017年北外外語類專業本科畢業生的畢業後籤約就業率為57.1%,而上外則為46.7%,其餘的大多數都選擇了考研或出國。除了外語一無所知才是這些學生們面臨的最真實窘境。

另外,專業單一還意味著除了語言類,基本沒有其他能拿得出手的專業。因此,自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各個外國語院校都在積極試著開設文學之外的專業。


除去北外和上外,其它外國語大學的非語言類專業數量都已經超過了語言類專業的數量/楊學義, 李茂林. 國內外語類高校的建立和發展之路

1981年,北二外首先開設了旅遊系和外經系,到現在,基本所有的外語院校都開設了類似經濟、法律、外事的非語言專業。但這些專業大多與本校外語類專業聯繫緊密,屬於典型的「語言+專業」,比如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和國際法等,而且教學質量也參差不齊,雖然能拿出來說的專業很多,但還是只有學語言靠譜。


2018年6月26日,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舉行畢業典禮,堅持自稱「學院」的北二外大概是最勇氣可嘉的外國語大學了/視覺中國

不過,並非所有的外國語院校都熱衷於增設非語言專業。北京外國語大學就在已經開設的115個專業中,設置了97個語言類專業,共計98個語種。這其中不僅包括法語、德語等傳統上的「小語種」,還有如庫德語、葛摩等大多數人聽都沒聽說過的語言。甚至還有梵語、巴利語等目前已經沒有人使用的語言。

北外號稱到2020年要開設超過100個語種,涵蓋所有與中國建交國家的官方語言。如果到2020年,這些語種已經被全部開設完畢,那麼到時候能留給北外繼續開設的大概就只有納威語、克林貢語這些外星人使用的語言了吧。

參考文獻:

[1]http://www.lunn.ru/en/page/about-lunn

[2]https://linguanet.ru/

[3]"Diplomatic Academy". mzv.cz. Czech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Retrieved November 7, 2017.

[4]"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 U.S. Department of State. January 20, 2017. Retrieved March 30, 2017.

[5]"Foreign Language Courses Produced by the Federal Government". National Audiovisual Center. 1989. pp. Introduction Letter.

[6]楊學義,世界語言類高校縱覽,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7]楊學義,李茂林,國內外語類高校的建立和發展之路

[8]胡文仲,我國外語教育規劃的得與失,外語教學與研究. 2001(04)

[9]肖瑋萍,中國近代大學外語專業人才培養研究--通識教育的視角,廈門大學博士論文,2013

[10]付克 ,中國外語教育史.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 1986

[11]高時良,黃仁賢,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彙編,洋務運動時期教育,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7-8

[12]李婭玲,中國外語教育政策發展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2

[13]戴煒棟,高校外語專業教育發展報告(1978-2008),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

[14]北京外國語大學志(1941-2000),2011

[15]北京外國語大學志(2001-2010),2011

[16]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二外四十年,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

[17]王文斌,徐浩,2015中國外語教育年度報告,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6

[18]陳梓寧,李田新,外語專業畢業生就業前景分析,科教文匯,2018.03

[19]北京外國語大學,2017北京外國語大學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 2017.12

[20]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2017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2017.12

[21]Chinese Ambassadors:The Rise of Diplomatic Professionalism Since 1949. Xiaohong Liu. 2001

[22]葉志良,巴西外交官選拔制度及對我國的啟示,拉丁美洲研究,2014.04

[23]王令,美國如何選拔職業外交官,國際人才交流,2002.12

[24]趙可金,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制度變遷的理論闡釋,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5

[25]王逸舟,李欣達,中國外交能力建設新課題:以外交官人數的歷史變遷為案例,當代世界,2017.09

本文來源:網易浪潮工作室 作者:劉派 責任編輯:黃童超_NX

相關焦點

  • 中國十大外國語大學排名 中國十大最好的外國語大學
    外語專業在專業學科中屬於文學類中的外國語言文學類,在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中,就業前景比較好的專業有:英語,翻譯,日語,商務英語,韓國語,俄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等。英語是國際通用語言,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將英語指定為官方交流語言。最近幾年的高考中,越來越多的考生熱衷於報考外國語學校,那麼你知道國內有哪些比較好的外國語大學嗎?
  • 語言類大學專業為什麼這麼多,到底好不好呢?認清優勢很重要
    前幾期的文章中,小玥給大家介紹了農業、財經、醫科相關專業和大學,今天就來到了另一個熱門專業大類——語言類,這也是不少偏向文科的學生最青睞的專業。中國有很多的語言類高校,全國各地也有不少對應的外國語中學,在當地都是非常熱門的學校。
  • 中國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訪問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
    5月7日,中國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楊連瑞、黨委書記鞠紅梅、副院長滕梅、陳士法,黨委副書記王道平、院辦主任王冠亞一行六人訪問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召開座談會,學院分黨委書記李霞、副書記黃巖、副院長來炯、田麗麗、陳方,英語系主任陳世丹、副主任周銘、日語系副主任錢昕怡、法語系主任劉海清等參加會議。
  • 中國語言類大學排名,北京外國語大學排第一,第二有爭議
    軟科的排名還是被認可的,2020年語言類大學排名公布後,排第一的北京外國語大學被認可,第二名的中國傳媒大學卻備受爭議。中國傳媒大學的新聞傳播學在第四次學科評估中被評為A+,也是他的世界一流學科。針對中國傳媒大學的類型,有藝術類和語言類兩種說法,所以把他排在第二,很多學生有爭議。
  • 為什麼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學吸引了這麼多中國留學生?
    為什麼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學吸引了這麼多中國留學生?西蒙菲莎大學是加拿大綜合類大學排名第一的,常年是綜合類前1-2名,當地的氣候很好,學校口碑也很不錯。其人機互動HCI、計算機科學、和商科位居世界前列 。
  • 中國高校之天津外國語大學
    天津外國語大學坐落在「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的天津市,其歷史可追溯至1964年成立的秦皇島外語專科學校多年來,天津外國語大學培養的近5萬名優秀校友活躍在外交、外貿、新聞、財經、法律事務、教育等各個領域上。
  • 河南一本:中南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投檔線大跳水!又有考生撿漏
    很多人都知道,中南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都是我國的重點211名校,其中中南大學還是一所實力很強的985大學。近些年,中南大學一般在全國高校當中排名前25名。北京外國語大學雖然不是985大學,但名氣、地位都很高,在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這所大學已經挺進前70名。所以,在各省的高考錄取中,中南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的投檔線一般都很高。
  • 中國高校之四川外國語大學
    四川外國語大學位於「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的重慶師資力量四川外國語大學積極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工程,堅持「人才強校」戰略。現有專任教師83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佔師資總數的49.16%。學科門類四川外國語大學以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為主,文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哲學、藝術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
  • 大連外國語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排名及投檔線
    大連外國語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最新排名,三所高校排名如何?實力如何?小編從全國排名、學科實力等方面對三所高校進行了整理,具體來看一下,數據均來自網絡,僅供參考。01三所高校在全國排名情況根據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可知,大連外國語大學排名第260;天津外國語大學排名第244;四川外國語大學排名第267
  • 全國文保點最多的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
    有人問了,一個大學建築群列為一處國保就好了,分成這麼多處幹嘛,太亂了,不好分清。諸位先別著急,這麼分自然有它的原因。要追溯到它成立時的二十世紀二十年代…...      雖然現在這些建築都屬天津外國語大學,但是其實和天外真沒多大關係,要真牽扯一些關係也是早已遷到河北省保定市的河北大學。
  • 外國語大學,究竟值不值得上
    一到填報志願的時候,外國語大學總能以各種姿勢得到關注。小語種常年佔據神秘的薪酬榜單前列,被當做是絕對的朝陽行業。不知道要學什麼專業的同學也會被勸著說,多學門外語總有用處。但外國語大學本身就是一個奇特的存在。雖然中國有很多「財經大學」「師範大學」「農業大學」,但是你肯定沒有聽說過「會計大學」「幼教大學」「園林大學」等。外國語言文學僅僅是文學專業的一個分支學科,但包括北外、上外、 廣外等學校在內,全中國一共有9所類似的外國語大學。
  • 緬甸仰光外國語大學有一位來自中國的「康媽媽」
    中國僑網1月10日電 據緬甸《金鳳凰中文報》報導,仰光的十二月是少有的涼爽的時節,即便是中午,溫度也只有30攝氏度左右,更別說走在路上有一陣一陣來自亞洲大陸的溫和的涼風將衣服吹起,男士的攏基和女士的裙擺微微揚起,這是一個清涼的季節。圖為仰光外國語大學漢語系老師康泳。
  • 語言類大學前10排名,這三所大學排名倒數,天津外國語大學排第九
    導語:語言類的大學在近年來是比較受歡迎的,第一就是就業好,隨著網絡媒體的興起;第二語言類的高校畢業的學生在很多行業都可以發揮出自己優勢,根據數據顯示語言類的工作薪金是比較高的。所以這就是為什麼這麼多考生越來越喜歡報考語言類大學。
  • 為什麼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吸引了這麼多中國留學生?
    一方面是對申請所要準備的事項不太了解,一方面也是對所要申請的院校和專業缺少把握,為什麼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吸引了這麼多中國留學生?德州農工大學擁有極高學術成就,在美國與國際間皆享有盛名,一直以來皆名列各大權威學術評鑑機構所列之世界百大名校之一。該校其中一個聞名於世是其頂尖的科學克隆技術,人類史上的第一隻克隆貓、克隆狗都是該校的研究成果。
  • 為什麼美國南加州大學吸引了這麼多中國留學生?
    在美國留學趨勢前景大好,申請人數逐年攀高的情況,越來越多中國留學生選擇去美國留學,其中,南加州大學中國留學生申請越來越多,為什麼美國南加州大學吸引了這麼多中國留學生?南加州大學排名2020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美國全國性大學排名22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美國大學排名182020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世界大學500強排名692020年QS世界大學排名129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62南加州大學就業前景
  • 韓國外國語大學的國際化很濃厚,外國學生很多
    為什麼選擇這個專業?為什麼選擇韓國外國語大學?Fei:大學時日語專業,研究生是韓國語教育,以後從事教育工作,所以就選了這個專業。選擇韓國外國語大學是因為這個學校是一個很國際化的學習。你好網:這所學校的中國留學生多嗎?關係如何?
  • 河北外國語學院日語專科專業為什麼這麼火?
    選擇河北外國語學院日語專科專業的五大優勢: 01 讀專科選河外日語,共享本科大學優秀師資! 在教育部組織的中國大學教師赴日研修、國家外專局和日本技術振興會舉辦的中日大學展暨論壇、J-test日本事務局年會、河北省翻譯學會等國際化會議與學術交流活動中,都有我校日語專業教師的活躍身影
  • 為什麼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吸引了這麼多中國留學生?
    為什麼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吸引了這麼多中國留學生?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在教學和科研方面都享有國際聲譽。該校起初為研究性合作機構,後來逐漸發展為一所綜合性大學。UBC大學在加拿大連續多年被權威雜誌《麥克林雜誌》評為博士級大學綜合排名第二名。
  • 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姜鋒:從中國看世界、從世界看中國
    1984年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系,2002年獲北京外國語大學文學博士學位。受德國賽德爾基金會和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DAAD)資助多次赴德研修。曾在教育部高教司、社科司、國際司和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工作,歷任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副司長、中國駐德國大使館教育處公使銜參贊等職。現任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第七屆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
  • 天津外國語大學、大連外國語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等如何排名?
    天津外國語大學、大連外國語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等如何排名?天津、大連、四川、北京,最富有的是北京,其次是天津、大連,重慶排最後。就外國語大學而言:大連外國語大學下設日本語學院、英語學院、俄語學院、韓國語學院、高級翻譯學院、國際關係學院、國際藝術學院、商學院、文化傳播學院、漢學院、軟體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國際培訓學院、法語系、德語系、西葡語系、意阿語系、音樂系、公共外語教研部、體育教研部、創新創業教育中心等21個教學單位,37個本科專業,覆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