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屆足球世界盃正在俄羅斯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世界各大洲(南極洲除外)32支優秀足球隊分八個小組在俄羅斯的幾個城市廝殺,為爭取淘汰賽名額而拼搏。中國隊由於沒有能在亞洲區預選賽衝出去,所以只能待在家裡看球。
俄羅斯與中國時差5個小時左右,所以世界盃賽的時間換算成北京時間,一般都比較晚,最早的場次是北京時間晚上八點開戰,最晚的時間(也可以叫最早的時間)是凌晨2:00開戰,適合中國球迷看比賽時間是晚上8:00開始的那些場次,十一點開始的場次對於睡得晚的球迷也可以看。凌晨2:00開始的比賽只有鐵桿真球迷可以看。
足球是集體項目,裡面既有球員個人技術的體現,也有球隊整體的配合,二者需要完美結合才能打造一支強隊,缺一不可。比如阿根廷曾經兩奪金杯,歷年都是世界足壇的強隊,但這一屆世界盃,除了球王梅西,其整體配合還不夠好,至今才只取得一平一負積一份的小組成績,走在被淘汰的危險境地。而同組的冰島隊雖然整體實力並不出色,但是靠配合與拼搏,也是艱難逼平阿根廷隊獲得一個積分,排名高過阿根廷。
看足球比賽,除了獲得快樂,也可以獲得很多見識。比如,在集體項目中,怎麼樣與同伴互相配合,怎麼樣把個人英雄主義與集體的榮譽結合起來,怎麼把國家的榮譽置於個人榮譽之上,這都是在看比賽時值得思考的問題。足球比賽的球員除了在國際大賽中為國效力,在平時他們都是在各自的俱樂部效力,這就有一些矛盾:為國效力是一種榮譽,如果能建功立業,更是極大的榮耀,但是球員也有受傷的風險,有的球員甘冒受傷風險在國際賽場上也是敢打敢拼、勇往直前,但有的球員就不同了,想為國效力,但是又怕受傷影響自己在俱樂部的表現和收入。怎樣化解這個矛盾也值得思考。
我喜歡看世界盃比賽,看國與國之間高水平的較量。我也希望我的小學生女兒也能看上幾場世界盃比賽,可惜她總有太多的作業要做,而且也不能熬夜。世界盃比賽又臨近期末考試,複習功課成了近幾個周她的主要任務,為了能考出令老師、家長滿意的成績,就更加不能看比賽了。每每看到看臺上外國那些小學生模樣的孩子在看比賽,我就為中國的小學生感到難過!
我們的國家隊除了2002年韓日世界盃進軍過世界盃決賽圈,至今已經有四屆世界盃沒有衝出亞洲了。中國足球水平的低下,不是因為中國人不夠聰明,而實在是因為中國踢足球的孩子太少,我們的孩子作業太多,考試的壓力太大。
有人調侃這屆世界盃中國隊的表現,編了段子說「在這屆世界盃,中國除了足球隊沒來,什麼都來了」。挺丟人的!
說實話,我希望我們的教育不再是應試教育,我希望我們的小學生可以看幾場世界盃,讓他們能感受世界盃的美好、足球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