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想確定專業就需要知道未來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需要學生具備什麼樣的個人能力和素質;
相信很多人都關注過,網上也有很多言論,說未來的人工智慧會取代人類。在我看來人工智慧或許可以替代人類做很多事,但也有他做不到的,這個就是未來人類可以去做的。歸納起來,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是同學需要著力去培養的。
第一:創造力;
第二:領導力、溝通能力和寫作能力;
第三:對於美的認知能力;
第四:發現新需求的能力;
第五:深度學習的能力;
第六:藝術與哲學方面的學習。
其實當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的水平後會有一定的瓶頸,如果學習哲學會很有幫助。
美國大學專業設置
還是從各個院系來劃分:
第一個學院是文理學院,這也是本科申請時學生選擇最多學院。
文科類的專業是各種語言、各種研究、各種學。
語言也包括常用的英語、中文、法語、俄語、德語、西班牙語等;
研究有很多,比如東亞研究、非洲研究、女權研究、戲劇研究、宗教研究、阿拉伯研究等,各種地區文化的研究基本上都有;
學是指人類學、政治學、哲學、社會學、歷史學、考古學、傳播學、對比文學等。
理科類有數理化,在美國,他們把經濟學放在那個理學下,還有環境學、神經科學、心理學、天文天體、物理、認知科學、地球科學、海洋研究等。
美國綜合類的院校還包括藝術類的,像音樂、舞蹈、藝術史等。
第二是工程學院,常規的有電子工程、土木工程、環境機械、石油工程、化工等,還有一些交叉學科,像生物醫學工程、航空航天工程、工業工程等。
第三是商學院,中國學生常申請的金融、會計、市場營銷等專業都是在這個學院下。但很多頂級學校的商學院並不設置本科的課程,比如像哈佛、賓大的商學院,他都是只有研究生課程。
第四,其他學院。美國大學還會設置一些其他的學院,比如醫學院、牙醫、獸醫學院、法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教育學院等,但這些大部分只設置研究生教育,沒有本科教育。
此外,還有一些大家不太愛選的學院,比如農學院,像康奈爾的農業與生命科學學院下面會有一些植物學、動物學等專業供大家選擇。另外還有美國比較獨特的學院比如神學院,哈佛就有,但他只設置了神學的碩士和博士學位。
專業選擇
這個不像數學會有固定的公式,大家套公式就能得出答案。這裡想跟大家分享四點,供大家參考。
第一,美國的教育是關於探索的一件事,因為美國本科的課程會大量涉及人文社科以及自然科學,有一大段時間給學生去探索不同的學科,尋找自己的興趣,然後確定深度學習的學科。
探索的方式有很多,可以課上也可以課下,可以和同學、教授交流,和自己感興趣領域的校友交流。他們會跟你分享獨特的觀點,然後你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分析真正感興趣的科目。
第二,一個專業既不能保證你進入一個職業領域,也不能決定你完全進不去。
很多人一生會做很多份工作,卻不能擁有很多份事業。事實上很多人未來從事的事業可能在學習階段還不存在,而美國本科的通識教育並不僅僅只是職業訓練,更多的是賦予學生方向和目標。
比如,醫學院通常需要生物學專業的學生,法學院需要政治學專業的學生。對於這兩個學院來講就是學習專業比較有價值。但如果去看這些學校的錄取學生,你會發現事實完全不是這樣。
研究生院以及未來僱主們需要的是具有靈活度和適應性,知識涉獵非常廣泛,並且具有嚴格批判性思考的學生。從這個角度來講專業反而沒有那麼重要了。
所以,其實上學階段,或者人生的任何階段,多去了解一些領域,比如說像音樂文學、哲學或者歷史、能夠幫助你去更好的理解這世界。
第三,各位家長和同學其實完全可以放輕鬆,專業選擇並不是唯一。統計調查,比如杜克大學有82%的學生都是double major,或者一個major加一個manor,或者一個主修加一個文憑課程。你可以混合搭配課程和項目,設計出適合你獨特興趣的教育經歷。同時可以利用學校的學生社團、交流學習項目、科研機會、實習機會等。
如果在讀完本科之後,你已經具備非常好的創新能力與判斷能力,那麼你所接受的本科教育就很成功了。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一定是要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沒有哪一個專業生來就一定優於其他專業的。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熱情,積極參加學校提供給你的一切。
花些時間去構建一下自己的人生計劃,尋找一條對自己有意義的路徑,而不是一個職業;去規劃一下未來的人生,而不僅僅是大學。
總而言之,專業選擇其實就是在不斷的探索中去不斷的進行深度的自我認知,大家大可不必怕花費時間去做這樣的選擇。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如果大家有問題的話,歡迎來和我進行交流溝通。
關於我們
出出國是北京美華心成國際教育諮詢有限公司旗下「美國留學領導品牌」,由張哲率領美國留學資深團隊於2010年5月5日創立,為赴美學子提供「高端升學服務」,不僅為學生提供美國高端留學服務,更接軌美國訓練營和實驗室,為學生搭建留學成長服務平臺。主要服務包括美國高端留學業務、CASC領導力訓練營、CR批判性閱讀成長課程、託福SAT一對一考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