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景嘯塵)在此前的鄉村探訪時,記者曾多次看到一種「野蠻生長」不起眼的野菜,叫「掃帚菜」,生長速度極快,尤其是進了7月份之後,在房前屋後田間地頭能躥得老高。近日,有專家向新京報記者科普,才知道這種野草在鄉村原來有相當多功能,做掃帚、抗旱、治病、園藝,還能生吃。當然,如果管理不好,在田間地頭也算有害野草了。
掃帚菜。資料圖
春天走村的時候,記者曾看到過「掃帚菜」,當時只是覺得名字有趣,對這種小小的植物並未深入了解。到了三伏天,記者在密雲探村時,看到有農家院子旁生長的一蓬蓬的茂盛植物,一打聽原來就是「掃帚菜」,幾個月時間居然能長得這麼茁壯,生長能力相當驚人。
據了解,「掃帚菜」在南方更為多見,在北京這些年開始常見,由於其旺盛的生命力,在田間是種挺讓農戶頭疼的草害,但生長在房前屋後,則頗有些園藝功能。據農家說,「掃帚菜」其實也能吃,焯水之後涼拌或剁餡做包子都挺好吃,不過記者來晚了,要生吃得在4月份還是嫩芽的時候,現在這時候葉子已經又老又硬吃不得了。當然,就像「掃帚菜」的名字一樣,等再過倆月,這種植物鏟了可以直接做掃帚,柔韌性好,枝條又密又不容易折斷與掉落。同時,由於對溼度溫度要求不高,不用刻意栽培打理,「掃帚菜」在北方一些地區也是一種不錯的抗旱植物。
涼拌掃帚菜。資料圖
北京中醫藥大學周子嚴介紹,掃帚菜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有很強的清溼熱與利尿作用,可緩解腹瀉與溼熱,對一些皮膚疾病有一定治療作用,尤其是對身體的瘟疹治療效果不錯,「可以直接把掃帚菜的汁液抹在發病處,或是把掃帚菜放鍋裡煮一下,用此水去洗患病處,正常情況下,6次左右就會有所緩解」。
周子嚴提醒說,掃帚菜雖然在郊區可能隨處可見,但在吃的時候一定要清洗乾淨,最好用熱水煮一次,以免有殘留農藥或環境汙染物,算是一種含有高胡蘿蔔素的食物,還含有鉀等微量元素。
新京報記者 景嘯塵 編輯 唐崢 校對 李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