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波列夫的魚雷機,圖-14T魚雷轟炸機,毛病一身的雙發噴氣魚雷機

2020-12-27 書劍雜談

作為蘇聯在戰後的5大航空設計局之一,大部分讀者對於蘇聯的圖波列夫航空設計局都稍有耳聞。無論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還是在冷戰期間,圖波列夫設計局所設計的「圖」系列轟炸機,都是蘇聯空軍戰略轟炸機部隊的主力裝備。

蘇聯紅海軍圖-14T魚雷轟炸機

不過,除了為蘇聯空軍設計一系列轟炸機之外,圖波列夫設計局也曾為蘇聯海軍等其他單位設計過不同的機種。而今天,本文將為大家介紹一款圖波列夫設計局為蘇聯紅海軍在戰後專門設計的魚雷轟炸機——圖-14T魚雷轟炸機

研發的契機——蘇聯紅海軍對專用魚雷轟炸機的需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紅海軍大部分的軍艦因為重要基地和港口的丟失,如塞瓦斯託波爾,導致當時蘇聯紅海軍大部分軍艦隻能夠充當固定炮臺或者近岸炮艦來使用。而大部分蘇聯紅海軍官兵,則因為人員緊缺,被迫配備陸軍武器上岸戰鬥,成為另一種形式的「海軍陸戰隊」。

上岸作戰的蘇聯紅海軍狙擊手

雖然當時蘇聯紅海軍的軍艦使用受限,但是蘇聯海軍航空兵的戰果卻相當不錯。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海軍航空兵的戰果佔到了蘇聯紅海軍總戰果的一半左右。無論是德軍還是日軍,均有相當數量的戰艦和裝備被蘇聯海軍航空兵所擊毀,這也奠定了蘇聯海軍航空兵戰後在蘇軍中不俗的地位。

不過,蘇聯海軍航空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並沒有擁有一款專用的作戰飛機。除了和蘇聯空軍一樣使用伊爾-2強擊機進行對海/對地攻擊外,二戰中的蘇聯海軍航空兵如果要使用魚雷進行攻擊,只能夠使用蘇聯空軍的轟炸機來執行任務,比如伊爾-4魚雷轟炸機,就是以蘇聯空軍的伊爾-4轟炸機改裝而成

正在掛載魚雷的伊爾-4魚雷轟炸機

在戰時,因為戰爭的壓力,蘇聯海軍航空兵並未要求一定要有屬於自己的專用戰機。但是在戰爭結束後,隨著噴氣機時代的到來,蘇聯海軍航空兵認為再使用蘇聯空軍的轟炸機來攜帶魚雷執行反艦任務,已經不能夠滿足自己的需求,於是便要求當時蘇聯各大航空設計局研發一款專用的噴氣式魚雷轟炸機,這就是圖-14T魚雷轟炸機誕生的背景。

存在缺陷的勝利——伊爾-28T魚雷轟炸機方案的落敗

在蘇聯海軍航空兵發出招標之後,除了圖波列夫設計局之外,伊留申設計局也拿出了伊爾-28T魚雷轟炸機方案。不過,這兩家著名航空設計局在新機的設計方面,卻採用了不同的處理方法。

伊爾-28T魚雷轟炸機與PAT-52魚雷

伊留申設計局認為噴氣式飛機的設計布局有別於傳統的螺旋槳式飛機,因此新機全部從頭開始設計。而圖波列夫設計局因為從二戰中的圖-2轟炸機到戰後的圖-4轟炸機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對螺旋槳飛機仍然保留較大的信任,對於噴氣式飛機的接受速度反而不如伊留申設計局,因此圖波列夫設計局是在傳統螺旋槳飛機的基礎上設計新一代飛機。

圖-12T魚雷轟炸機

圖波列夫最早拿出的方案是圖-12T魚雷轟炸機,原型機誕生時間比伊留申的伊爾-28T早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這不僅為圖波列夫設計局在蘇聯紅海軍那裡爭取到了不錯的印象,也為圖-12T原型機各種缺陷的改進贏得了時間。最終,圖波列夫設計局獲得了5架圖-12T原型機的生產訂單,這也代表了伊爾-28T方案的落敗。

圖-12T帶有濃厚的螺旋槳飛機設計風格

雖然圖波列夫設計局的圖-12T方案獲勝,但是蘇聯海軍航空兵對圖-12T的性能並不是非常滿意。因為圖-12T是以老式螺旋槳飛機為基礎設計的,不僅整體結構重量偏大,而且在最大升限、最高航速等方面提升有限。圖波列夫設計局如果要想獲得最後的勝利,就必須解決圖-12T所暴露出來的這些問題。而圖波列夫設計局的解決方案,就是圖-14T魚雷轟炸機。

從三發到雙發——圖-14T魚雷轟炸機的進化之路

在有圖-12T設計的經驗作為鋪墊後,全新設計的圖-14T魚雷轟炸機總算在總體設計上向噴氣機進行傾斜。圖-14T的機首外形進行了重新設計,以降低飛行時的整體風阻。同時,其垂直尾翼也從圖-12T的雙垂尾改成了單垂尾設計,外形上和原來的圖-12有了較大的不同。

圖-14T和圖-12T在外形上有了較大不同

但是在發動機方面,圖-14T魚雷轟炸機共出現兩個不同版本。原本圖-14T魚雷轟炸機打算使用的是蘇聯國產的RD-45離心式噴氣發動機,但是RD-45離心式噴氣機的國產化工作稍微滯後,早期版本的圖-14T魚雷轟炸機只能夠使用從英國原裝進口的「尼恩」離心式噴氣發動機。

BK-1「德文特河」噴氣式發動機

出於對「尼恩」離心式發動機推力可能不足的擔憂,圖波列夫設計局又在早期型圖-14T魚雷轟炸機的機尾位置安裝了一臺BK-1「德文特河」噴氣式發動機,用於飛機起飛時增加推力,或者兩臺「尼恩」離心式噴氣發動機都出故障時救急使用。

圖波列夫設計局在機尾安裝的這臺BK-1「德文特河」噴氣式發動機,不僅提升了整機的重量,還導致了飛機重心發生了變化,最終降低了圖-14T魚雷轟炸機的各項飛行性能。同時,隨著蘇聯國產RD-45離心式噴氣發動機的研製成功,後期型的圖-14T魚雷轟炸機只在兩側機翼下,各保留一臺RD-45離心式噴氣發動機。

量產型的圖-14T魚雷轟炸機

此時的圖-14T魚雷轟炸機的大部分設計基本上確定了下來,其最大平飛速度達到了850公裡每小時,在攜帶3噸重彈藥的情況下,其航程能夠達到3000公裡。在1951年年初,時任蘇聯海軍部長的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同意圖-14T魚雷轟炸機開始進行量產,圖-14T隨後開始進行批量生產。

從機炮到魚雷——致命的魚雷突襲者

雖然圖-14T一開始就被定位為一款以魚雷作為主要攻擊武器的戰機,但是其本身仍然裝備了相當不俗的火力。在圖-14T機鼻下方,安裝有2門23毫米航炮,總共備彈170發,機尾設置有一門雙聯裝23毫米自衛航炮,共備彈700發,具備較強的機炮攻擊和自衛能力。

圖-14T尾部的雙聯裝23毫米自衛航炮

圖-14T魚雷轟炸機採用了半硬殼式機身設計,整個機身被分為6個隔倉,前兩個隔倉為加壓隔倉,讓機組成員在高空環境下仍然能正常進行戰鬥。機身中後部設置有兩個炸彈倉,可以內置航空炸彈或炸重型魚雷。

PAT-52火箭助推魚雷

圖-14T魚雷轟炸機使用的最精妙的武器當屬PAT-52火箭助推魚雷,這種魚雷在高空投放之後,助推火箭能夠讓魚雷在空中滑行一段距離,在距離目標較近時再進行入水攻擊。這款火箭助推魚雷的空中射程約為5000米,水中射程約為520米。在1953年蘇聯海軍軍事演習中,曾給觀摩的西方武官留下了深刻印象。

PAT-52火箭助推魚雷的使用流程

為了保證命中率,圖-14T魚雷轟炸機在使用PAT-52火箭助推魚雷時,一般採用多機協同、集群作戰的方式。在機載雷達搜索到目標信息之後,各機依次投下PAT-52火箭助推魚雷,以阻斷目標可能的逃跑路線。

關於圖-14T魚雷轟炸機,還有個小插曲。因為蘇聯海軍航空兵嚴格的保密制度,即使是在圖-14T魚雷轟炸機已經進入蘇聯海軍航空兵中服役使用了,但是大多數人並不知道圖-14T魚雷轟炸機的存在,更不用說進行識別了。

圖-14T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屬於保密裝備

在1954年夏天,蘇聯海軍航空兵的一架米格-15戰鬥機在處理一宗美軍軍機越界時間中,錯把一架圖-14T魚雷轟炸機認成了想要矇混過關的美軍軍機。湊巧的是,這架圖-14T魚雷轟炸機沒有打開自己的敵我識別器。當時的防空指揮官也不知道有圖-14T魚雷轟炸機的存在,於是下令米格-15擊落這架「美軍軍機」,釀成了圖-14T服役史中唯一一次,也是最嚴重的的一次誤擊事件。

總結——缺點仍多的圖-14T魚雷轟炸機

圖-14T魚雷轟炸機的誕生過程,基本上可以看做是蘇聯軍用航空工業從傳統螺旋槳飛機向噴氣式飛機過渡的縮影。圖波列夫設計局也是在經歷了圖-12T魚雷轟炸機的挫折之後,才摸索到了噴氣機時代戰機的設計經驗,並應用到了圖-14T魚雷轟炸機的身上。

圖-12噴氣化設計並不算太成功

雖然最後圖-14T魚雷轟炸機被蘇聯海軍航空兵所裝備,但是,這並不能代表圖-14T魚雷轟炸機就是一款成功的裝備。而實際上,正是因為圖-14T魚雷轟炸機存在著一些無法容忍的問題,蘇聯海軍航空兵才裝備100多架,並早早對其進行處理。

為了彌補圖-14T魚雷轟炸機性能上的不足,蘇聯海軍航空兵最終也採購了改進後的伊爾-28T魚雷轟炸機。而在實際使用中,蘇聯海軍航空兵發現,伊爾-28T魚雷轟炸機比圖-14T更能滿足自己的使用需求,隨之加大了裝備量。

伊爾-28T最終殺了個回馬槍

究其根本,因為圖波列夫設計局強項是轟炸機,導致圖-14T的整體尺寸過大,起飛滑跑距離過長。這對於蘇聯空軍來說,也許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對於作戰環境與蘇聯前線航空兵相似的蘇聯海軍航空兵來說,就是致命的問題了。而實際上,蘇聯海軍航空兵前前後後,也只有4座機場能夠滿足圖-14T魚雷轟炸機的正常使用而已。

採用火箭助推起飛的圖-14T魚雷轟炸機

而圖波列夫設計局也通過對圖-14T魚雷轟炸機的設計,發現了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在此之後,圖波列夫設計局致力於大型戰略轟炸機的設計工作,最終研製出了包括圖-95戰略轟炸機和圖-160戰略轟炸機等一系列蘇聯經典戰略轟炸機。

相關焦點

  • 德國二戰He111轟炸機魚雷型20200909
    有圖有真相,無圖評嘴說。用圖片表達世界。有圖也許不一定有真相,但是圖片所表達的,會比我的文字更靠譜。用你的心去看每一張圖片。He111是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廣泛參戰的一種多用途機,扮演過戰略轟炸機,戰術轟炸機,運輸機以及魚雷機。
  • 最無畏的勇士才最浪漫——中途島之戰中的SBD「無畏」俯衝轟炸機
    「列剋星敦」號和「約克城」號航母上的53架SBD「無畏」俯衝轟炸機和22架TBD魚雷機協同奮戰,擊沉了日軍「祥鳳」號航母,擊傷「翔鶴」號航母。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美軍航母艦載機和中途島岸基航空兵能夠攻擊日軍戰艦的只有B-17「空中堡壘」轟炸機、TBD魚雷機和SBD俯衝轟炸機三種機型,B-17雖然載彈量大航程遠,但投彈命中精度較低,只適合轟炸地面固定目標,而不適合轟炸軍艦這樣在海上快速機動的點狀目標。
  • 襲擊珍珠港的日本魚雷機戰果小考
    按照原計劃,他將對空發射一發信號彈通知各分隊按照「先魚雷機後轟炸機」的順序發起進攻。然而由於雲層的遮擋,這枚信號彈沒有被飛在後面的板谷茂少佐率領的零戰分隊看到,於是淵田朝著零戰隊的方向又發射了一發信號彈。
  • 社會主義女武神:T-4MS超級轟炸機,速度3馬赫,造價170噸黃金
    「女武神」的核心設計思想是通過乘波體外形設計來實現超音速飛行,機頭超大的後掠角鴨翼設計、修長的前機身、機尾並列發動機布局、雙全動垂尾,令「女武神」擁有遠超時代的先進科幻感。除了美國的女武神超級轟炸機,蘇聯也有一款社會主義的「女武神」。說起蘇霍伊設計局還有一架T-4超音速遠程戰略轟炸機,也許大部分人都覺得很陌生。
  • 戰鬥民族在天上的黑科技:瘋狂的「野牛」——米亞4轟炸機
    當時美國的康維爾B-36「和平締造者」螺旋槳轟炸機、波音公司的B-47「同溫層噴氣」噴氣式轟炸機,加上英國的「3V」(勇士、火神、勝利者)戰略轟炸機無一不對蘇聯的大城市構成嚴重威脅,而蘇聯此時用來投放核武器的載具只有仿製自B-29轟炸機的圖-4轟炸機,性能上處於被碾壓的態勢。
  • 不得意的傑作,蘇聯的「女武神」,蘇霍伊T-4超音速戰略轟炸機
    俄羅斯(前身蘇聯)空軍當中裝備的圖-95戰略轟炸機、圖-22M戰略轟炸機、圖-160戰略轟炸機等,這些轟炸機可謂是這兩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在這些戰略轟炸機當中速度最快的就是蘇聯的圖-22M戰略轟炸機了,該機的最大速度達到了2.3馬赫。其實在當時蘇聯還有一款正在研製速度很快的戰略轟炸機,它就是T-4超音速轟炸機。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的捋一捋T-4超音速戰略轟炸機。
  • 圖說:荷蘭福克T.VIII魚雷轟炸機 性能中庸用途多樣 後半生浪跡天涯
    荷蘭福克T.VIII魚雷轟炸機出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很多角落。 1937年,荷蘭開始研製新型飛機,該計劃為荷蘭海軍陸戰隊航空隊研製一種雙發水上飛機,其主要任務是偵察,並可以充當魚雷轟炸機。1938年首飛,隨後開始批量生產,編號為「T.VIII」。
  • 圖說:荷蘭福克T.VIII魚雷轟炸機 性能中庸用途多 後半生浪跡天涯
    荷蘭福克T.VIII魚雷轟炸機出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很多角落。納粹德國入侵荷蘭之前,荷蘭軍隊擁有一支頗具規模的主要由國產飛機組成的空軍和海軍航空兵。1937年,荷蘭開始研製新型飛機,該計劃為荷蘭海軍陸戰隊航空隊研製一種雙發水上飛機,其主要任務是偵察,並可以充當魚雷轟炸機。1938年首飛,隨後開始批量生產,編號為「T.VIII」。該機最初採用金屬和木材的混合結構,機身前部有一個導航員,兩名飛行員坐在後面的座艙中。尾部採用常規布局,中單翼,發動機艙前部安裝一臺星型活塞發動機。
  • 蘇聯失敗的超級戰錘——米亞4戰略轟炸機
    之前我們講過一部分美國的轟炸機,這個系列下一章就是B52,再往後就是B1系列和B2。蘇聯那邊轟炸機還沒講,考慮到講圖16的重點是仔細說說我國的轟6,因此得放一放,這個話題相對比較敏感,那就順勢來講蘇俄轟炸機。蘇俄轟炸機第一個要講的是圖95,如果錄音順利的話,可能就在近期做出來,最近已經完成的文案很多,業餘做視頻有些忙不過來。在這之前,我們以文章的形式介紹一下蘇聯的第一種戰略轟炸機,米亞4。
  • 不得意的傑作,蘇聯第一代噴氣式戰略轟炸機——米亞-4「野牛」
    圖-160戰略轟炸機在冷戰時期,蘇聯可是研製出了很多戰略轟炸機,比如米亞-4戰略轟炸機、圖-16戰略轟炸機、圖-95戰略轟炸機、圖-22戰略轟炸機、圖-22M戰略轟炸機、圖-160並且為新的戰略轟炸機制定了一些指標,這個指標為這種新型的戰略轟炸機具備有從蘇聯東部與北部的基地起飛到北美進行實施核打擊,該機的航程至少要達到16000千米,載彈量至少為5噸,最大載彈量需要達到24噸,該機需要以最低0.7馬赫的速度飛行。蘇聯空軍提出的這個指標,很顯然是要超過美國的B-47「同溫層噴氣」噴氣轟炸機去的,新的轟炸機問世以來,希望能夠對美國B-47「同溫層噴氣」噴氣轟炸機形成絕對的優勢。
  • 歷史上的今天:圖-160轟炸機完成首次試飛
    在歐洲空域巡航的圖-160轟炸機,一旁的法軍幻影-2000正在實施抵近監視在1960年代末,蘇聯長期奉行赫魯雪夫主導的「飛彈為主」政策所導致的惡果,開始慢慢展現。此時,後發追趕的美軍已經擁有了包括洲際彈道飛彈、超音速核轟炸機在內的一系列核反擊力量。然而,奉行「飛彈至上」的蘇聯空軍卻只裝備了包括圖-95、米-4在內的一系列亞音速核轟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