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嘻哈》第一季收官,吃瓜群眾卻已經跟不上節目組的節奏一臉蒙逼了,先是31號的總決賽直播中Vava消失,Jony J打醬油慘遭淘汰,穩拿冠軍的PG One被空降的場內投票擠到第三,1500萬的眾籌獎金落到選手手中只有100萬,播到一半告訴大家9號出結果,搞了一個大新聞後,節目組才在9月2日的半決賽填上了坑。不得不佩服這非線性的播出方式,榨乾最後一點熱度的套路玩的飛起啊。看來,真正的嘻哈文化在這檔話題大於內容,被資本綁架的綜藝節目中是找不到了,但承載著嘻哈靈魂的Hip-Hop電影還是有的。
《衝出康普頓》2015
關鍵詞:匪幫說唱(嘻哈本色)
為什麼他們的歌詞都這麼粗俗狂放?所謂的「Keep it Real」就是戴個金鍊子裝社會張口罵街嗎?如果你在觀看《中國有嘻哈》時有這樣的疑問,說明你真的不了解這門地下藝術。
70年代,紐約社區文化興起,移民混居,五毒俱全,罪欲橫流的貧民區布朗克斯成為了Hip-Hop文化的溫床與發源地。加上缺乏必要的生存和娛樂資源,布朗克斯的黑人們便就地取材,最終形成了以說唱/MC,DJ/打碟,霹靂舞,塗鴉四個關鍵部分組成的嘻哈文化。可以說,野蠻生長於窮街陋巷的嘻哈文化從誕生之初就有著地下非主流,Diss體制與權威的反叛精神,尤其在匪幫說唱(Gangsta Rap)出現後更是一改Old School嘻哈樂活躍氣氛,娛樂大眾的舞曲風格,加入性,暴力,毒品,拜金,犯罪,種族,政治等敏感內容,用硬核說唱(Hardcore rap)的演繹一舉將嘻哈推到了風口浪尖。
大金鍊子大金表,三句不離錢車婊,幫派裡面我最吊,一言不合睡你嫂。對於外行人來說,80年代西海岸匪幫說唱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便是極富煽動與攻擊性,憤世嫉俗物化女性,仇視警察抨擊政治,言語粗穢說話帶把兒。而真正讓匪幫說唱在88年紅遍全美的團體便是這部《衝出康普頓》中的N.W.A(黑人很不爽),那首驚世駭俗的《衝出康普頓》一舉讓西海岸成為了繼紐約之後第二個嘻哈樂都,同時也鼓舞了更多黑人以說唱為匕首,反抗警察濫用職權與歧視壓榨。大金鍊子大金表的Rapper潮流也是由N.W.A開創。
N.W.A另一支單曲《Fuck tha Police》更被視為是說唱界第一次對美國警方的公開Diss,惹得FBI大動肝火。N.W.A在91年之後不再活躍,最富傳奇色彩的Ice Cube如今在好萊塢混的風生水起,而Dr.Dre則在單飛後將派匪幫說唱發揚光大,一首《Nuthin\' but a "G" Thang》在92年開啟了西海岸「匪幫放克」(G-Funk)時代,捧紅了Snoop Doogy Dogg,Eminem兩位說唱天王,更是「漂亮的項鍊」Beats耳機的品牌創始人,稱他為「美國的李宗盛」一點都不為過。而如果說成員都沒有案底的N.W.A一點不OG(Original Gangster 老悍匪),接下來出場的兩位匪幫說唱天王將會告訴你什麼是Real,什麼是真正的Thug Life。
《萬視矚目》2017
關鍵詞:Thug Life(社會我X哥)
如果要給全球社交網絡上的爆款惡搞梗做個排名,「Thug Life」(暴徒人生)無疑可以排進前三,大菸斗,黑墨鏡,金鍊子,棒球帽加身,再打上一行Thug Life的字幕秒變「社會人」。而這個梗的起源正來自於匪幫說唱天王—2pac(Tupac Shakur);坐擁7500萬的全球唱片銷量紀錄,有史以來最牛逼的嘻哈音樂藝術家,2pac在嘻哈界簡直就是耶穌一樣的存在。《Hit Em Up》,《California Love》,《life gose on》等經典匪幫說唱至今都是Thug Life視頻必備BGM。他的歌有著匪幫說唱一貫的針砭時弊暴戾張揚,而在媒體面前,他也將自己包裝成一個社會人,Diss同行,毆打導演,槍擊警察,2Pac將Thug life 紋在了腹部,甚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以「Thug life」為回復,就連自己的嘻哈樂團,專輯名都叫Thug life。
1996年,2pac在發行了《萬視矚目》專輯後迎來了事業最高峰,他的「Thug life」形象也隨之深入人心。這部今年暑期北美上映的《萬視矚目》講述的正是2pac白手起家,樹敵無數,橫衝直闖的一生,也正是這種拉仇恨的暴徒性格與人設,導致一代饒舌巨匠英年隕落….
《匪幫說唱傳奇》2009
關鍵詞: Beef(結梁子)
書接前文,N.W.A引領匪幫說唱,Dr.Dre立派匪幫放克,Warren G, Nate Dogg, Daz Dillinger等知名說唱藝人迅速崛起,再加上2Pac這位天王級別的說唱巨星,西海岸匪幫在80年代將東海岸前輩拍在了沙灘上。像Rakim, Run-DMC, Biz Markie, Slick Rick,Beastie Boys等紐約嘻哈先驅的星光都被西海岸的匪氣壓的黯淡不少。
然而在93年,融合了香港武俠元素的說唱團隊「武當派」(Wu-Tang Clan)和說唱詩人Nas以直率,大膽,複雜多變的新嘻哈在紐約掀起了一場說唱革命,嘻哈舞臺的聚光燈再次落回了東海岸。群星之中以Notorious B.I.G(聲名狼藉先生,Christopher Wallace,簡稱B.I.G)最為耀眼,這位看上去足有300斤的大胖子從小就過著Thug Life,22歲的他憑藉《Ready to Die》獲得RIAA金獎專輯認證,雖說風頭略遜於2pac,但兩人在私下亦是好友。
《Hit Em Up》歌詞
好景不長,2pac在1994年11月30日被劫匪連射5槍, B.I.G 的新單曲《Who Shot Ya?》(誰開的槍?)又正好在事發一個月後發行,這一行為自然是被2pac視為公開diss,於是乎2pac也寫了一首《Hit Em Up》意圖diss back(懟回去),不僅大罵B.I.G是個死胖子,還揚言他睡了B.I.G的老婆。所以真別覺得《中國有嘻哈》的臺上diss臺下Beef太狗血,類似的抓馬大戲幾乎是嘻哈界的常態。
回到東西海岸這邊,不管事實真相如何,至此2Pac和B.I.G的Beef(梁子)算是結下了,最終兩位說唱大佬雙雙死於槍殺。《匪幫說唱傳奇》便是以B.I.G為主人公,講述了這段震驚全球的嘻哈戰爭,而8年後的《萬視矚目》則以2pac的角度回顧了這段嘻哈血淚史。
《川流熙攘》2005
關鍵詞:Flow&Rhyme(說唱風格&韻腳)
2pac在96年去世後,和2pac強行籤約的gangsta先驅廠牌Death Row也搖搖欲墜,Dr.Dre和Snoop兩位元老紛紛離開更是加速了Death Row的解散。B.I.G所在的Bad Boy Records也在之後的十年中幾度沉寂。與此同時,美國南部和中西部匪幫說唱開始崛起,最知名的團體便是來自孟菲斯,擁有兩張白金唱片和的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的「Three 6 Mafia」,而他們那首受到奧斯卡垂青的《It\'s Hard out Here for a Pimp》(拉皮條的心裡苦)正是為南部說唱電影《川流熙攘》量身打造的。
《川流熙攘》講述了來自孟菲斯的皮條客夢想成為一位Rapper,在奮鬥的過程中越挫越勇取得成功的勵志故事。我們除了能在片中看到比東西海岸gangsta 更激進的歌詞,對於Bassline(貫穿始終的節奏)的強調,合成器的大量使用,獨特的南方口音等等南部匪幫說唱特色之外,還能看到出身草根的主角是怎樣打磨自己的說唱技巧,通過押韻編排,停頓張弛,調節發音等等手段打造自己的Flow,對於嘻哈愛好者而言絕對是教科書級別的電影。
《要錢不要命》2005
關鍵詞:後匪幫說唱
巨星隕落,廠牌倒閉, 2000年之後,硬核匪幫說唱再也掀不起什麼風浪,Trap,Snap, Crunk等音樂和說唱流派讓嘻哈逐漸多元化,再加上Dr.Dre這樣的宗師擔當商業推手,說唱音樂逐漸走向主流。不過話說回來,今天活躍在國際舞臺上的說唱巨星,大多都經歷過匪幫說唱的洗禮,比如販毒起家的Jay-Z便是東海岸復興的主力成員之一,DMX創作了家喻戶曉的「《為了喝奶》」(Where the hood at)。維茲·卡利法,T.I,The Game,Kendrick Lamar,侃爺,阿姆等巨星的作品也都多少帶點匪氣。然而,在眾多黑人Rapper紛紛洗白轉戰主流市場的當下,依舊有一位大佬可以被稱為OG,這就是《要錢不要命》的主角—50美分。
50美分(柯蒂斯·傑克遜)的成名之路和B.I.G十分相似,從小就是毒販,長大玩饒舌,受貴人扶持(阿姆和Dr.Dre)成為明星,《要錢不要命》講述的就是他在遇到阿姆之前,被槍手連開9槍大難不死的傳奇人生。本片的片名取自他的2003年的同名專輯《Get Rich or Die Tryin\'》,也正是這張由Dr.Dre和阿姆保駕護航的專輯讓50美分平地一聲雷,從此躋身主流Rapper之列走上人生巔峰。
說了這麼多OG的血淚人生,相信《中國有嘻哈》的粉絲們也能明白為什麼總有一些原教旨主義的嘻哈粉覺得這節目不行,並不是外國的月亮圓,而是生活在和平社區中的選手們壓根沒經歷過大起大落,沒有苦難,閱歷不足,情感衝擊力與歌詞深度也就無從談起,所謂的嘻哈更多是年少輕狂,浮於表面的Swag罷了,就像冠希Diss《中國有嘻哈》時說道的:「中國沒有真正的Hiphop,只是娛樂」。
《八英裡》
關鍵詞: Battle&Diss(即興互懟&出單狂噴)
雖說到了21世紀,匪幫說唱與主流嘻哈的界限已經不再明細,但真正讓硬核說唱走進大眾視野的還是「姆爺」Eminem;Dr.Dre的商業包裝,接受度高的白人形象(想想其實也挺可悲的,黑人文化終究還是要靠白人進行輸出),加上秉承嘻哈精神的激進歌詞以及出神入化的饒舌技巧。1999年的白金專輯《The Slim Shady LP》和2000年的《The Marshall Mathers LP》直接讓姆爺成為了炙手可熱的說唱新星,而他的個人傳記電影《8 英裡》同樣對他的事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這部講述姆爺在底特律摸爬滾成為饒舌小王子的勵志片人盡皆知,基本上聽過《lose yourself》的歌迷都會找來看。尤其是片尾那段姆爺單挑一眾黑人大佬的Battle橋段看得人熱血沸騰。那麼這裡的饒舌過招為什麼不叫Diss呢?這是因為上文提到的Diss更多是兩位大佬有了beef之後鉚著勁兒黑對方,屬於深加工創作。而Battle則是現場即興創作,用技巧和功底說話,屬於沒有私人恩怨的切磋,高手過招的唇槍舌戰極富觀賞性。從這點來說,《中國有嘻哈》中引入Battle對決的確為節目效果增彩不少。
Ice-T採訪Dr.Dre
《說唱樂的藝術》
關鍵詞:Freestyle(即興說唱)
匪幫說唱的退位在給新人讓路的同時,也帶回了另一種嘗試融合放克,爵士,靈魂,雷鬼甚至是民謠的新嘻哈,這就是在80年代被西海岸匪幫說唱擠兌的銷聲匿跡,在21世紀初捲土重來的另類嘻哈(Alternative hip hop);侃爺,Outkast,M.I.A.,The Roots,Gnarls Barkley,N.E.R.D等另類嘻哈藝人或團體都是在這個階段初聲名鵲起。
這陣容,Real Homies快來朝聖吧
但或許是太多新生代樂迷在這場強調形式的後現代變革中,已經忘了嘻哈音樂的初心,匪幫說唱鼻祖Ice-T在2012年拍攝了紀錄片《說唱樂的藝術》,採訪了近50位不同流派,不同年代的嘻哈音樂大佬講述他們的嘻哈往事。該片最大的亮點不僅僅是請來了包括姆爺,侃爺,DMC,Dr. Dre,Ice Cube,KRS-One ,Nas,Snoop Dogg,Common,Rakim(重新定義了了Flow,拿著麥克風的上帝)等等傳奇Icon,更是紀錄了每一位說唱大師精彩絕倫的Freestyle;變幻莫測行雲流水的Flow輪番轟炸你的視聽,從黑三角貿易談起的Freestyle起源,嘻哈金曲背後的製作秘聞,嘻哈文化的深度廣度情懷靈魂全程在線。可以說,看完這部紀錄片,《中國有嘻哈》真的可以棄了…
結語:實話實說,礙於節目尺度和本土審美,《中國有嘻哈》更像是一檔「嘻哈科普」娛樂節目,對於感興趣的路人來說,這檔節目的低門檻無疑是打開新世界的音樂啟蒙,他們會去聽姆爺,會去追《嘻哈帝國》,會壯大嘻哈的影響力。而對於嘻哈老司機們來說,看到自己狂熱多年的小眾文化如今被包裝成了廉價的大眾消費品,這心裡必定也是五味雜陳。(文/馬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