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1日,由知名華人鋼琴演奏家姜揚與奧地利維也納音樂之聲交響樂團合作演出的音樂會在維也納音樂協會大樓大廳(又稱金色大廳)舉行。演出當天,現場座無虛席,連後方站票席位也是比肩接踵。據了解,姜揚每年在金色大廳都有至少一場音樂會,這在音樂家中是極為罕見的。
當晚,姜揚演奏了莫扎特的A大調第二十三號鋼琴協奏曲(KV488)此協奏曲是 莫扎特 於1786年3月2日完成於維也納。此曲是為該年的四旬節而作,並由莫扎特在當年四旬節演奏會上首演。1800年奧芬巴赫的安德烈出版社出版,呈獻給多瑙埃森根侯爵。古典主義時期的協奏曲就像交響曲那樣,是為廣大聽眾而創作的一種大型的、三個樂章的 作品,由樂器獨奏者和管弦樂隊為其伴奏演奏。交響曲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音樂,而最能吸引他們的卻是聽到技藝高超的演奏家演奏一首協奏曲。姜揚用高超的技巧與獨到的音樂見解完美詮釋了這首曲目。現場觀眾反響熱烈,叫好不斷,姜揚與指揮馬庫斯-蘭德爾(Markus Landerer)多次攜手謝幕,仍然掌聲不斷。奧地利樂評家也形容姜揚的演奏「音色圓潤,極其優美,很有質感」。
今年11月,此音樂會曾在安克拉舉行,也獲得極大成功,姜揚榮獲比爾肯大學(Bilkent University)「榮譽藝術家」(Honorary Artist of Bilkent University)的稱號,此殊榮至今為止只有很少的藝術家可以得到。
出生於北京音樂世家的姜揚在考入維也納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前,曾就讀於中央音樂學院的附小和附中。近年來,中央音樂學院,星海音樂學院以及克拉科夫音樂學院邀請姜揚擔任該院的客座教授,向她頒發了客座教授的聘書。
對姜揚來說,維也納是音樂的天堂。但是想要在這個天堂中達到一定高度,則更需付出異於常人的努力。在她看來,儘管中國目前的音樂環境與奧地利、歐洲相比仍然有差距,但發展空間很大,充滿可能性。
姜揚不僅以演奏家的身份參與高質量的音樂會,還是奧地利人民藝術教育協會的藝術總監,常年負責策劃演出,從指揮、樂團到曲目都由她全權負責。擔任中央音樂學院客座教授後,她不斷開設「大師班」,向中國師生傳授更深層次的音樂理念。相信,有了她的助力,中國的西方音樂教育將錦上添花,中奧音樂交流也會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