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歲的小寶寶,特別是男寶寶,正是他們淘氣的時候。一不小心就弄得滿身滿臉,滿嘴都是髒髒的。我們讓小寶貝們洗手,洗臉,刷牙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不過有時候一部分寶貝特別是男寶貝,讓他們乖乖地做這些事情就成了一件很頭疼的事情。小寶貝老是拒絕甚至很討厭這些事情,那我們都是怎麼做的呢?
有些家長就對孩子說,去洗手不洗手不讓你吃東西。然後孩子就開始哭鬧,有的甚至在地下打滾.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怎樣才能讓寶寶乖乖洗手,洗臉,刷牙呢?下面我分享下我們家的幾個辦法看對大家是否有效。
第一招:共同參與法
引導寶寶來到洗手池邊,告訴他和爸爸或者媽媽一起做。有的寶寶會因為看著大人是怎麼做的,逐漸產生興趣,會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做這些事情。這一招對一些女寶寶特別有效,而對一些特別調皮搗蛋的男寶寶卻不是很管用。共同參與法最主要的是讓寶寶感覺是在和爸爸媽媽一起玩,這樣他們才能有興趣完成這些事情。
第二招:引導教育法
我們家的寶寶就特別不愛洗臉和刷牙。有時候不管是誰只要一碰他的小臉,他就把臉用小手捂得嚴嚴實實的。後來我們給他買了幾本行為習慣的書。主要是講故事幫助他養成好的行為習慣的。重點給他講了「小手愛乾淨」和「牙齒白亮亮」
光聽書名都可以猜到裡面的內容了。他們主要是通過簡短的小故事講一些小朋友養成好習慣的故事。每次給寶寶講完故事他都會說,他也要那樣做,然後就立馬跑到洗手池邊去洗臉刷牙等。
有一次晚上他都刷過牙,馬上要睡覺了,讓讀繪本故事。他自己拿到那本「牙齒白亮亮」看過之後,他自己還非要在刷一遍牙。
第三招:挑選自己喜歡的物品法
可以帶著寶寶去超市,讓寶寶自己挑選自己喜歡的毛巾,肥皂,牙缸等。我們家就用的這一招。由於這些東西是寶寶自己選擇的,他用的時候自然就不會有抵制情緒了。牙膏可以用兒童專用的牙膏,有一些甜甜的味道。這樣的牙膏寶貝不會討厭,對寶寶養成愛刷牙的習慣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第四招:比賽法
可以自己做個一個表格,告訴寶寶我們來做一個遊戲。爸爸媽媽和寶貝一起來做。比如以10次洗手為例。每次寶寶洗手了,就在寶貝那裡畫個對號。爸爸媽媽洗手了也在相應的地方畫上對號。誰的對號先畫到10次就勝利。在比賽中爸爸媽媽可適當地讓一下寶寶們,讓他們體會到贏得樂趣。下次寶寶為了得到對號就會去主動洗手了,並且還會讓爸爸媽媽給他打上對號。這樣既讓寶寶講了衛生還可以讓形成競爭的習慣,這可是一舉兩得的好方法。
第五招:看動畫片教育法
有些動畫片有教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我們不妨讓孩子多看幾次這樣的動畫片。在他們心裡,動畫的內容經過多次觀看,會深深地落在他們心裡。告訴寶寶看動畫裡的小朋友或則小動物他們不洗手,不刷牙就會生病。然後他們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後,細菌就不會來找他們了。在這裡我們家寶寶看的是巧虎和寶寶巴士。裡面一些教孩子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的小動畫還是蠻有用處的。
第六招:暴力強制法
如果以上幾招都不管用的話,我就會用強制法。雖然我也知道這樣不好,但是小孩子就是這樣。不給他洗手不能讓他吃東西,我們也害怕把細菌吃進嘴裡,孩子在生病不舒服。所以無論他怎麼撒潑打滾就是兩個字「強制 」。有時候也會和他商量是你自己來,還是我強制給你洗,讓他自己選。或許他自己意識到強制他洗,他不是很舒服,於是也會乖乖的自己去洗。這種方法不建議大家去用,但是實在沒有辦法了,也只有這一個辦法了。
每一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講衛生。以上的方法只是我個人的
一些小方法。雖然不一定達到父母的期望,但是也可以幫助寶媽寶爸們提供一些參考。我認為,無論如何,只要讓寶寶能夠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我們大人所用的任何方法都是值得的。
作者寄語:病從口人,寶寶講衛生從洗手,洗臉,刷牙開始。一個良好的衛生習慣對寶寶受益終身,我們家長要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習慣。但是這個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養成的,需要我們家長和寶寶共同努力,長期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