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有一句諺語:「吃的跟法國國王一樣」,這大約也是民眾不了解法國宮廷飲食的內容,一種想當然的說法。這說明歐洲平民百姓認為,法國國王御廚烹飪手段必然高明,也說明法國宮廷的炫耀性飲食行為膾炙人口。
聖西門公爵(Duc de SaintSimon)經常出現在路易十四宮廷之中,他對路易十四的生活有相當多描述,從其記錄中,後世史學家可以大約了解到路易十四的日常生活,飲食行為尤其清楚。
路易十四的日常膳食中,禽類佔相當大的比重,宮廷之中,有專人豢養孔雀、野雞等飛禽,以供國王享用。路易十四每日進食兩次,晨起後僅飲用茶湯,下午一點開始在其臥室中的餐桌進餐,稱為「小食」,晚上十點,另進「大食」。
午餐雖名為小食,內容繁多,分量也驚人。大約包括:首先四種湯品,其次為炙烤雉雞(或松雞、雞、鴨),腹內填有香料及餡料,第三道菜包括羊肉、火腿、水煮蛋;再上一道菜蔬,包括三大份生菜、麵點;飯後尚有水果及果醬。這些食物,路易十四會全部食用完畢。路易十四死後,醫生發現其腸胃的尺寸約為常人的兩倍。
主餐通常為「小食」,也就是說:國王自己一個人進食,在臥室窗前的一張小桌上。食物分量相當充足。通常,他在早上就指定主餐要「小」或是「很小」。但即使是很小,仍種類繁多,還不算水果。
如果根據這樣的食單,路易十四的飲食雖然量大,但內容並無特別奇怪之處。就事理而言,法國國王已經是萬人之上,無須向世人誇耀財富,更無需從飲宴方面作文章。但路易十四仍透過各種飲宴,顯示其尊貴不凡之處。其表現方式,在其進食的儀式。
根據記載,路易十四除偶爾與子女同桌以外,並不與他人同食。晚上十點鐘,大食開始。晚餐的場面極為浩大,許多廷臣及婦女或站或坐,隨侍在左右。衛隊隊長先請國王就坐,子女都一起入座。路易十四開始用餐,進餐時不太說話,其弟也只能站立一旁,偶爾傳遞手巾。路易十四有時也會命人給他安排一個座位,此屬特殊恩寵,並不常見。
路易十四開席十多分鐘後,大臣們才能紛紛就各自負責事項,向其請示。根據聖西門回憶,路易十四用餐時,不僅貴族隨侍在側,身分尊貴的王子或樞機主教同樣侍立在旁。
路易十四飲食之際,雖然獨食,卻開放覲見,這就形成了一種特殊場景,用以展示其政治權力。一個人進餐之際,需有近五百人服務,每道菜上菜時需經過十五名軍官護送,許多僕人一一傳送,飯菜所經之處,所有人員必須行禮致敬,需要飲料時,也有專門官員大聲傳呼,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