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人三項賽、乒超聯賽、合肥國際馬拉松賽、環巢湖自行車賽、中日韓三國圍棋賽……近幾年來,在合肥舉辦的高水平、國際性的大賽並不少。不過,如何圍繞著這些國際性的大賽,打造有合肥特色的品牌賽事,是一個嶄新的課題。採訪中,記者發現,合肥將有打造賽事中心城市的目標。
精品賽事,輻射效應
10月16日,2016合肥世界鐵人三項賽開賽,國內外體育運動愛好者的目光匯聚到了合肥。鐵人三項運動是一項具有極高國際影響力的比賽項目,是當今世界最具魅力和最具商業價值的十大體育運動項目之一。
合肥國際鐵人品牌賽事是全球每年90場IRONMAN70.3比賽中規格最高的賽事之一,合肥站比賽為參賽者提供50個直通科納世錦賽的名額。
據記者了解,該項賽事的舉辦,除了為市民帶來一場精彩的比賽、提升合肥國際影響力之外,還將為廣大市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我覺得鐵人三項的舉辦對一個城市的運動愛好者影響是巨大的。」趙剛是一名體育愛好者,他也體驗到了鐵人三項賽的魅力,不過讓他感受最深的不僅僅是這項賽事本身,「這裡面有巨大的市場,比如我現在是做體育用品的銷售,今後我會擴展到體育表演、會展等等相關的業務。」
正如趙剛所說,鐵人三項賽落戶合肥,還能促進體育與文化、旅遊、商業的融合發展。據記者了解,一場國際鐵人賽事不耗費任何要素和資源,但對舉辦地可以起到巨大的經濟拉動作用,惠及包括酒店業、餐飲業、交通業、會展業、娛樂休閒以及旅遊業在內的各類服務業。
打造品牌,持續帶動
作為一項凝聚合肥城市精神並且讓合肥市民對於健康生活充滿無限嚮往的賽事,舉辦過56屆的元旦越野賽已經成為合肥人迎接新年的獨特方式。此外,每年的中日韓三國圍棋賽等賽事的舉辦,國家圍棋隊已將合肥廬陽區列為訓練基地,有力推動了廬陽區圍棋項目的氛圍和水平。這些比賽的舉辦,已經形成了一種持續效應,合肥依託豐富的山水資源,以舉辦國內知名、國際有影響力的賽事為目標,致力於培育合肥國際馬拉松賽、環巢湖自行車賽、國際鐵人三項賽、中日韓三國圍棋賽等初具規模的體育品牌賽事。通過這些賽事,不但可以提高合肥的城市影響力,還能夠通過賽事交流,提高合肥的體育項目發展水平。
據記者了解,通過鐵人項目的引進和賽事的引領示範,合肥將加強民眾普及和傳統項目基地建設,形成完善的訓練機制,集中優勢資源培養優秀選手,把鐵三賽打造成合肥競技體育的龍頭賽事,既可以培養專業運動員,同時其影響力和輻射力將帶動合肥遊泳、自行車、馬拉松等單項體育競技項目,形成獨特的系列體育文化,進而實現合肥體育的大突破。
落地生根,城市名片
打造體育品牌賽事活動,前些年看起來困難重重,商家不感興趣成為最大制約,而現如今卻成為「香餑餑」,很多人都想過來「分蛋糕」。
與北京、上海、廣州這些城市相比,合肥並不缺少熱情的球迷,他們同樣需要高水平的賽事,這需要政府和企業的支持。合肥市籃協副秘書長孫亮,多年來一直在承辦各種商業性和群眾性的比賽,他覺得,承辦賽事一定要有群眾基礎,落地生根了才能打造城市名片。
2013年的下半年,孫亮正式「下海」,第一次在合肥辦商業比賽,那是一場中美籃球對抗賽。不過孫亮第一次辦賽就很不走運,居然沒有拉到贊助商,也沒有冠名,商業比賽毫無商業味。不過那段時間,孫亮看得很開,「這次辦賽虧大了,不過花錢賺了吆喝。」從那以後,孫亮一直想著把更大牌的明星請到合肥來。沒想到,把艾弗森請來合肥引發軒然大波,孫亮「一跪成名」。這讓孫亮始料不及,或許他更沒想到,曾經的偶像王治郅,會成為他現在的合作夥伴。前不久在阜陽舉辦的一場國際籃球對抗賽,賽事的組織者就是孫亮,王治郅成為他比賽的「賣點」。「現在的市場環境比之前好了很多,舉辦比賽一定要形成自己的品牌效應,讓球迷看了一次,以後還想再來看。」
城市目標,賽事中心
上周日,合肥市瑤海區首屆全民運動會拉開帷幕。此次運動會,來自該區14個代表隊的3000多名運動員參加健身操、廣場舞、太極拳、足球、田徑、拔河等12個不同級別的項目比賽。一個區舉辦大規模的全民健身運動會,還是第一次。這其實是合肥體育發展的一個縮影。
在今年的合肥體育局長會議上,討論了《合肥體育事業「十三五」規劃(討論稿)》。從這份《規劃》中記者了解到,在「十三五」時期,更多體育賽事將在合肥舉辦,明確提出了要將合肥打造成賽事中心城市的目標。據介紹,「十三五」期間,合肥每年將組織開展全市性群眾體育活動不少於30項次,創立全省品牌特色群體活動2個以上,全國品牌特色群體活動1個以上,國際級品牌賽事3~4個。
據介紹,合肥將大力發展內家拳、戶外、康體、電子競技等體育休閒娛樂產品,因地制宜發展水上、定向、航空、極限等國際流行運動項目,打造帆船、輪滑、馬術、汽車等具有潛力的賽事項目,鼓勵扶持社會力量參與建設或創辦包括「三大球」在內的職業體育俱樂部。
新安晚報(微博)安徽網記者李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