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 鍾陽)「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當下湖北通城縣善源谷景區的脫貧實效,生動呼應了兩千多年前政治家管仲的名句。11月30日,「決勝之年看湖北——網絡主題活動鹹寧行」記者團來到位於湖北省通城縣的善源谷景區,參觀尋訪通城縣建設魅力鄉村、鞏固脫貧成效背後的故事。
據了解,善源谷景區是近兩年通城縣左港村打造的美麗鄉村旅遊景區,「善源谷」則因當地民風淳樸、世代重教從善而得名。
圖為通城縣善源谷自然風貌。記者 鍾陽 攝
圖為景區池塘邊一景。記者 鍾陽 攝
驅車趕往目的地,一下車,記者第一感受便是空氣清新潤爽。進入景區,村落風貌盡收眼底,山巒如屏,綠水幽幽,間或有白鵝和鴨子在水中嬉戲,小橋、庭院、樹木交相呼應,青瓦白牆的鄂南傳統民居鱗次櫛比,仿佛一片世外桃源。「不搞大拆大建、突出山水特色」便是這美景能夠呈現在遊客眼中的秘訣。
圖為善源谷景區民居風貌。記者 鍾陽 攝
圖為善源谷景區民居風貌。記者 鍾陽 攝
「上善若水,水善萬物而不爭。」漫步在景區林間溪上,隨處可見善文化的融入。景區將自然山水景觀與優良人文傳統融為一體,以「水」為形象載體,以「善」為文化內核,寄傳統文化於山水之間。善文化長廊、二十四孝燈光文化牌印著各種與「善」、「孝」有關的故事,上善橋、積善橋等以「善」命名的人文景觀與山水渾然一體,善文化在耳濡目染中傳承。
圖為景區樹上懸掛的「善」字燈籠。記者 鍾陽 攝
圖為善文化長廊。記者 鍾陽 攝
圖為二十四孝燈光文化牌。記者 鍾陽 攝
據五裡鎮鎮長邱平戈介紹,善源谷景區於2018年秋開工建設, 2019年竣工,由政企聯合打造,是通城縣十五個鄉村振新示範點之一。景區所在地在建設之前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小山村,通過近一年的打造,該村基礎設施建設、鄉風文明、村容村貌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圖為五裡鎮鎮長邱平戈。記者 鍾陽 攝
為保證貧困群眾脫貧不返貧,該景區因地制宜發展適合本地的產業,吸引在外能人回鄉創業,發展了四季果園、四季花海、豆製品加工、小砂紙工廠、雄鴻鞋業廠等一批產業,讓貧困農民在家門口就能就業。
圖為四季果園裡的火龍果。記者 鍾陽 攝
據四季果園負責人胡江波介紹,四季果園於2017年開工,2018年完工,目前一共23個棚,主要為遊客提供採摘、品嘗服務。目前已帶動20多戶貧困戶增收,其中固定在果園工作的貧困戶為14戶。貧困戶通過三種方式獲得收益,第一是通過土地流轉參與果園分紅;第二是貧困戶享受政府免息貸款,通過資金入股方式參與果園分紅;第三是貧困戶參與果園勞動,可獲得每天100元的工資收入。胡江波告訴記者,農業產業前期投入較大,硬體設施的完善離不開通城縣縣委縣政府的支持,相關部門幫助該果園解決了滴灌、道路修繕等工程建設問題,為後續果園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
圖為四季果園負責人胡江波。記者 鍾陽 攝
作為集循環農業、觀光農業、生態養生於一體的美麗鄉村,善源谷正積極爭創全省AAA級景區,目前已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第二期建設主體,未來將建成孝善文化博物館、研學旅行基地、民宿等,從而進一步完善景區吃、住、行、娛樂等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