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是冰冷的機器,而是情感動物,有喜怒哀樂的心理感受和情緒變化。人心猶如一個容器,當憤怒、悲傷、憂慮等不良情緒填滿了整顆心時,稍不留神就會溢出來,但是發洩情緒時,切不要傷人傷己。
曾經,某知名大學的一位女研究生在校喝硫酸自殺,事件曝光後,轟動了社會各界。該女生是化學系的研究生,也是校學生會的幹部。導致女生自殺的原因,不是什麼重大挫折,而是跟男友因一場電影發生了口角,彼此打了一巴掌,她當即甩下一句狠話:「我去死。」
男友並未在意,只當是氣話。沒想到,女生竟真的自殺了。在同學和老師的印象裡,這個女孩子學習認真,熱情開朗,積極上進,是一個非常要強的人。可在她的日記裡,卻隱藏著和外表完全不一樣的自己。
兩年來,女孩心裡一直都有死亡的陰影。考上研究生後,她並沒覺得多幸福,反而加劇了內心的憂慮和不安。就業難的問題愈發嚴重,博士、碩士似乎也不如從前那麼值錢了,她對未來充滿了擔心。唯一能帶給她安慰的就是母親,可母親卻在兩年前去世了,她痛不欲生,把所有的思念和苦楚都藏在了心裡。長期處在消極情緒中的她,始終得不到發洩,以至於在一次小小的口角之後,做出了輕生的選擇。
負面的情緒是一種毒素,得不到排解和發洩,終有一天會以極端的形式爆發。若不想讓悲傷逆流成河,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壞情緒爆滿前,主動將它發洩出來,以保持內在的平衡與安寧。只不過,在發洩的時候一定要選對方法,傷人傷己的事切忌去做。
一位作家談及自己的生活體驗時,如是說道:「每當情緒起伏不定時,我就到陽臺上看星星、瞧月亮,夜空在閃爍的星光背後顯得格外幽深。那時,我會覺得個人的成敗、榮辱在宇宙面前實在不值得耿耿於懷;遇上流星,更是給我一份驚喜、一份啟迪……」
或許,對於多數普通人來說,生活的哲理不是那麼簡單就能悟出來的,煩了、悶了、累了、倦了,不想對誰說,又不甘心憋屈著,那就找一種適合自己的方式來發洩。比如,自嘲一下,幽默一把,只要無關大雅,不傷人傷己,都是可以的。
近年來,「T恤衫文化」很是盛行,在胸前或背後鮮亮地印上醒目的大字,如「別愛我,我沒錢」「別理我,煩著呢」等,言簡意賅,那點兒情緒都印在了衣服上,既是一種自嘲,也是一種個性,這也是當前許多年輕人喜歡它們的原因。
除了文字的調侃,幽默滑稽的宣洩方法也不錯。曾有一個年輕的小夥子,怒氣衝衝地進了經理辦公室,大拍桌子,指責經理處事不公,要求增加工資。有同事在門口問他:「經理不在,你兇給誰看呢?」他嘿嘿一笑,說:「就是要趁他不在啊!」說完這句話,同事和他本人都大笑起來。此時此刻,他心中的怨氣早已煙消雲散了。
岑青是個知性女人,她釋放情緒的辦法是寫字。在網絡發達的時代,她沒有選擇在微博裡發洩,她知道在共用平臺上宣洩情緒,一旦有人從細枝末節中猜出自己的公司和職業,很可能會讓生活變得一團糟。
那個藏在枕頭底下的日記本,才是她最信賴的「出氣筒」。情緒低落時,她用一支鉛筆把所有的怒氣、怨氣都寫下來,在合上本子的那一刻,她會長舒一口氣。之後,情緒會慢慢地平復下來。用這種方式發洩情緒,既不會傷害自己,也不會傷害別人,還能完全釋放內心的壓抑。
還有在一家國際航空公司做空姐的楊璐,或許是職業的緣故,與同齡的女孩相比,她算得上好脾氣的那一類人。然而,再好脾氣的人也不是沒有煩心事,沒有壓力和壞情緒。
有時,身體很不舒服,心情也不太好,還要在乘客面前強顏歡笑,不免會讓人覺得煩躁和厭倦。這一切,都要靠自己調節。每飛完一次國際航班回來後,楊璐都會好好「犒勞」自己:請自己吃一頓美餐,送自己一件喜歡的衣服,再去泡個溫泉,卸下所有的煩心事。
歸來之後,幸福地睡上一覺,疲憊感和厭倦的情緒一掃而光。再次投入到工作中,她依舊是一副容光煥發、溫婉謙和的樣子。
如果你覺得用物質犒勞自己太奢侈,又沒有細膩的心思和不錯的文筆來寫字,那你還可以選擇靠運動來發洩,讓汗水帶走所有的不悅;或者,看一場爆笑電影,在大笑中體會極端的心理快感,緩解壓抑的情緒;再或者,乾脆痛哭一場,把所有的忍耐和悲傷,都隨著眼淚宣洩出來。
你應當明白,人不是冰冷的機器,是情感動物,無論碰到什麼問題,有怎樣的情緒,都可以用恰當的方式來發洩出來。只要給情緒找一個出口,它很快就能平復下來,在發洩情緒時,切不要傷人傷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