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虎熊真相"系列的第二篇,上一篇動物志講到,在俄羅斯遠東,老虎是棕熊和亞洲黑熊的主要天敵。那麼,老虎是如何捕殺熊這種龐然大物的?熊是逃跑還是反擊?二者搏殺誰的勝算大?老虎捕熊成功後將如何享用這頓來之不易的美餐?本篇為大家解決這些問題。
1992-2013年虎捕食棕熊的事例有四個留下了足夠證據,使研究者得以重建衝突全過程,這四例都是成年公虎捕殺成年母棕熊。有兩個打鬥痕跡不甚明顯,說明虎很快就殺死了熊。還有兩次打鬥持續了很久,最後熊被殺死。1997年7月,成年雄虎M20襲擊了一隻母棕熊,發生了激烈打鬥,導致森林中10×2米範圍內的灌木多數都被破壞了。打鬥現場有掉落的大量熊毛碎片,也有不少虎毛碎片。整個打鬥現場30米長的範圍內,地上和樹上都有血跡。
另一例發生在2001年12月, M20利用斜坡向一隻8-10歲、重約150-200千克的母棕熊發起了攻擊。打鬥過程中兩隻野獸都沿著斜坡滾下去了好幾米。在10×8米範圍內都有打鬥痕跡。雄虎成功殺死母棕熊後,後退到15米外的地方休息。雄虎也受了傷、流了血。這隻母熊還帶著幼仔,在母親拼死搏鬥的時候,幼仔成功逃脫。
1993-2013年間只發現了一起虎造成小棕熊死亡的事件,1996年6月18日,一隻雄虎在動物小徑上殺死了一隻兩齡棕熊。雄虎吃了約不到一個小時後被人類嚇跑了。在此期間母熊和另一隻兩齡小熊都坐在樹上躲避。
1993-2013年老虎吃熊的情況有七次記錄了下來,讓我們得以知曉老虎要吃掉熊90-100%的軟組織需要花多長時間。有兩次是成年雄虎進食成年母棕熊,都用了4天;還有一次,成年雄虎進食一隻3-4歲的公棕熊用了7天。
成年雄虎進食黑熊需用兩天至一周:吃一隻兩齡黑熊用了兩天,吃一隻成年公黑熊用了5天,吃一隻未知性別的成年黑熊用了6-8天。成年雌虎吃一隻成年雌黑熊用了3天,吃一隻性別不明的兩齡小黑熊用了5天。還有一個例子,一隻未知性別的成年虎殺死了一隻150-200千克的母棕熊,進食的第五天受驚離開了,這段時間它吃了70%的棕熊肉。
老虎捕殺的熊多數是處於甦醒狀態的熊,而非冬眠熊。不同於黑熊,棕熊體型大而強壯,能與老虎進行對抗。老虎並不總是能戰勝棕熊。
根據貝科夫(1925)的描述,一隻大老虎可以打敗與自己差不多重的熊。為了捕殺熊,老虎會跟蹤它們並進行伏擊,通常埋伏在巖石或風倒樹上,使自己處於下風位。當一隻大意的熊慢慢經過時,老虎會立即發動襲擊,從上方撲下來,一隻爪子抓住熊的下巴,另一隻爪子抓住它的喉嚨,咬穿它的頸椎。根據卡普拉諾夫(1948)的說法,老虎幾乎能立刻殺死一切獵物,但大熊是例外;大熊脖子粗,頸後有厚厚的脂肪層保護,老虎無法很快將其殺死。
科斯託格洛德(1981)報導,有隻雌虎帶著兩隻已經長成的小虎,試圖狩獵一隻棕熊。當熊爬上幾乎筆直的陡峭河岸時,雌虎衝向熊。熊轉身跳過河道,迅速爬上河另一邊的陡峭河岸,到達河岸上部三分之一處,停了下來。熊背靠三棵小雲杉,轉身迎著敵人,此時三隻虎已經站在了離熊3米遠的一個小臺子上。它們共同站在陡峭河岸上的一個谷狀地形中。這些動物保持了這樣站姿很長時間,熊身下都結冰形成了硬殼。其中一隻小虎在雌虎之後首先衝向熊,但後來退後了。在這種情況下,雌虎也不敢貿然攻擊熊。最後雙方各自退去。
在戈羅霍夫(1973)報導的一個例子中,雌虎撲向了棕熊。然而,經過短暫的戰鬥,她跳下了三米高的懸崖逃離了。
戈羅霍夫(1973)還報導了一場公虎和公棕熊的對決,二者沒有決出生死。公虎注意到了熊,接近他,埋伏起來。當熊靠近,虎兩次跳躍抓住了他。熊積極應戰,兩隻動物打了很長時間,都流了血,最後各自離開了。這場打鬥之後,虎渾身是血。
棕熊不但能對老虎的襲擊進行有效反擊,有時還能取得搏鬥的勝利。動物學家回顧了100多年來的文獻,統計了44例棕熊和老虎衝突的例子,有13次是老虎先發動襲擊,8次是棕熊先發起進攻,其他不明。
這44次虎熊搏殺中,有22次(50%)老虎殺死了棕熊,12次(27.27%)棕熊殺死老虎,10次(22.72%)沒有決出生死。
與棕熊相比,黑熊無法和老虎進行對抗。但西索夫(1960)報導了一例黑熊和老虎的長時間打鬥。老虎捕殺黑熊通常是偶然發現,而後偷偷靠近、突然襲擊將其捕殺。在遠離大樹的矮樹林和林間空地獵殺成功率較高,這些地方黑熊無法爬上樹逃生;也有時發生在偶然相遇的時候,這時黑熊來不及爬上樹。老虎捕殺的黑熊多是未成年黑熊。有八起黑熊爬上樹躲避老虎捕殺的例子,其中六次成功脫險。這六個例子中,老虎都在樹下守了1-2天,但熊都是等它離開以後再爬下樹。其中一隻黑熊從一隻雌虎的爪下逃生,被抓破了皮,三天沒敢從樹上下來,儘管老虎早就離開了。還有兩個例子,老虎及時衝上樹將黑熊拖了下來,並將其殺死。
有報導稱老虎在殺死的熊周圍停留了8-10天,享用這頓熊肉大餐。卡普拉諾夫(1948)報導,一隻雌虎在其殺死的80-100千克母熊身邊停留了至少8天,一直沒有離開受害者;她完全食用了這隻熊,只剩下頭、四足、管狀骨(被啃咬了)和毛皮碎片,其餘部分包括骨頭、腸子和皮都被吃掉了,附近有幾堆虎的糞便。
拉莫夫(1965)報導,1959年12月,一隻虎殺死了一隻大棕熊,並在屍體附近停留了大約10天,直到將其吃光。老虎可以將熊吃的只剩下頭和啃過的骨頭。在吃過熊的老虎的糞便中,經常可以發現爪子和趾骨。
在有些例子中,老虎只吃了熊身上最具脂肪的部分,屍體大部分都丟棄了。布羅姆利(1965)報導,1951年5月初發現了一具棕熊屍體(體長158釐米,體重170千克),明顯是被雌虎殺死。熊所有脂肪部分包括背部、大腿和腹股溝處的脂肪層都被吃掉了,雌虎吃了3-4天,在棕熊屍體周圍10米範圍內發現了雌虎的糞便、尿跡和三處臥跡。而前面提到的卡普拉諾夫的例子中,雌虎完全吃光了母黑熊,但沒有去碰同時捕殺的兩隻幼仔。
如上所述,體型較小的亞洲黑熊總的來說無法與老虎抗衡,但棕熊則有能力與老虎一戰,棕熊不僅僅是被動反擊,有時候它們還會主動攻擊老虎。下一篇,動物志將向大家介紹棕熊追蹤、殺死老虎的內容。請大家持續關注動物志。
前文閱讀:老虎是熊的天敵嗎?淺析遠東地區虎對兩種熊的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