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東漢的歷史,從頭到尾主要圍著一個敵人在掐架,羌人!
這個羌人到底是哪裡來的小夥伴,那麼難打,那麼能堅持,在「犯我強漢,雖遠必誅」的統一大國面前竟然那麼囂張!這夥子人竟然比匈奴還難打,哪裡來的?
以前的羌人是一盤散沙,有個叫無弋爰劍的奴隸(好奇怪的名字,日本人?錯!無弋是奴隸的意思,所以羌人那麼稱呼他 ),這哥們在秦厲公時候被逮著當了奴隸,那個年代奴隸是不會說話的牛羊。在秦國,爰劍被繫著手銬腳鐐天天當牛做馬的給秦人做農活,整天犁地、播種、收割、打碾。 後來這哥們受不了了,終於在一個月黑風高的黑夜成功逃脫,秦人追兵也不是吃素的,把他逼進了一個山洞,放火燒他。幸運了,這哥們沒死。出了山洞頗有重生之感慨,他的運氣還沒有完,在逃亡途中遇見一個受了劓刑(割鼻子)的女子,二人同病相憐,結伴一起逃亡。
他們逃到黃河和湟水之間的羌人部落,聽說這兩人竟然能從牛叉的秦國人手裡逃出來,羌人們很意外!再聽說爰劍連火都燒不死,更是敬佩。立刻奉爰劍當了首領,爰劍是從中國逃出去的,他的所見所聞,曾經受過的文明程度,在檔次上比塞外的這些茹毛飲血的半野人高了不止好幾碼!爰劍傳授給當地羌人耕種和畜牧的知識,羌人學會了種地和管理放牧從此再不像以前那樣吃了上頓沒下頓了,人口也漸漸的增多了,冷兵器時代靠的就是人多!做出那麼大的貢獻,爰劍從心裡就把羌人徵服了,後來爰劍的後代時代就做為這一地區的羌人首領一輩輩往下傳。
秦國那頭呢?剛剛經歷完內亂,一代雄主秦獻公登位了。獻公登位後,看著秦國漸漸的淪落成不入流的蠻夷,時刻打算恢復秦穆公時代的威風。想要出兵pk魏國,收復河西。出兵之前,必須要處理一下自家後門的戎狄和羌人,秦人滅了狄人趕走了西戎,臨到了羌人挨刀,一部分羌人帶著部落家當逃到了更南的地方,從此與老家的羌人隔絕了交通。另一部分羌人,想想腳下湟中地區那肥沃的土地和每年盛產的糧食,認慫!老老實實的每天打卡上班。繼續進行他們的繁殖人口大業,他們堅信人多力量大!
後來為害兩漢的羌人也的確是居住在湟中地區的這一幫最要命!
這一支羌人,「堪暑耐夏,同之禽獸」《後漢書》,體格極其強悍,尤其好鬥。多虧了他們住在山區,彼此之間的交通不方便,沒有統一成一個整體。要不更難收拾!他們彼此之間部落分離,因為好鬥,所以彼此之間經常互相攻伐。這幫人可能想著腳下肥沃的土地太好了,不能便宜了外人,有撈過界的敵人來了,他們會暫時拋棄曾經的仇恨,立刻團結成一個整體。等到外敵一走,彼此之間該打的繼續接著打,翻篇真快。
到了漢武帝時,用兵匈奴。那會匈奴還佔著河西,湟水地區的羌人和匈奴就隔著一條祁連山脈,平常彼此之間總是走家串門什麼的,挺和氣。武帝嫌羌人礙事,擔心這幫野人壞他滅匈奴的大事。派精兵強將打跑了這幫羌人,羌人也很乾脆,想也沒想就拋棄了老家跑到了青海高原,這一呆就是幾十年。比起湟中肥沃的水土,再看看現在腳下稀薄氧氣的高原,這幫羌人無時無刻都想回歸故土。等了又等,盼了又盼!好在王莽篡政幫了大忙,中國內亂四起,連年徵戰不休。羌人趁機重新佔領了老家,這一次他們是再也不走了,哪裡也不如這好,哪裡也比青海強!誰在逼我走,打得過我再說!羌人經過幾百年的生息繁衍人口達到了100多萬了,老家地不夠,剩下沒地的羌人繼續滲入到了漢朝邊境,從此開始了和東漢從頭到尾沒完沒了的扯皮!
東漢和帝繼位後看著羌人整天沒完沒了得搞摩擦,派漢軍出兵狠揍了羌人,為了發揮中國強大的同化異族的能力,也為了減少羌人老家的兵源,朝廷把許多羌人都遷到了內地。並且沿著黃河派兵屯田,監視餘下羌人的一舉一動。剛來到內地,羌人生活習慣和漢人不一樣,環境羌人也不適應!而且中國的官吏百姓,瞧著這幫沒文化的野人,很瞧不起他們。怨恨的種子種下了。
導火索是東漢永初元年公元107年,朝廷罷黜西域都護和校尉後派使者接西域各國的漢軍兵士回家過年,這使者缺根弦,非要徵發羌人陪她一起去。沒工資發就算了,還得自己掏腰包備乾糧?武器?馬匹?你傻還是我傻?待遇差,羌人當然就不願意。這位使者哥們,竟然派兵到羌人部落裡面抓壯丁,鬧的部落雞飛狗跳。暴動立刻蔓延到整個隴右地區,羌人組織了大規模反抗,四處搶掠,「東寇三輔,西略益州」。當官的一看暴動太要命了,立刻安排各地的百姓內遷,故土難移啊,老百姓有不願意遷徙的,官府就強迫遷徙:死亡流離的百姓也不知道到底多少!直到花費了240億軍費,派軍隊打了13年才徹底平定。朝廷又把遷徙內地的百姓遷了回來,又增加了屯軍的數量。因為沒有改變對羌人的政策,羌人復叛,又打了10來年,花了80多億軍費。公元159年,看著這個沒完沒了的無底洞,朝廷派出了一員狠將,段熲。
這哥們當了護羌校尉不滿意以前那些官員的妥協政策,強調一個字,「殺」!
他表奏皇帝,「昔先零羌作寇,趙允國徙令居內,其眾遂亂邊,馬援遷之三輔。其眾至今,始服終叛,至今不斷。臣欲決其根本,不能使其繁殖!」一句話,殺光!燒光!搶光!
於是從公元159年起,到公元169年為止,用兵11年,把西羌連追帶殺,接連大戰幾十次,全面擊潰西羌各部,屠殺了2萬多人!
緊接著又帶兵一萬,捎了十五天糧食,長途奔襲攻打東羌,大敗東羌後還沒過癮,又一直把他們趕到射虎谷中,乾淨利落的把餘下的1萬9千名羌人射死在谷中。至此東漢王朝徹底平定羌亂!
本來羌人不算什麼大敵,人數也不多,然而戰亂蔓延,軍費的開支浩大,直接拖垮了東漢巨人。
歷年的戰亂也造成了後遺症:涼州地區,為了防備羌人再叛,囤積了雄厚的兵力。而這裡的人民經過長年的戰亂,為了自保,人人開始尚武,因為經常遷徙躲避戰亂無以為生,漸漸養成了好亂的性格,國家的亂源之一從此種下。以至於後來董卓開了以涼州之兵擾亂天下的序幕!
幾十年後,羌人又依靠他們強大的繁殖力,扮演了五胡亂華的先鋒隊出現在中原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