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說說這個話題。
寶寶一歲後,就可以喝牛奶了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1 歲以後的寶寶,每天所需的奶量大約是 500mL,配方奶、母乳、牛奶、酸奶都可以。
配方奶仍然是寶寶可選擇的奶製品,但並不是唯一選擇,更不是必須要選擇。
除非寶寶有牛乳蛋白過敏,發育正常的寶寶,在保證飲食均衡的前提下,1 歲後就可以喝牛奶了。這一點也是被權威機構、指南所認可的。
美國兒科學會 AAP 的建議是:
當寶寶 1 歲之後,你可以給他全脂牛奶,同固體輔食(麥片、蔬菜、水果、肉)一起提供均衡的飲食。
《幼兒期健康飲料共識指南》也指出:12~24 個月的孩子,推薦喝全脂牛奶和白開水。
有的家長會說,這些都是國外的啊,我們的孩子也許不適合呢?
再來看看我國香港衛生署怎麼說,香港衛生總署表示:一歲或以上,孩子可飲用全脂牛奶,如冷藏的鮮牛奶或以高溫消毒的全脂牛奶 。
圖片來源:香港衛生署網站
由此也能看出:對於 1 歲後的寶寶,絕大多數推薦的都是牛奶,不用再單一地選擇配方奶了。
牛奶不如配方奶有營養?
寶寶更難吸收?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一些不靠譜的育兒網站、電商網文,還有母嬰店,常常宣稱:配方奶營養全面、牛奶的鈣吸收不好,會影響消化刺激腸道。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一點一點來說。
1. 配方奶營養更全面?
1 歲以後孩子的營養主要靠日常飲食。
配方奶的營養成分的確比牛奶更全面,但對 1 歲後的寶寶來說,不應該再強調配方奶裡強化的營養素了,這時候的奶已經弱化成提供每日部分蛋白質和鈣的角色。
至於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我們更建議寶寶從「三餐兩點」中獲取。
與其糾結牛奶營養價值不如配方奶全面,還不如好好搭配寶寶的一日三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2. 牛奶的鈣吸收不好?
影響有限。
某些「專家」聲稱,牛奶中含磷高,影響鈣的吸收,所以要喝配方奶。
實際上鮮奶中的磷含量只是比配方奶略高,對鈣吸收的影響非常有限。
另外,寶寶飲食中攝取的鉀、鎂、維 C 等營養素會增加鈣的吸收,來彌補這種影響。
所以把含磷量高這點單獨挑出來說,是不科學的。
按照這個道理,寶寶吃的肉類中含磷量更高,難道也不能寶寶吃肉了嗎?
3. 喝牛奶會影響消化?
牛奶中的乳糖不僅不會影響消化,反而對腸道有益。
網上有些所謂的「專家」說,牛奶中的乳糖不容易消化,甚至會引起腸道疾病。
而事實上,正常的寶寶的腸道中有一種酶類物質,可以將這種不容易消化的乳糖分解成易於吸收的成分,完全不存在會引起腸道疾病的說法。
相反,乳糖在體內分解產生的乳酸能幫助體內益生菌的生長,抑制腸道有害菌繁殖,同時還能促進鈣的吸收。
4. 牛奶會刺激腸道?
1 歲後的孩子消化系統逐漸完善,一般不會有腸道不適。
確實,1 歲以內的寶寶腸胃嬌嫩,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而牛奶中的蛋白質含量比較高,容易對不成熟的腸道造成損傷。
但寶寶 1 歲後,消化系統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喝牛奶對這個時候的寶寶來說,一般不會有腸胃不適的症狀。
對於 1 歲後的寶寶來說,牛奶或配方奶都可以選擇,如果孩子就是偏愛配方奶,家裡也負擔得起,也可以選擇繼續給孩子喝配方奶,儘量選擇不含添加糖的產品。
但家長應該清楚的是:「可選擇」並不等於「必須選擇」。
內容策劃:皮卡
題圖來源:站酷海洛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