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比賽在很早以前就有了場上隊員位置的分工與職責,只是那時攻防中鋒對中鋒,後衛對前鋒,用盯人的辦法各人盯住自己的對手。但那時前鋒的職責是只管進攻投籃,不管退守;後衛的職責是只管防守搶截球,不管投籃,鋒、衛很少全場跑動,只有中鋒要攻守兼顧。隨著籃球規則的發展變化,籃球技術與戰術的發展與提高,籃球場上隊員的分工與職責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場上隊員分工的作用在比賽中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所以,一個籃球運動愛好者要想學好打籃球,就要正確了解隊員的位置分工與職責。
籃球場上隊員的位置主要分為:中鋒,據分工又可分為第一中鋒和活動中鋒;前鋒,又分為左前鋒、右前鋒;後衛,分為左後衛、右後衛;根據其職責又可稱為核心後衛、攻擊性後衛和全面性後衛。隨著近年來籃球技戰術的發展、場上戰術綜合多變等因素,使這些不同位置的責職發生了變化,要求場上隊員技術更全面。活動區域擴大,攻擊手段增多。例如,要求中鋒能裡能外,既要能籃下強攻作業,又要能外線策應投籃;前鋒既要能投能搶,也要籃下能攻。後衛要求就更高,既要組織進攻,又要有很強的得分能力。儘管如此,在現在的籃球比賽中,各隊還是按合理的位置職責去分工,組織全隊的力量有效地完成各種技戰術的配合任務。
正確的位置分工還可以充分利用隊員的身體素質,發揮隊員的技術特長。對於要參與籃球運動的人來說,首先要了解場上隊員的分工與職責,使自己上場後心中有數,避免場上盲目亂跑。中鋒應身材高大、體格健壯。從當前世界強隊來看,第一中鋒的高度應在2.10米以上。
國內強隊也在2米以上,而且要求有一定的體重。從位置上看,優秀的中鋒隊員應具備沉著、冷靜、反應快、力量足,並且有很好的耐力和彈跳力,不但能夠在近籃區域投籃得分,還應有居中策應協調同伴進攻、組織配合的能力;在防守中不僅要防好自己的對手,而且要協助同伴補防,是全隊中籃下最堅固的防線。中鋒應具備積極拼搶攻守籃板球的意識和能力,掌握補籃技術,在搶到防守籃板球後,要把球迅速傳給同伴,及時發動快攻和參加快攻。中鋒在正常的陣地進攻中,要落位到對方籃下,通過不斷移動,給守方造成威脅,一般的活動範圍在籃下5米左右。在這個活動範圍內,要掌握多種方式的傳接球、背對球籃投籃的技術,策應、掩護等技戰術。有可能的話,中鋒如具備三分外投籃技術那就更具威力。
因為本身的身高優勢,加上出手高,在三分區域投籃,可使防守隊員防不勝防。中鋒要具有很強的對抗性和力量,因為他是在內線活動,經常處於被夾被圍的地位。所以要有能擠會抗的能力,另外每場比賽的上下半場開始和決勝期的中場跳球一般都由中鋒擔任。
小編今天體育小知識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記得關注小編哦,可以收藏起來分享給更多的小夥伴們一起看,你們的支持就是小編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