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叢樹
來源|魯商儒風
夏天來了,來一根雪糕,是一件很愜意的事兒。
對於很多成年人來說,雪糕是童年的記憶。70後以前的人,可能還能回味起兩三分錢一根的冰棍,那是滿滿的回憶和幸福。如今雪糕的品牌琳琅滿目,但有很多廠家仍會推類似「老冰棍」的產品,就是為了留住這個群體的消費者。
濟南本地也曾出現過多家雪糕廠家,當年即使面對伊利、蒙牛、和路雪、雀巢等國內外大品牌的衝擊 ,他們也曾有一席之地,甚至還佔據了大部分市場。
可惜,如今這些當地品牌已經很難看到了。你還記得這些品牌嗎?
「爽」,可能給濟南人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雪糕了,也是最新的記憶。
當年,5毛錢一根,純正老冰棍的味道,讓「爽」風靡一時。生產「爽」的群康,2003年時,僅雪糕的營業收入高達5000萬元,其中主要是「爽」貢獻的,而當年全濟南的冷食市場才7000多萬元。「爽」在當時的地位可想而知。
除了「爽」,群康還有「大奶塊」等,也相當流行。
「爽」牛到什麼程度?
商界有句老話叫「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中國商界裡有個規律,看一個產品、一個品牌牛不牛,看有多少仿冒者就知道了。當年,濟南曾出現叫「不爽」、「聖爽」等品牌的冰棍,尤其是「不爽」,外包裝與「爽」幾乎一樣,而且都是本地廠家生產的。顯然,他們都想傍一下「爽」的品牌效應。
對於仿冒,當時身為濟南市食品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冷食專業委員會理事長的群康集團董事長於宏昌,曾開公表示不滿,但也無可奈何。
2016年,由於擔保,群康資金鍊斷裂,企業面臨破產,雪糕也由此停產,當年夏天及第二年,濟南人都沒有吃上「爽」。2018年,「爽」曾恢復生產,但風頭已不如當年。
再往前,濟南還有一個也足以讓很多人回憶的品牌,「」雪糕。
很多人可能仍記得「蔬冷」的「紫雪糕」、「花生乳雪糕」、「香芋雪糕」……
「蔬冷」最輝煌時是在90年代,1997年、1998年達到最高峰,當時很多批發商是凌晨兩三點就去排隊,等第二天早晨9點拿貨,每個人只限2箱。當時他們年產量達40萬支。
「蔬冷」是濟南蔬菜集團旗下一個品牌。他們的其他品牌一說起來,可能很多人能得記,萬隆超市、全客隆大饅頭、「北厚記」、「醴泉居」、「珍蘭」南酒等。其中萬隆超市是濟南超市的鼻祖,全客隆大饅頭一度要排隊購買。多年前,萬隆轟然倒地,全客隆大饅頭近年重新恢復生產了。
2000年前後,「蔬冷」雪糕迅速跌落,2004年,他們曾與瀋陽一家名為「阿美莉卡」的冷食企業合作,但沒有讓蔬冷復興。2006年其正式停產。2年後,「蔬冷」的生產設備等被賣給濟南當地一家叫順昌的冷食企業,他們推出了「欣蔬冷」的品牌,但沒有走紅。
如今,「蔬」已經成為濟南人的記憶了。
關於萬隆、全客隆以及原蔬菜集團總經理的牛春蘭,有些故事。2012年時,叢樹曾與剛出獄的牛春蘭深聊,她當時正在做饅頭,後無果而終。其實,目前濟南仍有萬隆超市,是萬隆的原員工開的。他們對於萬隆有著常人理解不了的感情。
除了「蔬冷」和群康,濟南還曾經有夏君樂、順昌等品牌的雪糕,但他們多在周邊市場,留給人們的印象遠不如「爽」和「蔬冷」。
如今,在琳琅滿目的冰櫃裡,已經很難找到這些品牌了,記憶也在逐漸消失。
你有哪些關於「蔬冷」和「爽」的美好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