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長,您好!
秋冬季是一些傳染病的高發季節。中學生常見傳染病有手足口病、流感、水痘、肺結核、腮腺炎、麻疹、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等,均具有極強的傳染性,學校為了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發生,除了做好常規衛生工作外,要求班級每天定時進行教室開窗通風,確保室內外空氣流通;桌椅、臺面等孩子觸手可及的地方每天兩次用84消毒液噴灑消毒。這裡還有幾點建議給家長,希望您能重視和配合:
1.隨溫度變化選擇衣物,注意保暖;加強孩子體育鍛鍊,增強身體抵抗力;保持均衡的飲食習慣以及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用肥皂、洗手液以及流動的清水洗手,掌握正確洗手方法。
2.保持居室環境清潔和通風,經常打掃居室,每天保證一定時間的開窗通風。
3.節假日、周末儘量不帶孩子到人群密集或空氣流通不良的場所活動,避免交叉感染。
4.水果和蔬菜食用前應認真清洗,不喝生水,食物製作要加熱至熟透;儘量不吃剩飯菜,冰箱內儲放的直接入口食品,需經衛生處理後才能食用。
5.關注孩子的身體狀況,發現異常及時報告。如是否有發熱、皮疹,咽痛等,如果有上述症狀,及時報告老師並就診,確認病情,將診斷結果告知老師,聽從醫生、老師對孩子的隔離指導。
相關疾病的知識介紹
一、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傳染源為患者和病毒攜帶者,在發病前的最初三天,傳染性最強。病毒隨打噴嚏、咳嗽或說話噴出的飛沫傳播,主要表現:高熱、畏寒、頭痛、肌肉關節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乾咳,少數患者可有噁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可自願接種流感疫苗預防。
二、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以發熱和成批出現周身性紅色斑丘疹、皰疹痂疹為特徵,傳染性強,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或直接接觸傳染。感染後一般有7-21天的潛伏期,患兒從前驅期直到皮疹結痂癒合都有傳染性。接種水痘疫苗是預防水痘最好的辦法。
三、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主要經消化道或呼吸道飛沫傳播或密切接觸。先出現發燒症狀,手心、腳心出現斑丘疹和皰疹(疹子周圍可發紅),口腔黏膜出現皰疹和(或)潰瘍,疼痛明顯。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和頭疼等症狀。少數患者病情較重,可並發腦炎、腦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嬰幼兒和兒童普遍多發,成人感染後一般不發病,但會將病毒傳播給孩子。
四、諾如病毒感染性胃腸炎
是由諾如病毒引起的胃腸道疾病,具有發病急、傳播速度快、涉及範圍廣等特點,是引起非細菌性腹瀉暴發的主要病因。諾如病毒感染性強,主要經消化道傳播,感染者糞便和嘔吐物中可以發現諾如病毒,可通過汙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氣等傳播,常在學校、餐館、醫院、託兒所、養老院、遊輪及軍隊等處引起集體暴發。預防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的關鍵是把好「病從口入」這一關,要注意飲食和飲水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五、流行性腮腺炎
也叫「痄腮」,是由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潛伏期8-30天,平均18天。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熱、頭痛等症狀,其後則出現一側腺腫大或者兩側腮腺同時腫大而變形,局部疼痛,開口和咀嚼時疼痛明顯,食酸性食物脹痛加劇,常可波及鄰近的頜下腺,臺下腺和頸部淋巴結。腮腺腫大可持續5日左右,以後可逐日減退。全部病程約7-12日,可並發睪丸炎、卵巢炎、腦炎等。腮腺腫前6天至腫後9天均有高度傳染性。可在流行季節前注射「麻腮風」疫苗提高免疫力。
六、肺結核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症狀為咳嗽、咳痰≥2周,可有低熱、盜汗等。主要通過空氣或飛沫傳播。發現可疑情況要及時就診,確診後要正規用藥主動隔離。
預防傳染病小常識
1.疫苗接種:常見的傳染病現在一般都有疫苗,家長配合社區可以進行計劃免疫接種,這是預防傳染病發生的主要環節,也是阻擊傳染病發生的最佳手段。
2.養成良好的衛生生活習慣,是預防秋季傳染病的關鍵。家長要保持生活場所的衛生,提醒孩子飯前便後及外出歸來正確洗手,預防病從口入。
3.養成衣物、被褥勤洗、勤換、勤曬、個人衛生用品切勿混用的好習慣;根據天氣變化,適當增減衣物;幫助孩子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規律。
4.合理搭配膳食,保證營養,多食富含優質蛋白、糖類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加強體育鍛鍊,增強孩子體質。
集賢縣第七中學
2020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