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年前聯力推出了包浩斯O11的時候,以一個「豪華海景房」的造型震撼了市場,頓時吸粉不少,那時也正直聯力重拳出擊國內市場的時候,包浩斯O11直接成為了一款爆款,各大貼吧、網站、Q群曬高端機的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我當時也的確被他的這種全新造型給震撼到了,不過在打算入手一臺的時候看了一下體積卻把我攔住了,包浩斯O11的體積就如他當時的定價一樣龐大,我的小桌面壓根承受不住他,你說放腳下,那我還買這「海景房」還有啥用?最後購買包浩斯O11的計劃就只能不了了之,直到最近聽說包浩斯出了MINI款的時候我整個人為之一振,立馬上網查找了。一看定價699元,頓時感覺直衝靈魂的性價比,再一看體積,好傢夥,我直接好傢夥,這直接縮小到比普通ATX機箱還挨的高度,不廢話了,立馬搞一臺圓夢。
這第一眼望過去包浩斯MINI給人的感覺就像是自己的老大哥包浩斯O11被「攔腰截斷」的產物,在高度的視覺效果上就已經明顯的比包浩斯O11低了不少,整個感覺確實是夠MINI。包浩斯MINI在整體的設計語言上與老大哥O11基本保持一致,同樣是大家戲稱的「豪華海景房」,只不過是從老大哥的超大戶型變成了小戶型。
另外前置的I/O口的設計也取消了,保留了一整條完整的鋁邊裝飾條,要是問我更喜歡哪種設計我肯定選包浩斯MINI這種新設計,畢竟能保留完整的正面視覺效果,質感也不會被幾個插孔給破壞掉。
看,是吧,沒有了老大哥O11前置I/O口的設計,包浩斯MINI的正面看起來就舒服了不少。
機箱側面依然是大家熟悉的全落地玻璃窗設計,足矣飽覽內部所有配件。
值得一提的是機箱底部的防塵網這次改由了從側面抽出,相較於以往的後部抽出側面抽出明顯方便不少。
機箱頂部同樣繼承了了可開啟的設計。
機箱I/O口則挪到了機箱頂部的右下角位置,一對USB3.0以及一個USB3.1 GEN2 TYPE-C接口,還有一個二合一的麥克風喇叭插孔。
在打開落地窗戶時候需要先掀開包浩斯MINI的頭蓋骨才能把這兩塊玻璃往上提出來,這裡大家也可以看到機箱頂部是標配了一塊磁吸防塵網。
值得一提的是機箱頂部蓋板用料厚度達到了2.1mm,非常驚人。
卸下前部以及側面的落地玻璃窗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包浩斯MINI內部的「戶型設計了」,體積尺寸方面420*269.5*380mm,可以說達到非常小巧的體積了。
另外我用表掐了機箱內部框架,可以看到板材厚度達到了0.8mm,用料方面依然豪華。接下來看看機箱內部風扇位吧。
機箱前部的側置風扇位由於高度的變化縮減到雙12釐米風扇位,水冷排方面最大則支持到280的冷排。
機箱頂部的支持3把12釐米的風扇位,360冷排自然也不再話下。
機箱底部同樣也設有3個12釐米風扇,也同樣支持360冷排的安裝,也就是說包浩斯MINI雖然在體積上縮小了,但是在水冷規格支持方面依然沒有落下多少。
說到這裡得先提一下包浩斯MINI標配的這個滿滿一盒的配件盒。
這個配件盒裡面有著一堆各種用途的配件,具體作用我也在圖中標示了出來。
包浩斯MINI在機箱底部前面部分設有分體水冷水泵支架的安裝孔位。
先來展示一下第一種平面水泵的安裝方式,這種安裝方式是最簡單直接的了,直接一塊平面水泵架固定到位,這種安裝方式適合直接把水泵固定在機箱底部方便接入水管。
第二種則是高架水泵架的安裝方式,適用於如圖中安裝在240/280冷排進水口旁,這裡可以方便冷排的水口可以直連到水泵接口。
最後一種就是浮動水泵架安裝方式,假裝圖中演示冷排是一個360冷排,這時候的冷排往往會把底部空間完全佔據滿,所以水泵只能安放到冷排上部了,這時候水泵的出水口與冷排的進水口可以在垂直路徑上直連,省去長途跋涉的功夫。
包浩斯MINI的主板安裝位在默認狀態下安裝ITX版型是無需額外添加配件的,但是在安裝ATX版型時候就需要增加配件盒裡面的ATX主板安裝支撐板。
也就是這條東西。
在安裝上去後就可以把主板安裝位置擴展到ATX版型的需求。
並且在安裝ATX版型後剛剛好可以把出現矽膠孔一同擋住,線頭什麼的直接徹底消失不見。
背面這裡雖說左側還能看到一點點O11設計的影子,但是右側則是一個全新設計的架構,同樣也是包浩斯MINI最具創新設計的一處,官方將這裡稱之為模塊化後板,模塊化一詞意味著什麼相信也不用我過多解釋了吧,整個後板可以變成7槽模式,5槽模式以及3槽模式,在機箱默認狀態就是如上圖的7槽模式。
這裡放個動圖給大家看看,包浩斯MINI整個模塊化後板是完全可以卸乾淨的,可以由玩家來重新定義整個後板的配置。
可以完整的拆卸下來一個主板I/O口背板,以及另外兩條雙槽的PCI模塊化槽位。
這裡涉及到模塊化後板的就是左上角那兩塊額外的擋板。
在機箱默認7槽模式下可以支持ATX主板的安裝,但這時候大家可以看到機箱頂部的空間已經沒有空間容納冷排的安裝了,只可以選擇安裝在機箱底部了。
如果玩家說一定非要在頂部安裝水冷不可的話那麼就可以把機箱後板改成如上圖所示的5槽模式,這時候可以看到頂部位置就剛好空出兩個PCI槽位的厚度來給冷排安裝,不過這時候的主板只可以安裝M-ATX以及ITX版型了。
又比如如果玩家在這種箱子內部玩ITX主板,那麼這時候底部往往又會空出不少的空間,並且以ITX版型的大小來看機箱內部就顯得有點空曠了。
這時候就可以把機箱後板改成3槽模式,這樣子機箱頂部就足足有四槽PCI槽位的空間了,足矣安裝下那些體積碩大的360厚排,可以把機箱內部空間撐得滿滿的了。總之這種模塊化後板的設計我覺得給了玩家一種非常多的選擇,各個玩家都能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來調整相應的安裝需求。
機箱背面可以明顯看到兩排打孔。
兩排通風孔內部都貼有磁吸防塵網。
打開背板後就可以看到包浩斯家族的經典分倉設計了。
拉絲銘牌。
聯力巧妙的把機箱背部中央的擋線板也設計成為SSD的硬碟架,雖說包浩斯MINI的擋線板沒有鬼斧機箱那樣有幾大塊,但是這一條擋線板就足矣有非常優秀的遮線效果了,這點我們等下裝機就可以看到了。
這次包浩斯MINI的電源倉只能夠支持SFX以及SFX-L電源,這點我個人來說就不太友好了,畢竟現在大功率的SFX電源還是很貴,可以的話我是寧願犧牲一點內部橫向容積來兼容ATX電源。
底部這是硬碟倉。
比較巧妙的設計在機箱背部抽出,我個人猜測應該後續會有HDD熱插拔套間的出現。
開箱到這裡就結束了,由於包浩斯MINI的可玩性實在是高,所以介紹內容方面可能有點龐大,需要各位看官慢慢消化。看到這裡包浩斯MINI給我的感覺就是身形小巧化了,但是在功能方面卻多樣化了不少,模塊化的功能設計能夠最大化散熱器的安裝數量,水冷安裝的體驗也有不少的優化。包浩斯MINI在高度方面縮小到與一塊ATX主板差不多的高度卻提供了比幾乎兩塊ATX高度的老大哥O11更多的可玩性,這個的確是我事前沒有想過的,也不敢想,還是不得不佩服聯力的設計能力。這個等待時間我個人覺得還是非常值得的,畢竟包浩斯MINI實在是太優秀了,並且結合結合更加親民的價格定位,不想爆款我都覺得難。後面我還會給大家帶來包浩斯MINI的裝機體驗以及裝機效果,敬請關注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