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7日-8日,黃龍體育中心的主體育場迎來了浙江省馬術總決賽暨全國馬術公開賽,這是黃龍體育中心建成20年以來,首次舉辦馬術比賽。
本次比賽由浙江省體育局主辦,黃龍體育中心、省射擊射箭自行車運動管理中心、省體育競賽中心、浙江黃龍體育發展有限公司、省馬術協會共同承辦。浙江省體育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鮑學軍,副局長張亞東等出席了開幕儀式。
下了火車拖著行李
直奔黃龍
一家三口
就為了來看馬術比賽
早上8點,就已經有觀眾陸陸續續進場了,76歲的汪明霞在黃龍附近已經住了21年,此前從來沒在這裡看過馬術比賽,所以這次早早就拉著小姐妹來到了現場。汪阿姨說:「我是看著黃龍建成的,今天頭回看馬術比賽,覺得特別新奇。」
還有一家三口拖著行李箱就來到了賽場。記者了解到,許嘉燁一家是特地坐早上7點半的火車從慈谿趕來看馬術比賽的,所以都還來不及去酒店就直奔賽場了。許嘉燁媽媽說:「兒子特別喜歡馬,所以帶他來開闊眼界。」看完早上的比賽,許嘉燁表示,很想嘗試一下騎馬。
不分性別
不論年齡
少年騎手和全國冠軍
同臺競技
在上午的1.2米個人爭時賽中,首屆全運會馬術團體冠軍哈達鐵、1.6米挑戰賽高曉坤、第七屆軍運會馬術場地障礙賽銅牌獲得者毛立新、即將為中國出徵2020亞洲青少年錦標賽的章鍶檑以及劍指奧運的張興嘉,紛紛亮相。
馬術場上
不分年齡不分性別
稚氣未脫的少年和白髮蒼蒼的老者
通常競技的場面屢見不鮮
在第一天的參賽選手中,老將哈達鐵2004年就拿到了全運會馬術團體冠軍了,而小將章鍶檑那年才是個剛剛呱呱墜地的嬰兒。
比賽中,騎手們需要和馬兒一起,齊心協力按照順序,跨越12道障礙,罰分越少、速度快的則為優勝。這麼多大牌明星齊聚一堂,可見競爭相當激烈,經過了一輪比賽和一輪附加賽後,最終,北京隊的袁茂棟獲得了這一組別的冠軍。
青少年選手佔一半
騎手中有不少是學霸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比賽中青少年參賽者佔參賽者的一半。
其中,最小的兩位參賽選手全都來自浙江,年僅10歲。
杭州伯駿馬會是省內成立較早的一家馬術俱樂部,2012年起,這裡就正式成為杭州市馬術隊的基地。目前這裡有正式隊員30人,預備隊員20人,另外,常年在這裡培訓的孩子也有100多位。
李雨欣是本次大賽的運動員代表,此次參加場地障礙1.10米和1.00米糰體的比賽。16歲的她已經是國家馬術二級運動員,曾在省運會馬術比賽中獲得第四,二青會馬術比賽第六。李雨欣告訴記者——
「這次能在家門口參加馬術比賽很開心,也很驕傲。」
「我學習馬術已經7年了,練習馬術能增強我的耐心和抗擊打能力。」
通過了解到李雨欣不僅馬術精湛,還是個學霸。她在中考前放棄了保送的機會,憑自己的實力考出了559分,但是離杭二中當年的錄取分數線差了2分。最終,李雨欣憑藉馬術二級運動員的加分,「騎」進了理想學府——杭州第二中學。李雨欣說:「同學說我很佛系,我想是馬術教會我怎樣面對失敗。」在她的帶領下,妹妹也愛上了這項運動。現在,姐妹倆周末最大的消遣就是在馬房裡呆上半天。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加之家長普遍重視教育的投入,注重快樂教育,孩子的快樂普遍不缺,而是缺乏挫折教育。」浙江省馬術協會副會長、杭州伯駿馬會董事長倪炳奎說,「馬會的不少孩子學習成績十分優秀,因為他們每周只能在完成學業後,才能來馬場看他們的夥伴。」
由於馬術是人和馬共同合作的比賽項目,不確定性很大,賽場上任何意外都可能發生,這需要騎手十分強大的心理素質。青少年通過練習馬術可以增強自己的抗擊打能力和培養堅毅的性格。而與馬的相處中,青少年更能學會陪伴與溝通。
「我和馬是兄弟關係。」年僅14歲的顧章棟練習馬術已經有10年了,從幼兒園的時候就讓教練抱著在馬上兜圈。「起初是外婆帶我去動物園玩,她看我特別喜歡馬,於是就帶我去練習馬術了。」
馬,已經成為顧章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杭州之江實驗中學就讀的他,之前因為幾次成績不理想,被媽媽勒令不準騎馬。通過幾個月的努力,顧章棟說:「成績已經顯著提高了,終於可以騎馬了。」關於未來,顧章棟十分堅定的說,他想成為一名職業的騎手或者是一名馬術教練。
馬術運動發展
呈現井噴之勢
在浙裡
成為運動新風尚
去年,馬術比賽首次亮相省運會,今年的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上,浙江隊取得了兩金五銀一銅,金牌名列全國第四,獎牌排名和上海並列第一。浙江馬術近年來為何勢頭如此強勁,從這場家門口的馬術比賽,或許能找到答案。
近年來,馬術運動在浙江出現井噴之勢,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青少年群體參與到馬術這項運動中來。
2019年浙江省青少年馬術錦標賽,共有160多名選手參賽,而去年這個數字是50,2017年則只有30多名選手參賽。
通過浙江省馬術聯賽、省錦標賽等一系列賽事的舉辦,馬術運動近兩年在浙江乃至全國都呈現出井噴之勢。倪炳奎告訴記者。「我們正在積極推進『馬術進校園』的推廣普及活動。」每年,杭州伯駿馬會都會有十多場馬術體驗活動,通過「理論+實踐」的方式在杭州的中小學中推廣馬術,讓更多青少年了解和接觸馬術運動。
除了政府的支持和馬會的積極推廣外,馬術運動自身的魅力也是吸引越來越多的青少年不斷參與到這項運動中的重要原因。
作為亞運場館改造前的「福利」,黃龍一直以「堅持公益、服務百姓」,黃龍體育中心主任王德剛說:「在服務百姓的同時,黃龍還要舉辦更多的高水平競技體育賽事,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欣賞到高品質的比賽。」未來,隨著亞運場館的改造,黃龍將繼續著力打造「運動休閒綜合體」、「文體培訓大本營」、「競賽表演集聚區」、「場館運營新典範」,為大眾提供更多、更好地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