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逐漸轉好,競爭最為激烈的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重新煥發往日的生機,走出今年第一季度的低谷期後。如期而至的5G手機,引發了聲勢浩大的換機潮,穩紮穩打的各大國產手機廠商早已伺機而動,為儘可能爭取到更多的市場份額,免不了一些正面交鋒。那麼,在疫情和銷售淡季過後,國內手機市場能否迅速回暖呢?
近期,根據最新的市場調研報告顯示,在剛剛過去的5月份,小米、OPPO、vivo等主流國產品牌的份額佔比出現集體縮水的跡象。具體方面,小米的佔有率為8.3%,同比增長-18.9%;OPPO的佔有率為15.1%,同比增長-23.0%;vivo的佔有率為16.5%,同比增長-18.8%。總結起來,在五月份的國內手機市場迎來一場罕見的大洗牌,各大主流國產品牌的份額集體縮水,大家的日子都並不好過。
而最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國產品牌集體大衰退的負面環境下,華為居然能夠成為唯一逆勢增長的手機廠商,並且勇奪第一,市場份額達48%!
具體方面,華為和子品牌榮耀在5月份的國內市場份額高達48.71%,同比增長41.28%,幾乎佔據了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半壁江山,不但遠超過任何一家其他品牌,且增長勢頭十分迅猛,且幾乎相當於其他國產手機廠商的份額總和。如此驚人的成績絕非偶然,和其他集體大衰退的國產品牌形成了鮮明對比。
相較之下,同為四大主流品牌的其他手機廠商卻並不容樂觀。兄弟品牌OPPO和vivo,雖然在線下市場紮根多年,具備了極其穩固的的渠道優勢,與此同時,效仿華為的雙品牌策略分別孵化各自的子品牌,進而填補了在線上渠道方面的短板,但即便採取了一系列,取得的成效卻並不算理想。而相比華為和opp、vivo,小米無疑是業績最不容樂觀的頭部品牌。在小米10系列的發布會上,雷軍意氣風發,聲稱小米將正式衝刺高端市場,但從五月份小米在國內的成績看來,顯然並未達到雷軍的預定目標,同比增長-18.9%,累計同比增長-30.7%,這也意味著,小米衝刺高端市場的雄心壯志並未如願以償。
從整體的市場份額數據來看,份額佔比48.71%的華為,毫無疑問是目前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最大贏家,在其他品牌集體出現負增長時,華為仍然能夠保持穩健增長,並且取得佔據半壁江山的成績,實屬不易。和往年不同的是,此前勢均力敵的四大主流品牌,現在正在逐漸拉開距離,華為、小米、OPPO和vivo,原本在伯仲之間的四大品牌鼎足而立的局面,已經變為華為一馬當先,獨佔半壁江山;而小米、OPPO和vivo,卻和華為的差距越來越大。
目前,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經過多次大洗牌後,已然形成華為一家獨大,其他品牌增長放緩的局面。雖然同樣是一線國產品牌,但差距卻在不經意間不斷被拉大,對於目前的市場格局,大家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