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富士通PC業務,聯想給轉型找到了緩衝帶

2020-12-20 深幾度

收購富士通,再次奪回全球PC霸主的聯想,這兩年的經歷可謂是驚險。

作為一個有著30多年歷史的老牌科技公司,在移動網際網路和智慧型手機時代到來後,PC產業的創新可以說已經到達了瓶頸期。全球個人電腦市場的持續下滑,移動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出現都在爭奪個人電腦的使用場景。

2016年10月,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的2016年第三季度全球PC銷量報告稱,第三季度的PC銷量約為6895萬臺,同比下降了5.7%,這已經是全球PC銷量連續8個季度下降。Gartner分析師Mikako Kitagawa表示,在新興市場,PC的吸引力很低,消費者並不樂於購買。新興市場的用戶更喜歡使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設備來滿足自身的需求。

而另一邊,惠普、戴爾等PC品牌與聯想的長期競爭也一直存在。此前,惠普曾連續24個季度保持著全球PC市場第一,直到2012年10月,聯想PC出貨量才超越惠普,首次登上全球市場份額第一的寶座。今年聯想蟬聯了五年的全球PC霸主寶座再次被惠普奪走,聯想僅以1.2%的市場份額差排名第二,這對聯想的衝擊不小。

如今聯想宣布以2.24億美元的代價收購富士通旗下的PC業務,直接將對方4個點的全球份額納入麾下,不僅扭轉了自己領頭羊位置不保、業績下滑的局面,還讓聯想集團股價收漲了2.18%。

2.24億美元收購富士通其實是聯想撿便宜

富士通是日本最老牌的電氣設備生產廠商之一,在日本享有盛名。聯想要收購富士通PC業務的消息,從2016年10月便已傳出。當時,富士通和聯想宣布在個人電腦業務上展開戰略性合作。隨後,啟動了業務的整合談判,但協調整合後的體制等詳細問題耗費了較長時間,導致達成最終協議有所延遲。

根據聯想集團發布的公告,截至今年3月31日,富士通PC業務板塊未經審計的帳面價值約為1500億日元,折合102.95億港元;其截至3月31日前一年的經營溢利為92.2億日元,折合6.33億港元,8088萬美元。

從交易的價格2.24億美元(收購51%的股權)計算,這相當於給富士通PC業務的整體估值為4.39億美元。根據富士通8088萬美元的年度盈利來看,此次交易市盈率只有5.4倍,這樣的估值對於富士通的PC業務來說絕對不高,相當於聯想撿了一個大便宜。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聯想與富士通之間交易對價為2.24億美元,但從其公告來說,聯想應該在2020年之前無須支付這筆現金,這也意味著,這筆收購短期內還不會對聯想造成財務壓力。

要知道,聯想營業收入的70%左右來自個人電腦業務,其餘20%左右的營業收入來自手機業務,由於手機業務在巨資收購摩託羅拉之後毫無起色,PC業務也小幅度下滑。從今年8月聯想發布第一財季的財報來看,截至6月份的季度淨虧損達7200萬美元,其中報告期的6個月內聯想手機經營虧損高達2.61億美元。

富士通是個緩衝帶,聯想給自己找了一張舊船票

聯想集團CEO楊元慶曾說過:「對於PC業務,聯想的目標是要繼續保持領導地位和良好的盈利能力。聯想在所有PC廠商中盈利情況最好,只有保持好我們的盈利,才能支持到第二波、第三波業務戰略的發展。」

聯想熱衷於收購國際知名品牌,自從十年前收購IBM PC部門取得巨大成功後,聯想集團便將這種模式複製到其他領域,例如收購摩託手機業務、收購IBM伺服器業務等。

這次收購富士通實際上是在為之後的轉型做打算。這和當年百度19億美元收購91無線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百度當時這樁交易如如今聯想收購富士通一樣並不被外界所看好,但是好歹百度為自己找到了移動時代的一張船票,幫助百度平穩度過了移動網際網路的競爭,走到了今天的人工智慧戰場。

年初,經歷了組織架構調整及業務轉型初見成效,聯想PC業務恢復了增長,數據中心業務也展現向好勢頭。根據聯想最新的季報,聯想在整個Q2實現淨利潤1.53億美元。

「第二財季,我們對三波戰略的執行持續見到成效。個人電腦業務在保持業界領先利潤水平的前提下,實現了超過大市的增長。通過增強銷售能力、組建新的全球銷售渠道架構、推出強有力新產品等舉措,數據中心業務調整逐步見到成效。移動業務繼續按計劃推進業務扭轉,在大多數市場實現了超過大市的增長。」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如此表示。

不過,頻頻依靠收購來發展,顯然不是長久之計,再加上「拖後題」的移動業務,聯想面臨的壓力一直不小。對聯想來說,人工智慧才是未來。

今年7月20日,想第三屆全球創新科技大會上,楊元慶也在會後接受媒體採訪時說:「AI是信息產業的未來,我們必須全力以赴,賭上身家性命。」

聯想轉型的「三波戰略」,PC第一波,智慧型手機、數據中心第二波、第三波便是圍繞設備+雲。前期工作已經準備好了,AI是必然趨勢,聯想迫切需要抓住這個機會,來佔得先機。

如今成功收購富士通PC業務,聯想給轉型找到了緩衝帶,接下來會如何發展,不妨期待一下。

相關焦點

  • 壕擲10億元:聯想收下日本富士通PC業務,重返第一
    此前美國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稱,聯想已成為全球最大PC廠商,但是隨後惠普又一次趕超。而近日聯想一個新動作,讓其重新站到世界之巔。現在,聯想對外正式公布,收購富士通個人電腦業務51%股權,而這次收購也讓他們成為了富士通個人PC業務的實際控制人。
  • 聯想10億元併購富士通PC業務,楊元慶小目標達成?
    近日聯想集團發布公告稱,合併富士通PC業務買賣協議的所有先決條件均已達成,聯想正式完成了對後者發行股本51%的收購,交易金額為178.5億日元(折合人民幣約在此之前,富士通已拆分PC業務,並與東芝及VAIO磋商合併事宜,沒有進展後轉而與聯想進行談判,從表態來看該公司急於出售個人電腦業務。
  • 聯想收購日本富士通PC股份:持股超半數!
    聯想公司近日公告,說是收購了富士通PC股份,並且持股51%、根據雙方的協議,聯想將和富士通在多個領域展開合作,涵蓋了聯想還與富士通籤署了多項服務協議,涵蓋製造,分銷,品牌許可和研發。富士通在日本保留其品牌名稱,並繼續提供售後服務,預計將從聯想的經營規模和日本政策投資銀行的財政支持中受益。小編想說,聯想似乎就是從收購美國公司IBM的電腦業務開始起家的,而這次收購富士通也可以看出他想要在高端市場發力的決心。
  • 聯想已經開始整合富士通的PC業務
    【PConline 資訊】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聯想繼NEC之後,又把富士通品牌納入旗下,將不斷吸收日本企業的高質量產品製造技術等。聯想與惠普和戴爾這兩家美國廠商進行分庭抗禮的格局日益明顯。對於聯想而言,這成為不利因素。不僅僅是聯想面臨如此的問題,包括臺灣的華碩電腦和宏碁在內,亞洲的電腦企業聯袂陷入苦戰。原因在於,在面向企業的商務電腦銷售方面,惠普和戴爾在渠道和營銷上略勝一籌。 在這樣的業務環境之下,聯想將通過吸收富士通擁有的高品質生產技術等舉措發起反攻。
  • 大動作:聯想或將全面收購日本百年名企富士通
    【PConline 資訊】最近這一段時間聯想在PC和手機這兩大市場的表現都不盡如人意,不僅PC業務份額老大的地位拱手讓給惠普,手機業務更是令人堪憂,ZUK失敗,只有摩託羅拉還有一點點的市場。當然這一切並不能讓聯想就此沉淪,日前有消息稱聯想將全面收購日本名企富士通。
  • 我國聯想集團正式把日本富士通收購
    隨著中美貿易戰打響,我國和美國雙方都吃了不少虧,而那些小國在一邊看著卻沾沾自喜,他們的老大挨揍了,還是自己的死對頭幹的,就在他們高興的時候,誰知後院竟然「著了火」,我國聯想最近將日本富士通收購了,這要是讓老美知道估計又要對著小弟發脾氣了聯想集團是由我國中科院計算在
  • 日本富士通遭遇信用危機,手機將出售,PC又出現新問題
    這幾年日本富士通可謂連連虧損,不僅PC業務不景氣,而且還面臨這齣售手機業務的命運。尤其是從最近的財報顯示富士通的PC業務就虧損了100多億日元。而且過去富士通曾試圖和東芝在個人電腦業務上進行整合,但是協議並未達成。最終與中國聯想結盟,而現在富士通又在尋求手機業務出售。
  • 13年後:從IBM到富士通,聯想如何再造聯想
    13年後,那個將IBM PC業務收歸麾下的公司,又一次出手。這一次,「新娘」變成了富士通。從助力醫療信息化、協助醫院搭建安全高效IT平臺到率先推出平板助力醫院移動查房,這只是佐證富士通在PC領域獨特優勢的一個證據。在醫院市場之外,富士通還是政府機關等VIP客戶的重要信息化合作夥伴。對PC市場而言,消費是一個身段、行業縱深是另一身段。
  • 富士通宣告放棄手機業務
    據美國媒體CBS報導稱,日本百年企業富士通已經正式宣布推出手機業務,而他們接下來的目標是,花費更多的時間在人工智慧和網際網路業務上。其實這個決定一點都不突然,之前三菱、東芝、NEC等都先後宣布放棄手機業務,日本智慧型手機已經完全被淘汰出局,不過換句話說,他們依然是智慧型手機的最大受益者,不少零部件的供應日企是牢牢把控著。
  • 富士通宣布召回部分Lifebook、Celsius系列PC電池:因存在隱患
    【天極網筆記本頻道】2月12日,日本富士通發布公告,因部分筆記本電池存在過熱和潛在的火災隱患問題,決定召回Lifebook和Celsius系列筆記本電腦產品電池。  如果你的電池上有CP556150-03、CP579060-01和CP629458-03的產品編號(可在電池的白色標籤上查找),那麼你可以聯繫富士通(800-835-4878),獲得免費更換電池服務資格。
  • 東芝要賣掉 PC 業務,日本的個人電腦品牌基本消失了
    日經新聞報導,東芝集團正跟臺灣的華碩展開談判,打算將不再賺錢的 PC 業務賣給華碩。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IDC 日本的數據,目前在日本最暢銷的個人電腦產品來自 NEC 聯想集團。今年二季度,該集團佔據了 23.3% 的市場份額。
  • IBM陳黎明:把PC業務賣給聯想很值 是雙贏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18日訊(記者 李方) 201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今日開幕,IBM大中華區董事長陳黎明在論壇上表示,IBM將PC業務賣給聯想很值,聯想買的也值,「這就是雙贏嘛」。陳黎明說,去年他去紐約出差,告訴司機去IBM總部,司機問他,IBM不是賣給聯想了嗎?「可見當時這個事情的轟動,2005年IBM把PC業務賣給聯想,三年前紐約市司機還記得。」
  • 聯想集團宣布將完成收購IBM x86伺服器業務
    —聯想集團 今日宣布已完成聯想收購IBM x86伺服器業務的所有相關監管規定,預期收購將在2014年 10月1日完成。 「隨著IBM x86伺服器業務收購交易的完成,聯想將再添一項全球一流的業務,進一步壯大我們在企業級設備和服務方面的實力,並隨即成為全球伺服器市場第三大廠商。」聯想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楊元慶表示,「現在,我們將專注於業務的順利整合,為用戶提供平穩順暢的過渡。
  • 出資富士通 聯想將掌握日本個人電腦40%市場份額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 記者 王歡】據《日本經濟新聞》11月6日報導,聯想集團與日本富士通11月2日宣布,將就個人電腦業務成立合資公司。聯想將向富士通的個人電腦子公司出資,掌握其主導權。圍繞富士通與在日本國內份額居首的聯想-NEC聯盟之間的關係、業務整合後的體制等,在細節的調整上花了一些時間。雙方最終決定,將繼續維持富士通在島根縣的工廠和「FMV」 品牌,與NEC分別開展業務。聯想2011年與NEC整合個人電腦業務後,推進生產和維護的一體化,提高了效率。此外,聯想還利用NEC的銷售網,日本迅速擴大市場份額,被視為業務合併的成功典範。
  • 聯電收購三重富士通,欲重返晶圓代工老二位置
    >取得三重富士通15.9%的股權。 聯電2012年8月董事會決議結束日本晶圓製造業務,解散並清算聯電日本,所有訂單轉給聯電位於中國臺灣和新加坡的工廠,聯電成功甩掉營業外虧損的包袱。三重富士通84.1%的股權。
  • 聯想(00992)轉型的「技術活」 專訪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兼首席信息...
    在升任聯想集團CIO的這一年多,Arthur Hu在團隊裡的工作與過去幾年非常不同,這些變化不僅來自職位的調整,而是一些慣性的工作方式正在改變。當下,聯想經歷著轉型的陣痛。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說,轉型不脫層皮就不叫轉型。
  • 夏普收購東芝PC業務重回個人電腦市場
    夏普近日表示,將以40億日元(約合3600萬美元)收購東芝旗下個人電腦(PC)業務,該交易將從10月1日起,讓夏普獲得東芝旗下PC業務80.1%股份。夏普被富士康收購後實現了復甦,而這也意味著夏普將回歸到8年前曾經退出的個人電腦市場戰場。
  • 富士通宣布設立日本有限公司,擴大日本市場業務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富士通最新資訊 > 正文 富士通宣布設立日本有限公司,擴大日本市場業務
  • 聯想PC的成功邏輯
    第一財季,聯想集團在中國市場的PC銷量同比增長13.9%,遠超市場9.6%的同比增速。而在智能物聯轉型上,聯想也跑上快車道:第一財季服務業務和孵化域業務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了41%和67%。考慮到疫情對行業的衝擊,聯想中國的成績得來不易。
  • 富士通:日式治理下的崛起標本
    1935年6月,富士電機的通信和電話業務事業部分立,富士通信機製造株式會社正式成立。這一名稱中的「通信機」,在日語中就是「電話機」的意思,就是富士電機集團旗下的通信機製造企業。今天的「富士通株式會社」,是富士通信機製造株式會社開發電話機之外的業務,尤其是計算機業務之後才開始採用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