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中國的酒文化非常悠久,喜歡喝酒的人很多。不論是剛開始喝酒的新手,還是老酒鬼,在買酒的時候,都會優先挑選純糧食酒。那怕價格貴一點的也願意,因為口感好,喝著也放心。但是有一種酒,也是用純糧食釀造的,卻幾乎很少有人喝。
這種酒就是黃酒,黃酒是咱們國家獨有的,最初起源於商朝(文獻記載),距今已經有三千五百多年的歷史。黃酒還和啤酒、葡萄酒,並稱為「世界三大古酒」和「世界三大釀造酒」,都是目前為止歷史最悠久的酒類品種。
黃酒是以糯米、黍米、粟米為主原料,加入小曲或麥曲,採用酒麴複式發酵法,歷經十幾天到一兩個月都發酵、釀造而成。因為酒的色澤橙黃漂亮,所以叫做黃酒。黃酒的度數比較低,一般只有10度-20度左右,具體獨特的酒香味,口感甘甜醇厚,非常不錯。
黃酒還有另外一個特別之處,就是含有胺基酸、有機酸、糖類和維生素,以及多種礦物質元素。其中胺基酸就多達21種,有8種是人體必需,但又不能自己合成,只能依靠攝入補充的。這些豐富的營養物質,是白酒所不具備的。
黃酒曾經非常火,一度和米酒「共享天下」的酒宴。古人常說的「溫酒」和「燙酒」指的就是黃酒,而「篩酒」和「濁酒」則指的是米酒。一直到了南宋末年,隨著蒸餾技術的逐漸盛行,白酒也隨之快速崛起。
白酒的出酒率高,成本低廉,酒體清澈,度數比較高,口感辛辣爽口,更受大家的歡迎。於是從北方到南方,僅僅幾百年的時間,就快速取代了黃酒和米酒。只在北方個別地區和江南一些地區,還保留著比較完整的黃酒傳承。
雖然同樣都是純糧食釀造的酒,但是二者現在的境遇卻是天壤之別。說起白酒,幾乎無人不知,各種香型耳熟能詳,各種品牌也不計其數,很多人都喜歡喝。而黃酒,往往只能說出女兒紅、狀元酒和花雕酒,甚至很多人都沒喝過,不知其味。
要說黃酒度數低,口感比較淡,不受歡迎,那紅酒也一樣是低度酒。並且紅酒細分的幹型、半乾型、甜型和半甜型,黃酒也一樣都有。紅酒是越陳越醇香,黃酒也一樣。紅酒能解膩助消化,黃酒也是一樣。而且黃酒不但可以冷藏喝、加冰喝,還可以加熱了喝,喝法更多樣化。
然而紅酒現在逐漸變成高端酒,而黃酒「淪落」到當作料酒的地步(好的料酒主體都是黃酒)。黃酒和紅酒,從某種程度來說,就像一對孿生兄弟,一樣的特點,然而一個光鮮亮麗,備受追捧,另一個卻蓬頭垢面,勉強生存。這真讓人非常無奈且唏噓。
現在還有黃酒釀造傳統的除了山東即墨、江西九江、湖南嘉禾、河南鶴壁、陝西黃關等以外,剩下的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蘇、上海這三個沿海地區。而且除了當地人以外,其他外地很少人喝。或者有人想喝都買不到,因為沒有做起來的大品牌。
都是純糧食酒,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喝白酒,而黃酒卻幾乎沒人喝?要說黃酒的度數低,那同樣是低度的紅酒卻非常火,一瓶82年拉菲都能炒到十幾萬。而黃酒呢?別說多少人喝過?真正大品牌的都沒幾個,愛喝的人更少。
真的是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好的黃酒,居然沒有發展起來。你喜歡喝酒嗎?對黃酒的現狀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喜歡本文,歡迎分享,讓更多人了解黃酒,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