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李珣
2018-10-17 22:21 來源:澎湃新聞
10月17日正值重陽節,中國消費者協會針對市面上的30款補鈣產品發布了一份比較試驗結果報告,報告顯示,30款補鈣產品的含鈣量最大相差達2.5倍,21款樣品存在顆粒偏大和吞咽感令人不適等問題。
報告指出,由於膳食結構、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等原因,目前我國國人平均每天鈣攝入量只有391毫克,僅僅達到推薦供給量(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中國營養學會)的41%。
中消協對30款補鈣保健食品進行了測試和分析,樣品涉及鈣爾奇、湯臣倍健、紐崔萊、雅培等26個品牌,其中6個是國外品牌。
測試結果顯示,30款補鈣產品樣品間的含鈣量最大相差2.5倍,含鈣量最高為康白力牌鈣+D口嚼片的3.69×105毫克每公斤(553.5毫克每片),最低為樂力牌氨糖軟骨素加鈣片1.03×105毫克每公斤(129毫克每片),相差較大,但與此同時康白力牌鈣片的價格明顯高於樂力牌鈣片。
此外,樣品普遍存在產品規格(顆粒大小)偏大,不方便吞咽和咀嚼片口味有待改善等問題。
報告指出,30款補鈣樣品中有26款需要吞服,其中的21款樣品的規格在1克到1.25克之間,顆粒偏大,吞咽的感覺不舒服。4款口含或咀嚼的鈣片,口感略顯粗糙,口味不協調。
30款樣品都對適宜人群進行了明確的標註,消費者應仔細閱讀說明,選擇適合的產品。尤其是少年兒童、孕婦和乳母,購買和食用時應更加仔細謹慎。
9款含有氨糖和硫酸軟骨素樣品,其標稱的適宜人群均為中老年人。30款樣品所標註的不適宜人群中,孕婦和少年兒童比較多
中消協進行的上述比較試驗主要針對這些補鈣保健食品的鈣、維生素D2和D3、氨基葡萄糖鹽酸鹽和硫酸軟骨素等四項指標進行檢測。測試工作由中消協委託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檢測中心完成。
中消協提示稱,建議中老年人定期到醫院進行體檢,檢查是否缺鈣,以及骨關節狀況,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鈣質,保證骨關節及骨骼健康。在補鈣之外,老年人還應在醫生指導下適當補充氨糖和軟骨素。
同時維生素D是一種重要的脂溶性維生素,與鈣的吸收和利用有關。人們在補鈣同時應適當補充維生素D。
值得注意的是,人體每天攝入的總鈣量超過2000毫克就會產生健康危害,造成疾病風險,因此應注意合理補鈣,防止超量。
比較試驗結果匯總表(APP內點擊看大圖)(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補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