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蝴蝶是一種會飛的昆蟲,而它之所以會飛就是因為它有翅膀。所以蝴蝶翅膀的作用就是飛行。那麼,蝴蝶的翅膀除了飛行還有什麼作用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蝴蝶的特點
蝴蝶是自然界中最漂亮的昆蟲之一,目前已知的蝴蝶接近20000種,它們分布在除南極洲以外的各個大洲的陸地上,尤其以美洲和亞洲地區種類和數量最多。既然我們要說一下蝴蝶的特點,就不流水帳式的說它的一些習性、體型了。我們從食性以及繁殖的角度來看一下。
蝴蝶的生長發育是完全變態的,要經歷從卵到幼蟲再到蛹最後到成蟲四個階段,每一個階段的蝴蝶食性也不一樣。雌性蝴蝶在交配之後會將卵產在植物上,之後卵通過內部的營養物質孵化成為幼蟲,幼蟲大都會以植物的葉片和嫩芽為食,不過在剛孵化時,大多數的幼蟲會選擇將自己的卵殼吃掉,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卵殼還是有一定的營養價值的;一個是吃掉卵殼後不容易留下「證據」被其他獵食者盯上。
幼蟲通過吃植物不斷的發育,直到成蛹,在選擇結蛹位置時,蝴蝶幼蟲也是有講究的,因為要給孵化留下足夠的空間,還要讓成蟲時更加的輕鬆,所以它會選擇植物葉片的底面,這樣除了能夠躲避一些獵食者外,還能在孵化時更加省力。
蛹狀態下的蝴蝶是以蛹內的營養物質為食的,等到它們破殼而出時,它們的翅膀處於摺疊狀態,而且是等身體出來之後,最後出來的。此時的蝴蝶會牢牢的抓住蛹殼,讓自己的的身體倒空著,將體內的水分充滿翅膀,此時翅膀慢慢發育完全。在此期間,蝴蝶屬於非常脆弱的階段,一旦是翅膀被其他的東西擋住,或者是掉到地上,蝴蝶就會永遠喪失飛行能力。成蟲後的蝴蝶會以植物的花蜜為食。
蝴蝶翅膀的特點
蝴蝶的翅膀分為前後兩組,前翅比較的大呈不規則的三角形,後翅相對較小呈扇形。捉過蝴蝶的小夥伴肯定都知道,當我們捏住蝴蝶的翅膀時,手上會殘留一部分的粉末,這些粉末的顏色根據不同蝴蝶翅膀的顏色而不同。其實,這些粉末是蝴蝶的鱗片,不同顏色則是由幼蟲階段時,蝴蝶進食植物的色素決定的。
蝴蝶翅膀上的鱗片組成了五顏六色的蝴蝶,此時,它翅膀的第一個作用就具備了,那就是防水。蝴蝶之所以能夠在雨中飛行而不至於打溼身體,就要得益於它鱗片的防水能力,所以,蝴蝶翅膀的第一個作用就是防水。
由於蝴蝶翅膀的顏色是由其幼蟲寄生植物的顏色決定的,所以在成蟲之後,蝴蝶翅膀的顏色更接近環境的顏色,這其實是一種保護色。除此之外,一些蝴蝶甚至將自己翅膀的背面變成了與植物或者動物更接近的形態,比如枯葉蛺蝶的翅膀背面就像是一片枯葉,當它停在某處時,將翅膀合攏,就能很好地將自己保護起來,這就是擬態。
因此,蝴蝶翅膀的第二個作用就是保護。
對於許多蝴蝶來說,它們五顏六色的翅膀還有一個功能,那就是求偶。這裡說的求偶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就是像雄性孔雀會開屏那樣,通過豔麗的色彩來贏取異性的青睞;第二層是因為蝴蝶翅膀上的鱗片中有一部分是香鱗,這些香鱗其實就是只有同類蝴蝶才能「讀懂」的信息素,在繁殖的季節,雄性蝴蝶會通過釋放這些信息素,吸引異性前來交配。
因此,蝴蝶翅膀的第三個作用就是求偶。
總結
蝴蝶的翅膀並不只是用來飛行的,它還能幫助蝴蝶躲避天敵、求偶以及雨中安全飛行,是蝴蝶最重要的一個器官,如果蝴蝶在成蟲時翅膀沒有發育完全,就等於宣告了蝴蝶的「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