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省開展「三零」單位創建以來,垣曲縣委聞令而動,高點站位,強化組織部署,確保強勢開局;強化宣傳舉措,確保群眾知曉率與參與率;強化督導檢查,確保「三零」創建落地見效,有力維護了全縣社會大局安全穩定。目前,全縣信訪走訪11起,走訪率同比下降83%;發生生產安全事故1起,同期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50%、66.7%;刑事案件立案178起,同比下降26.74%,行政案件受理267起,同比下降26.64%。
高點部署,確保強勢開局
成立以縣委書記為組長的「三零」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形成「1+4+X」工作機制,將該項工作納入縣委常委會工作要點及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事項,納入縣委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範圍。縣委書記、縣長親自安排、靠前指揮,縣委書記楊彥康更是逢會必講、調研必談、督查必看。在全市率先建成三級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強化黨建引領,健全完善三調四聯機制,實現讓群眾「只進一扇門,最多訪一地」的目標,7月28日,接受了全市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建設現場會觀摩,《山西法制報》《運城電視臺》《運城日報》分別報導縣委書記楊彥康帶案下訪紓解民憂;落實鄉鎮政法委員政法津貼待遇,提高基層網格長、專職調解員待遇,激發基層創建活力;條塊結合、上下貫通,紮實開展「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全縣各類創建主體共2900個,其中,村(社區)82個,各類企事業單位2818個,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突出特色,強化宣傳引導
市委召開「三零」創建推進會後,垣曲縣立即響應,召開專項小組會議,結合垣曲「小縣大縣城」實際,明確宣傳思路、強化舉措,上下一盤棋。在縣電視臺設立「三零」創建宣傳專欄,由政法委進行專題解讀,3個牽頭單位主要負責人、11個鄉鎮黨委書記、社區主任進行電視公開承諾,連續十天在黃金時段播放《倡議書》;各鄉鎮、村印發《致全縣人民的一封信》、入戶籤訂《「三零」創建承諾書》、利用村喇叭、微信群、刷寫和懸掛宣傳標等多種形式宣傳。華峰鄉邀請縣文旅局專業人員指導本地文藝愛好者編排「三零」創建專場文藝節目,深入8個中心村巡迴演出;縣公安局70名女民警與民間廣場舞「河東娘子軍」攜手,宣傳防火、防盜、防毒、防騙小常識;住建、市場監管等部門利用縣城街道臨街店鋪、營業網點電子屏滾動播放宣傳標語;特別是社區,全縣約一半的人口集中在縣城,縣社區服務中心因勢利導,鼓勵引導各社區依託資源優勢,激發居民內生動力,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自編自演,寓教於樂,營造濃厚氛圍。南城社區,國家一級編劇申大局義務為社區文藝宣傳隊量身創作系列「三零」創建劇本,由民發小區居民本色出演,目前已排演成型群口快板《創「三零」我能行》、垣曲墜子鑔《紮實開展創「三零」》、板話劇《創零風波》等節目,在全縣各小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場所巡演16場次,並錄製成視頻,巧借微信公眾號、微信群進行廣泛傳播;東城社區利用曲藝協會創作《法潤心田》、三句半《創建「三零」保平安》節目,先後演出7場次。西城社區小品《愛的力量》以禁毒為主題,宣傳全社會對涉毒人員的關心關愛,引導他們重返光明,共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北城社區現代小戲《情與法》,通過刻畫違規違紀的弟弟和鐵面執法的姐姐,一場親情和法律的權衡,給居民上了一堂別開土地沒人法治教育課。通過全方位、多渠道、高頻次、廣角度宣傳,確保「三零」單位創建工作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凝聚強大合力。目前,全縣共懸掛標語1232條,發放宣傳資料8萬餘份,縣電視臺報導31餘次,各類網站報導400餘次,山西日報、山西法制報、山西經濟日報、運城日報、運城晚報等省市主流媒體刊發85篇。
「五個變化」,初現垣曲成效
「三零」創建開展以來,垣曲縣基層治理出現了五個積極變化。一是群眾依法辦事的觀念得以強化,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現象多了;二是基層治理能力普遍有了新提升,在察民意、解民憂、辦實事、解難事的過程中,工作人員素質能力有了新提高;三是淳樸民風得到傳承弘揚,「不講理」的人少了,「身邊好人」變得更多了;四是基層法治服務不斷健全,一批垣曲法治微電影、法治文化陣地、法治文藝作品的打造,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五是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依託工作推進,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和戰鬥力變得更強了。
責任編輯:崔志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