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完全控制—高水平街道騎行技術》第四章 恐懼

2020-12-11 順騎工作室

在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術時,我們騎士面臨最大障礙就是恐懼,但很少有騎士會去認真研究恐懼的問題。更糟糕的是,摩託車相關的雜誌、書籍中很少會涉及恐懼這個話題,大多數騎行學校也不會討論這個問題。我運營「完全控制高級騎行診所」15年了,從中學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放下恐懼,就消除了學習的障礙。(Remove the fear and the barriers to learning disappear.)」畢竟,人人都可以在循序漸進的指導下進步。而恐懼會阻礙騎士堅持自己提升騎行技術的渴望(It’s fear that keeps riders from following through on their desires to make a change in their riding.)。

《戰勝內心的恐懼》的作者蘇珊·傑菲斯博士指出,構成其它所有恐懼的一個根本性恐懼是認為「我做不到」(One fundamental fear underlying all others is a belief that 」I can’t handle it.」)。如果你害怕自己無法承受摔車的後果,例如刮傷自己價格不菲的摩託車或者受傷,你身體的求生機制就會讓你無法突破障礙(If you’re afraid that you can’t handle the consequences of a crash, like scratching up your expensive motorcycle or getting hurt, your body’s survival mechanisms will make you incapable of pushing through the barrier.)。儘管你的意識想要把油門開得更大一點,你的潛意識卻不允許你的手腕這麼做。對於真心想提高技術的騎士來說,這種情況很讓人沮喪,但卻不知道阻止他們取得進步的障礙是什麼。

承認自己內心的恐懼並將其轉變成積極的有聲語言,能夠消除恐懼對你騎行的負面影響(Acknowleding your fears by putting them into positive, verbal language can eliminate the negative influence they have on your riding.)。換言之,只要你把這句話說出來(不只是在心裡想想而已):「即便摔車了,我也能應對」或者別的什麼讓你恐懼的事情,恐懼就不會再控制你的行為了(In other words, once you speak--not just think--the words, 「I can handle it if my bike goes down,」 or whatever it is that you are afraid of, the fear no longer has control over your behavior.)。這時候,你可以專注於手頭的任務,潛意識就不會讓你在行動中猶豫不決了。

值得注意的是,恐懼實際上是件好事,但我們必須學會應對它,將它變為對我們的騎行有積極影響的事情,而不是與恐懼作鬥爭。顯然,恐懼對我們的生存來說是必要的。如果我們對任何事情都不感到恐懼(例如摔車),我們可能很快就因為做出愚蠢而危險的事情而掛掉。例如,如果我試圖跑出瓦倫蒂諾·羅西的圈速,最終我肯定會摔車,因為我不具備騎那麼快所需要的騎行能力、身體素質或反應速度。

此外,恐懼會促進腎上腺素的分泌,在緊急情況下能讓人有更大的力量。我們都聽說過這樣的事:兒子被汽車壓住了,老太太情急之下把車抬起來救出兒子,平時老太太可沒有這麼大的力氣。但如果不學會控制恐懼,它也能成為你最糟糕的敵人。即便是最有經驗的騎士,恐懼過度也會造成嚴重影響。

恐懼閾值(Fear Threshold)

每位騎士都有他的「恐懼閾值」,即恐懼程度達到這個點之後,大腦就無法處理額外的信息了。這就像是在一臺老舊電腦上跑一個包含很多數學運算的軟體。電腦每秒只能做這麼多次運算,如果你讓它一次性處理太多信息,很可能就會死機。同樣的,如果你騎得太快以至於大腦來不及處理感官輸入,可能就會摔車(In the same way, if you try pushing a motorcycle faster than your brain can disseminate the sensory inputs, you also may crash.)。

例如,多年前我有一次在朋友的練習場地裡騎場地越野摩託車,就直接遇到過這種情況。實際上,那次我超出自己的恐懼閾值太多,以至於大腦觸發了它的「重啟鍵」,這樣我就不用親眼目睹自己的悲慘遭遇了。

我的好兄弟Dave是個幸運兒,他老爸讓他在自家農場裡建了自己的越野場地。有一天,我騎著我的RM80摩託車,過一個彎時速度太快,無法完成下一個飛坡,於是決定繞過這個坡。不幸的是,我事先不知道自己選的規避路線正中間有個1米多深的溝。當我意識到要發生的事情後,我在車上立刻就暈過去了。我的大腦真的關機了,以免接下來的慘劇發生時自己還神智清醒。很顯然,我的大腦知道接下來會有大麻煩,所以它進入「睡眠」模式,至少在表面上使我免於清醒地經歷恐懼。

當我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溝裡,頭疼得厲害,摩託車壓在我身上。我對這次摔車完全沒有記憶,回想起來,我認為這是件好事。

通常,騎士在摔車之前會對自己說:「操!我覺得我要摔車了!」果然,他真的摔車了。其實,很多摔車在摔的前一刻之前,都是能夠避免的,但只要騎士自己覺得一定會摔了,摔車就成了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所有其它可能性就都消失了(While many crahes are physcially preventable right up until the last moment, once a rider decides he’s going to crash, it becomes a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and all other possibilities disappear.)。要想更好地理解這一點,我們先來看看大腦是怎麼處理恐懼的。

【圖4.2】

我們在生物課裡學過,大腦可以分為不同的部分(圖4.2)。在摩託車騎行中,我們主要關心其中兩部分。首先是大腦最原始的部分,叫做腦幹,也叫爬蟲腦(reptile brain)。生物學家告訴我們,爬蟲腦負責與生存相關的四個「F」,即餵食(Feeding)、逃跑(Fleeing)、戰鬥(Fighting)以及生育(Reproduction)。

前額葉(frontal lobes)是人類大腦中最高級的部分。它負責更高水平的思維活動,例如想像、創造、邏輯、計劃和直覺。關於大腦的工作方式,需要記住的是,只要你使用前額葉,你就不會受到爬蟲腦的影響了,而恐懼正是爬蟲腦產生的(The important thing to remember about how your brain works is that whenever you are utilizing the frontal lobes, you stay out of the reptile brain, which is where fear resides.)。換言之,在使用前額葉的時候,是不可能恐懼的。所以,好的摩託車教官在每個練習時都會給你一個注意要點,讓你在練習時專注於這個要點而不是你的恐懼感。如果你在騎車時開始感到恐懼了,說明你退回了爬蟲腦,這時你需要用前額葉來思考(If you begin to feel fear while riding, you have retreated back to the reptile brain and need to move your thinking back to the frontal lobes.)。

把大腦集中在前額葉的關鍵之一就是信心。信心來自兩個因素:知識和信念。知識是所有的事實、信息以及分析身體經歷、心理歷程得到的技能的結晶。在行業內部,它有時被稱為專業知識(know-how)。

這裡的信念,我並不是指在《聖經》意義上的假裝知道自己並不知道的東西。而是像英國哲學家阿蘭·威爾遜·瓦茲雄辯地指出,信念就是「在天生不可靠的世界中相信自己(trusting yourself to an inherently untrustworthy world)」。換言之,即使無法控制影響你的每一個變量,你甚至可能會嚴重受傷或因無法控制的事情而喪命,你仍感覺風險是可控的(In other words, even though you can't control every varibale affecting you, and you might even be severely injured or killed by something you can't control, you feel that the risks are manageable. )。所以,雖然嚴重的後果是「有可能」發生的,只要擁有正確的技術和經驗,就不會是「很有可能」發生的(So while terrible consequeces are possible, with proper skills and experience they are not probable.)。關於這一點,海軍將軍、計算機科學先驅格蕾絲·霍珀說得最好,「停泊在港灣的船是安全的,但那並不是我們造船的目的。(A ship in port is safe, but that’s not what ships are built for.)」

或者,也就像我們在「完全控制」騎行培訓中愛說的那樣,「不管你認為自己行還是不行,你都是對的!(If you think you can or you think you can't, you're right!)」

有個典型的例子可以說明這種現象。在去歐洲參加比賽之前,4次AMA F1冠軍Mike Baldwin就預測:Wayne Rainey會大獲全勝。為什麼呢?Baldwin說,「我永遠不能讓自己完全信任前輪,但Wayne有這種能力,一旦比賽開始,他就決定信任前輪,騎起來就好像前輪每次都能抓住地一樣。」這種信念來自於信心,簡單地說,Rainey對前輪抓住地有完全的信心。

這裡有必要指出,當你認為自己能獲得足夠的抓地力以及認為摩託車會打滑時,你的騎行狀態是不一樣的(It’s important to note here that you ride differently when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traction versus if you think the bike will slide out.)。例如,在一個完美的晴天,騎行在一條視線很好的開闊道路上,你會注意到,自己的身體很放鬆、自信、專注。假設在這种放松、自信的狀態下,後輪稍微打滑了一下,這會是個事兒嗎?完全不是。你會順其自然,接著騎。相反,如果你夜晚在溼滑路面上過一個盲彎,你會身體緊繃、神經緊張(可能還會疑神疑鬼)。在這種狀態下,如果後輪稍微打滑了一點,會發生什麼呢?腎上腺素會瞬間充滿你的肌肉,你對車輛的操控會矯枉過正,使本就不妙的情況更加糟糕,甚至還可能摔車。

在某種意義上,在不理想的條件下騎車,最好做個「演員」,假裝騎行條件很好(In a special sense while riding in poor conditions it’s best to become an 「actor」 and pretend that the conditions are good.)。這不是說你可以在溼滑的彎道中間猛給油,而是說,在抓地力不佳的條件下騎車時,你應該像抓地力很好那樣保持放鬆、專注於當下。這樣如果摩託車開始打滑,你的心理和身體狀態就最有利於應對抓地力的變化(It does mean that you should be just as relaxed, present, and focused as if you had really good traction,so that if the bike starts to slide, you will be in the perfect mental and physical state to deal with any changes in traction.)。這裡的底線是,無論發生了什麼,你都必須接受。畢竟,無論是否喜歡當前的抓地力狀況,你都必須應對當下的特殊情況。越早接受現實,你對當下情況的處理與應對就越快。

說明這種「演戲」的最好例子可能是脫口秀演員。你想知道舞臺上或電視上的脫口秀演員為什麼能編出這麼有趣的段子甚至即興唱歌嗎?這是因為他們有個秘密從未告訴過觀眾:他們對所有事情都100%按表面意思接受。換言之,他們從不「打斷」任何事情。無論舞臺上其他喜劇演員如何反常,也無論觀眾中的起鬨者如何令人不爽,脫口秀演員表現得就好像那是安排好的一樣,並相應地進行表演。

作為騎士,我們可以利用這種技術,幫助自己應對路上意想不到的威脅。假設對側車道一輛半掛卡車突然越過雙實線到你的車道上。通常,大多數騎士會進入完全驚慌模式,甚至可能視線都鎖定在這輛卡車上,導致迎頭相撞。但是換作一個脫口秀演員,他會怎麼做呢?他不會因想到要撞車而僵住,原來的車道一旦過不去,他就會立即變道。有趣的是,優秀的售貨員也是這麼做的,一旦發現最初的策略無法讓顧客掏錢,他就會靈活調整,馬上改變策略。

量子力學物理學家使用粒子加速器發現,不改變發生的事情,就不可能觀察到亞原子現象。這聽起來讓人很吃驚:如果不創造一種新的現實,你就看不到某種東西,包括你自己和你周圍的環境(Amazing as it sounds: you cannot watch something including yourself and your environment without creating a new reality.)。這就是為什麼每一位出色的運動心理學家都強調可視化技術(This is why every major sport psychologist emphasizes visualization techniques.)。通過想像某種特定的事件,你實際上就創造出這個事件發生的可能性(By imaging a particular event, you actually create the possibility of its existence.)。

沒有關係(No Problem)

老子在《道德經》裡說,「外其身而身存」(In the Tao Te Ching, Lao Tzu says, 」He who is not afraid will always be safe.」)。後人對此有很多解釋。但就摩託車而言,我發現有一種解釋特別重要,通過研究摩託車輪胎開始打滑時會發生什麼,就可以解釋這句話。

大多數騎士都曾在彎道中經歷過1個或2個車輪打滑的情況,通常是在出彎給油時,尤其是在雨天。發生這種情況,你是什麼反應?一個高水平騎士此時會任由車輪打滑,就好像車輪本該打滑一樣。如果你能保持鎮定,摩託車通常會自我修正,就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這就是車架中設有拖曳距的目的(That’s the purpose of trail in the chassis.)。它能讓摩託車在不直的時候傾向於變直(It makes the bike want to straighten up whenever it’s crooked.)。

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面臨的問題是,只要我們認為某個正在發生的事情不應該發生,我們就將其視為困難而感到害怕。一旦感到害怕,你的身體就會變得僵硬,大腦就會超載。這種情況下,你就像一個新手騎士樣,無法處理所有的輸入。你與外部環境的聯繫就會中斷,僅關注於內心的恐懼。這時,你摔車的機率會明顯增加。要想避免這種情況,需要一些特殊的練習。

只有通過練習打滑,你才會對打滑感到足夠輕鬆,當打滑發生時才不至於超過自己的恐懼閾值(Only by practicing sliding will you become comfortable enough with it that you will not be pushed beyond your fear threshold when it occurs.)。因為在街道上打滑會非常危險(特別是騎大型休旅車),你最好使用一輛越野車或雙用途越野車練習打滑。更輕的車身及更滑的路面會幫你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學會打滑的技術。

在泥土地騎車,你就會明白,摩託車打滑沒什麼大不了,你可以順其自然,不用與其對抗。畢竟,一旦車輪打滑,除了順其自然也沒什麼別的可做的,因為你越對抗,情況就會越糟糕。這樣,當你在街道上騎車發生打滑時,就能妥善應對,不至於過度恐懼了。

過度恐懼的另一個名字是恐慌。在恐慌的情況下,人就無法進行正確的思考,動畫情景喜劇《辛普森一家》裡爸爸Homer的表現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Homer顯然不太聰明,在某一集中,他回家後遇到了一個大難題:他那一貫聽話、乖巧的女兒Lisa一反常態地在學校裡惹了麻煩。Lisa此前從未在學校裡惹過麻煩,所以Homer不知道如何處理這種情況。思考了一會兒,他想到了一個解決辦法:讓兒子Bart去打掃地板。兒子Bart當然不樂意,Homer俏皮地說,「孩子,人在遇到麻煩時,只會做自己知道的事情!(Boy, in times of trouble, you go with what you know!)」。

類似的,騎摩託車遇到麻煩時,我們也會做自己知道的事情。我們知道的事情就是我們已經養成的習慣。而我們已經養成的習慣,就是我們反覆練習的技術動作。因此,如果你想把從本書中學到的技術轉化成習慣,你就必須反反覆覆地練習,直到把這些技術練成肌肉記憶。只有這樣,即便在恐慌情況下無法進行思考時,你也能把正確的騎行技術用出來。(Similarly, in times of trouble on the motorcycle, we go with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know is what we』ve made habit. And what we』ve made habit is what we』ve practiced over and over. So, if you want to make the skills you learn here into habits, you will have to practice them over and over again until you』ve trained them into your muscle memory. That way, you』ll be able to execute them even in a panic situation when you can’t think about them first.)

行動肌肉(Action Muscle)

應對恐懼需要練習的另一個重要技術是「鍛鍊你的行動肌肉(exercising your action muscle)」。就是在面對恐懼時,讓身體採取行動的心理勇氣(That is, the mental gumption to go into physical action in the face of fear.)。例如,我做了一輩子的歌手,但幾乎每次登臺演出前,我都會怯場。1994年在美國亞特蘭大公路賽道參加WERA全國摩託車公路賽時,我被邀請當著24000名觀眾的面演唱國歌。雖然此前我在數量較少的觀眾面前演唱過上百次國歌,這個大型體育場還是使我非常緊張,我的手抖得幾乎拿不穩麥克風。雖然恐懼幾乎讓我癱瘓,我還是閉上眼睛,深呼吸,登臺完成了演唱。能做到這一點,要歸功於我此前所有的練習。請注意,不僅僅是唱歌練習,還有在緊張狀態下表演的練習,即鍛鍊行動肌肉的練習(Not just my singing practice, mind you, but my performing while nervous practice……my exercising-the-action-muscle practice.)。在暢銷書《異類:不一樣的成功啟示錄》中,作者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指出,要想精通一項身體活動或思維活動,需要10000小時的練習。

此前在好幾年裡,我讓自己習慣於不把緊張情緒看作一個問題,而是把自己的恐懼看作即將演出的信號(Over a period of years I had conditioned myself to not consider nervousness as a problem. Rather, I looked at my fear as a signal that it was time to perform.)。實際上,我很感激自己的恐懼,它使我腎上腺素水平升高,這樣我才能大聲地唱出曲子。如果之前沒在小範圍觀眾面前練習在恐懼狀態下表演,我絕不會有能力應對自己在更多觀眾前唱歌的緊張情緒。所以我怎麼強調都不為過:要練習帶著一點恐懼感騎行,使自己適應不自在的情況(That is why I cannot emphasize enough the importance of practicing riding with a little bit of fear to get comfortable being a little uncomfortable.)。這樣,當意料之外的事情讓你大吃一驚時,你就能處理好那種感覺,不至於大腦「關機」(That way, when the unexpected takes you by surprise, you'll be able to handle that feeling without shutting down.)。

勇氣(Bravery)

與流行的觀點相反,我相信每個人的恐懼閾值都是類似的,只能承受這麼多的恐懼,超過閾值以後就無法有意識地思考和行動了(Contrary to popular opinions, I believe everyone has a similar fear threshold, that everyone can only take so much fear before they can no longer consciously think and act.)。勇敢的人並非能克服更大的恐懼,而是提高了恐懼控制其頭腦時的點位(Brave people aren’t those who can overcome larger amounts of fear, they are those who raise the point at which fear gets control of their minds.)。例如,如果瓦倫蒂諾·羅西按你的速度騎車時感受到的恐懼和你一樣多,那他就不可能騎得比你快。羅西的騎行能力強,只是意味著感受到同樣的恐懼感時,他的騎行速度比你的騎行速度快得多。一旦他達到了自己的恐懼閾值,他也無法進一步突破,就和我們一樣——除非我們改變自己的思維。一旦你的大腦達到「信息過載」的點,你就需要儘快喚醒你自己(As soon as your mind reaches this 「information overload」 point, you』ll need to re-center yourself as quickly as possible.)。但願你能在失去控制之前完成這個過程。我們將在下一章——專注中討論如果做到這一點。

中英文對照表:

adrenaline腎上腺素

Alan Watts英國哲學家阿蘭·威爾遜·瓦茲

at face value按照表面意思,對……信以為真

belt out大聲唱

best bet最好的選擇

Biblical《聖經》中的,有關《聖經》的

carnage大屠殺

composure沉著,鎮定,鎮靜

condition訓練,使習慣於,使適應

consciously有意識地

crooked不直的,彎曲的,扭曲的

detour繞行的路,迂迴的路,兜圈子

disseminate散布,傳播

dual-sport bike雙用途越野車

eloquently雄辯地

elucidate闡明,解釋,說明

ensuing接著發生的,隨後的

faint昏厥

Feel the Fear and Do it Anyway《戰勝內心的恐懼》

follow through堅持到底

frontal lobes前額葉

gumption勇氣,膽力,決心

heckler起鬨者,質問者,詰問別人之人

hindrance妨礙,障礙,阻撓

improv即興表演

improv artist脫口秀演員

inherently天性的,固有的

inquire into調查,了解,研究

in retrospect回顧,回想

Malcolm Gladwell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

nasty令人厭惡的,令人不悅的

Natioanl Anthem國歌

not the sharpest tool in the shed不太聰明

off-road bike越野摩託車

ostensibly表面上

Outlier《異類:不一樣的成功啟示錄》

outrageous無法容忍的,反常的

overcorrect過度修正

overshoot超過,越過,突破

panicking恐慌

paranoid多疑的,恐懼的

particle accelerator粒子加速器

prophecy預言

psychologist心理學家

recollection回憶,記憶

reptile brain爬蟲腦

salesperson售貨員

semi-truck半掛卡車

sensory input感官輸入

stage fright怯場

stand-up單人表演的,單口的

sub-automic亞原子

uncharacteristically一反常態地,非同尋常地

understandably正常地,合乎情理地

untrustworthy不可靠的,不能信任的

版權聲明:

本文翻譯自《TOTAL CONTROL-High performanc street riding techniques》(Second Edition)

(《完全控制——高水平街道騎行技術》第二版)

作者:LEE PARKS

譯者:周卡納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未定事件簿》第四章庭審怎麼過 第四章完美庭審通關攻略
    導 讀 未定事件簿第四章庭審攻略是遊戲主線4-17關玩法,玩家們需要在辯論環節出示證物全部回答正確哦,那麼未定事件簿第四章庭審怎麼過
  • 《「重口味心理學」第四章 失控的身體 13》
    重口味心理學看人看到骨子裡張卉妍 編著 第四章是這樣的,在某種場合下,某些人會出現一種明知與當時情況相違背的念頭,這些人明明不情願卻不能控制。如母親抱著孩子走到河邊時、突然產生將小孩扔到河裡的想法,雖未發生,但卻造成十分緊張、恐懼的心理。
  • 馬斯克帶頭呼籲禁止「殺人機器」,他們在恐懼什麼?
    「由於科技公司們所開發的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可能會被誤用於自主化武器的開發,因此我們認為發出這樣的警醒是我們的責任。」「致命的自主化武器可能會帶來第三次戰爭革命,一旦發展完善,它將會導致武裝衝突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規模,並且在速度上超越人類的理解範圍。它們可能會成為令人聞風喪膽的武器,被恐怖分子、暴君所利用,施暴於無辜的人民,甚至可能會為黑客所挾持。」
  • 「轉生惡役」小劇場「與卡塔莉娜一起學習」第四話
    「轉生惡役」小劇場「與卡塔莉娜一起學習」第四話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 《控制》DLC「AWE」評測:串聯Remedy宇宙的第一步
    伴隨著開發商Remedy旗下多款作品的串聯型,我們也能很明確地感受到官方有意試圖將《量子破碎》、《心靈殺手》和《控制》這幾部作品串聯到一起,而此次《控制》推出的DLC「AWE」也恰如其分地成為了開啟「Remedy宇宙」關鍵的第一步。
  • 《基督教要義》朗讀 |卷三/25 第四章論認罪和贖罪(3.4.16-20)
    然而,我們完全不能接受的是,他們制定規條要求人在神甫面前訴清一切的罪,並說,除非人真誠認罪,否則罪就不得赦免,也誇大的說,人若忽略在神甫面前認罪,就無法進入天堂。 我們需要訴清一切的罪嗎?我相信戴維王對認罪有正確的認識,他說:「誰能知道自己的過失呢?願禰赦免我隱而末現的過錯」(詩十九12 p.)。也說:「我的罪孽高過我的頭,如同重擔叫我擔當不起」(詩三八4;cf.
  • 臺灣環島騎行之「東海岸篇」——「追風太平洋」
    【具體行程】「Day 5 墾丁→(太麻裡)臺東 108km」「Day 6 (太麻裡)臺東→瑞穗 140km」今天一路經過的地方都有著很美的名字: 初鹿、鹿野、泰安、池上、瑞穗...從太麻裡出發不久,一路幾次遇到一隊本地騎友,反覆互超幾次後,在同一家711休息補給時聊起了天。
  • 淺談《華嚴金師子章》的「十玄無礙」和「六相圓融」思想(下)
    為法藏的《探玄記》、《華嚴教義章》等闡發十玄所據。法藏的十玄說和以上智儼的十玄說不是完全相同,分別稱為「新十玄」和「古十玄」。「法藏的十玄說幾經變動,最早是在《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中的說法,後在《華嚴金獅子章》中改變了次序,最後在《華嚴探玄記》中又對十玄的三門作了名稱的改動。」
  • 「答案分享」智慧樹雲計算技術答案
    ( )A:對B:錯正確答案:「對」2雲計算涉及以下哪些技術( )。A:作業系統B:計算機網絡C:分布式系統D:各選項均正確正確答案:「各選項均正確」第二章 單元測試1雲數據中心對網絡延時要求較高,線程是處理機的獨立調度單位,同一進程中的各個線程共享該進程所擁有的資源,—個線程被創建後便開始了它的生命周期,直至終止」第四章 單元測試1基於UDP的socket通信方式是面向連接的。
  • 《「重口味心理學」第四章 失控的身體 23》
    重口味心理學看人看到骨子裡張卉妍 編著 第四章 有記憶強迫症的患者一般無法控制自己的思想,在他們的大腦中會不斷地浮現出已經過去許久的事情,雖然他們自己明明知道回憶是沒有用的,但是卻無法控制。就是對於記憶強追症患者而言,回憶往事的行為是不受意志和思維所控制的。但是正常人的回憶則不然。
  • 吞食孔明傳第八章三國一統圖文流程攻略
    吞食孔明傳第八章怎麼過關?第八章最終BOSS怎麼打?想必很多朋友都還不是很清楚吧,所以呢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就是吞食孔明傳第八章三國一統圖文流程攻略,需要的朋友還不快進來看看? (需要在第二章收復貂蟬以後,從第三章開始的任意章節中擊敗一次在野呂布,即可達成條件)加入後獲得天賦「虎候」(這裡提一下呂布真武獲得條件:需要呂布戰鬥傷害輸出累計達到50W後自動獲得)。  有了呂布的加入,我軍士氣高漲,此時可重新編隊派遣呂布上場。調整軍師及恢復兵力之後,再戰渭水!  呂布此戰會帶著「無雙」狀態異常勇猛。
  • 數位牙技‧觸動未來-「數位牙技培育中心」正式揭牌
    為培育新世代口腔技術數位專業人才及推進牙體技術數位教育,愛齒特美學教育學院協同愛爾創口腔技術有限公司、廣州黑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牙科領域優良廠商以及中臺科技牙體技術暨材料系等共同助力成立中臺科技大學牙體技術暨材料系「數位牙技培育中心」,並於今日
  • 《羅馬書》第七章的「苦中人」究竟是誰?|微讀問答
    保羅在第七章之前的篇章將「在律法之下」及在罪的權勢下兩種狀況連繫起來(6:14,7:5),又講述罪的轄制是通過律法實踐,變成有效(5:20,7:5;參林前15:56),因此他害怕讀者會作出一個結論,認為律法是邪惡的。所以,他提出第7節的疑問,並立即以加強語氣的否定句來回答——「斷乎不是!」——然後繼續將神的神聖律法和罪兩者之間的真正關係作一個正面的分析,來確定他的否定回答。
  • 吉卜力鈴木敏夫出演押井守執導真人版「機動警察」
    吉卜力鈴木敏夫出演押井守執導真人版「機動警察」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 「Fate」劇場版「命運之夜——天之杯」最終章BD&DVD發售日期確定
    「Fate」劇場版「命運之夜——天之杯」最終章BD&DVD發售日期確定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 情緒勒索 | 不要成為利用恐懼、責任、罪惡感控制家庭的家長
    在這裡,我用「迷霧」(FOG:Fear, Obligation, Guilt)這個詞,來表示情緒勒索行為所造成的混沌不清,也用來說明其做為一種媒介的功用。這個詞其實是三個不同單字的前綴縮寫:恐懼、責任及罪惡感,這些要素也是勒索者遂行其意的工具。
  • 「日本5大必訪世界遺產景點」公布姬路城只能排第四
    擁有豐厚歷史的日本,是個具備文化底蘊的觀光大國,自1992年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以來,日本全國共有23個世界遺產,位居亞太地區第四,僅次於中國、印度與伊朗。國際知名樂天旅遊特地公布「日本5大必訪世界遺產景點」排行榜,力推日本人心目中最喜愛的國內世界遺產景點,喜愛日本歷史文化的臺灣旅客千萬別錯過!
  • 《神同在的榮耀》第四章 從基本教義到啟示(文字+視頻)
    目錄 第一章人我們是為榮耀而受造第二章示開那的同在第三章又神榮耀奧秘的啟示和彰顯第四章從基本教義到啟示第五章從恩膏轉換到榮耀第六章熱情渴慕祂尋求神同在第七章榮耀的條件、獎實和好處第八章被神的榮耀改變和轉化
  • 「醫療服務體驗官」來「找茬」?南科大醫院為了改善醫療服務這麼做!
    12 月 24 日下午,南科大醫院舉行了「醫療服務體驗官」聘任儀式暨體驗活動,為不斷改善醫療服務亮「新招」。來自政府、企業、法律、街道、學校、媒體、社康等不同行業的 15 位熱心人士受聘為醫院的首批「醫療服務體驗官」。
  • 「漢字篇4」我姓「Zhang」音十章,還是立早章?
    如果是章姓人士一般會回答「立早章」。可是有學問的章姓人士就不高興了,「我是音十章!」現代漢語詞典認為「章」的部首是「立」,這當然是為了方便學習。不過,「立早章」是完全沒有學問的,雖然「音十章」也存在質疑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