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的朵朵媽媽又在大聲的斥責孩子,幾乎每天都能聽到他們家傳來的哭鬧聲、責罵聲,一邊是媽媽聲嘶力竭的呵斥朵朵,另一邊是朵朵用盡全力發出刺耳的尖叫表示反抗。
朵朵媽媽經常和小區裡的寶媽們訴苦,說朵朵現在完全沒有以前那麼乖巧聽話,越是大人叫她不要做的事情,朵朵越是會去做。
讓她吃飯偏不吃,讓她洗澡不要玩水,偏偏把水花弄得到處都是,讓她早點上床睡覺,可是不磨嘰到十一二點絕不去睡……
朵朵媽媽的話引起了很多寶媽的共鳴,大家紛紛感慨,現在一歲多的娃怎麼這麼難帶呢?
如果說剛出生的寶寶是一個小天使的話,那麼一歲之後,寶寶就會從小天使變成小惡魔。
那個總是黏著父母,看到父母就會笑得孩子如今卻越來越有自己的個性,再也不願意凡事聽從父母的安排。
寶寶越來越難帶,其實正是他們的自身能力在不斷的發展,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寶寶的一種成長。
1、自我認知的加強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開始逐漸萌芽出自我認知的能力,他們對身邊的一切都非常好奇,想要主動的去探索去嘗試。
這時他們會認為自己看到的東西都是自己的,任何人都不能去幹涉,此時寶寶會有很強的佔有欲,甚至完全拒絕和小夥伴分享。
這時父母應該學會尊重寶寶,而不是強迫他們必須把玩具或者零食分給其他人。
因為這和寶寶的個性,素質完全無關,只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一種自然反應。一旦寶寶的佔有意識被他人挑釁,寶寶很容易就會發脾氣。
2、時間意識缺乏
在年齡比較小的時候,寶寶是沒有時間意識的,他們分不清一分鐘一小時一天的概念,只是會按照他們自己的認知去要求他人。
比如一歲多的寶寶突然感覺到肚子有點餓,他們這時想喝奶,但是媽媽正好有事,所以會讓他們等一會。
然而也許僅僅是一兩分鐘的時間,寶寶就會顯得非常不耐煩,他們會覺得時間過得很久,會覺得自己被媽媽忽視。
所以如果他們的需求沒有被及時滿足,那麼就會導致寶寶情緒失控,這其實都是因為他們沒有時間概念的原因。
3、空間意識萌芽
寶寶在一歲之後,他們會逐步出現空間意識,他們會知道應該把物品放置在合適的地方,也會和爸爸媽媽玩捉迷藏的遊戲,這會讓他們覺得非常開心。
因為在遊戲的過程中,寶寶的空間思維能夠得到一定的表現。
同時正是因為有了空間意識,所以寶寶對安全感的需求才會更強烈。
比如當他們睡覺時放到床邊,或者處在一個比較狹小侷促的空間環境中時,他們就會覺得不安,但是由於無法很好的用語言表達,所以只能通過哭鬧去表現。
孩子人生中的第1個叛逆期一般出現在兩歲左右,顯然一歲多的孩子也已經接近了叛逆期。
這個時候父母一起不斷的說教指責孩子,倒不如選擇和孩子耐心的溝通,因為叛逆期的孩子最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
當父母無視孩子的情緒和思想,依然像之前那樣控制孩子時,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反感。
孩子會逐漸進入探索期,這個時期他們想要嘗試一切讓他們覺得好奇的事情,只是這些行為很多的父母看來都是調皮搗蛋無理取鬧的行為。
比如他們會用手去抓泥土抓沙子,甚至有的時候會放在舌頭上嘗一嘗味道,這樣的行為父母能夠容忍嗎?當然不行。
又或者這個時候孩子喜歡撕紙,喜歡亂丟東西,以至於沙發上,地上,床上到處都有他們的玩具,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打掃乾淨的房間瞬間就變成了狗窩,父母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相信很多父母此時都會大發雷霆,對著孩子就是一頓指責。
但孩子的這些行為其實都是完全符合他們成長發育規律的,所以這是他們精神的發展,身體的發展,是一種完全正常的發展行為。
父母越是想要制止,孩子就會越叛逆,最後身心俱疲的是父母,而孩子依然會我行我素。
1、把命令的口氣改為協商
很多父母在發現孩子有錯誤行為的時候,都會用&34;去制止他們。比如讓孩子不要看電視,讓孩子不要光腳走路,讓孩子不要吃太多的甜食……
這顯然帶有命令的口氣,而一歲多的孩子很難接受父母對自己這樣的要求,所以父母越是想要控制孩子,孩子越會選擇反抗。
但是如果改變一下口氣和態度,即便是同一件事,孩子也許都有可能轉變觀念。
比如面對根本無法下腳,滿屋子都是孩子的玩具時,父母想讓孩子自己去收拾,但是如果命令孩子,你現在馬上立刻把玩具收拾好,孩子也許會排斥。
但是如果說:你能幫媽媽一起收拾玩具嗎?孩子也許就會欣然接受。
父母的這種做法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被需要的,也就是他們找到了成就感,認為自己的存在是有價值的。
同時因為是爸爸媽媽請求自己幫忙,所以主動權會在孩子那裡,這會讓他們感到非常開心,自然也就會接受父母的請求。
2、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因為年齡的限制,所以在很多事情上都難以表現出很強的專注力。
這就為父母轉移他們的注意力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比如孩子特別想在平板上看動畫片,但是為了他們的眼睛考慮,父母往往都會拒絕,結果當然可想而知,孩子會特別不高興,甚至會大哭大鬧。
這時父母不應該嚴厲的去指責孩子,而是可以通過用孩子感興趣的其他事情去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比如帶著孩子去戶外蕩鞦韆,又或者帶著孩子去草地上追逐嬉鬧,這很容易就讓孩子忘記剛才的不快,因為和在家裡悶著看電視相比,當然出去玩會更有吸引力。
想要輕鬆帶娃,有時父母不妨使用一些小套路,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