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對於很多寶寶來說都是大難題,從他們出生之後,父母就希望寶寶能夠多吃一點,但有的寶寶胃口卻顯得非常小,經常是喝幾口奶,吃幾口輔食,就把小碗推開,這無疑讓父母頭疼不已。
但也有的寶寶卻恰恰相反,他們不僅總是喜歡哭鬧,而且怎麼也吃不飽,媽媽焦慮不已,甚至懷疑自己的奶水量不足。
其實很多時候寶寶有這種表現是因為他們進入了身體猛漲期,最明顯的表現就是身高體重在某一段時間突飛猛漲。
由於他們的成長需要大量的營養,所以寶寶才會表現出胃口大開怎麼也吃不飽的現象,這時寶媽應該如何應對呢?
01寶寶身體已進入猛漲期的具體表現有哪些?
1、喝奶需求增加
當寶寶的身體進入猛漲期之後,他們的胃口會大開,所以會要頻繁的喝奶。
而且每一次喝奶的時間都會比之前有所增加,這自然意味著他們對奶水的需求量在不斷增加。
當然除了食量方面,寶寶的各種技能也會有明顯的提高,不管是坐、爬還是走,都會在不斷的進步。
2、脾氣暴躁容易哭鬧
寶寶在身體猛漲期的期間,他們的情緒會經常有所波動,如果感覺吃不飽,他們會哭鬧,感覺睡不好,他們也會哭鬧。
同時在他們身體快速發育的時候,他們的大腦很難達到同頻率的適應,所以一時間難以接受,只能通過發脾氣來表示不滿。
02寶媽應該如何做呢?
1、儘量做到按需餵養
有的寶媽看到寶寶總是哭鬧想要吃奶,就會對自己的奶水分泌量失去信心,甚至會用奶粉去代替母乳對寶寶進行餵養。
這其實是非常不正確的做法,如果寶寶吮吸母乳的次數減少,那麼會直接影響到母乳的分泌量,使得媽媽的奶水真的越來越少。
其實寶媽應該做到的是按需餵養,當寶寶需要喝奶時不要有任何其他的想法,只要滿足寶寶的需求即可。
2、給寶寶儘可能多的陪伴
寶寶的情緒不穩定,作為父母就應該更多的陪伴在寶寶身邊,陪他們一起做遊戲或者講故事。
這樣能夠讓寶寶感覺到來自父母的關愛,自然對他們的情緒會有所緩解。
當然這裡的陪伴並不僅僅局限於寶媽,寶寶的爸爸和家庭的其他成員也應當適當的加入進去,可以帶寶寶多進行戶外活動,在開闊寶寶視野的同時讓寶寶心情變得更明朗。
3、創造舒適的睡眠環境
寶寶身體進入猛漲期,意味著他們需要更多的睡眠,這其實是相輔相成的,因為在深睡眠的狀態中寶寶的身體才能分泌出更多的生長激素。
所以父母應該為寶寶創造安靜又溫馨的睡眠環境,提高寶寶的睡眠質量。
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即便他們白天睡得再多,也不會影響夜間的正常睡眠。所以不要人為的破壞寶寶睡眠,相信他們的自我調節能力,寶寶會發育的更好。
03對於不好好吃飯、厭食的寶寶,父母又應該如何做呢?
1、創造良好的吃飯氛圍
父母要為寶寶營造良好的吃飯氛圍,用餐時讓寶寶一起坐上餐桌,為他們準備精美可愛的餐具,這樣會吸引寶寶對吃飯的欲望。
在食物方面經常變換不同的種類,注意營養的搭配,當寶寶不願意吃飯時不能威逼利誘,而是要循序漸進的去引導,以免寶寶對吃飯越來越反感。
2、做到飲食的規律性
對於4~6個月之前的寶寶而言,母乳是他們全部營養的來源,一般在4個月之後,寶媽會有意識的為寶寶添加輔食。
這時需要注意的是輔食的添加不能操之過急,而是要有一定的規律性。
做到先細後粗,先軟後硬,先少後多,這樣才能讓寶寶更願意去接受,讓他們在吃飯產生興趣。
3、進行專業的檢查
如果寶寶的厭食情況比較明顯,已經影響到他們的正常發育和生活,那麼父母就必須及時帶寶寶去醫院進行專業的檢查。
經過醫生的診斷之後,才能夠明白寶寶產生厭食的真正原因,這樣才能夠對症下藥,讓寶寶的食慾更快恢復。
千萬不能病急亂投醫,或者對寶寶厭食的情況不管不問,這樣只會影響寶寶的發育。
寶貝吃飯是大事,父母應該關注但是不能強迫,讓寶寶知道吃飯的重要性。
在引導寶寶合理用餐的同時也要尊重他們的自我選擇,這樣寶寶才會愛上吃飯,擁有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