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職業者:並不自由

2021-01-10 騰訊網

作者 | UJ大叔

編輯 | UJ大叔

小編上篇的文章得到了一些朋友的認可。後來一位27歲的條友發來私信說,想創業、想成為自由職業者。問我好不好?

還是那個問題,部分想自己做事的人,根本沒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跟計劃,連自己能做什麼都不知道。跟他聊了很久。所以今天來講講自由職業者。

先分析一下,上班族想成為自由職業者的原因無非三個原因:

1.不想為人打工,覺得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

2.有公司的規章制度約束,還要順從職場規則與人打交道,處理複雜人際關係。

3.做事不開心,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這就涉及到與自由職業者緊密相關的詞:裸辭。

傳統意義上的裸辭講白話一點就是:上班族沒找好下家,就因為個人原因毅然決然從當前公司辭職。沒考慮後期,先放飛自我一段時間再說。按現在情況的來說95後、00後居多。大部分沒有成婚、沒有小孩,簡單講就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自由職業者在行為上來說跟裸辭就是同一種意思,但是又有本質區別。區別在個人的計劃跟執行力。這裡稱為「半裸辭」。

想成為一個成功的自由職業者要講幾點:

個人自律:

問題就是拖延症,不客氣的說10個人裡至少8個有拖延症。舉個常見的例子:每天睡到中午12點甚至下午才起床,凌晨4點才睡覺。這是通病,這不是自由職業者,而是典型的裸辭失業者。自由職業者不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而且有規劃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問題就是沒有公司的時間約束後,能不能自律成了自由職業者的根本也是基礎。自由分配時間,不代表隨便分配時間。個人時間管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非常頭痛的事情。

技能:

小編不講深層的,就說膚淺的東西。在辭職的時候,有沒有考慮過。自己的技能是否能在社會、市場裡獨立合理的生存。這包括人脈、業務量、專業性。你辭職後連基本的保底工資都沒有了,如何生存是大事情。如果連基本的生活支出都沒辦法負擔,談什麼自由?以寫作為例。最近在頭條上,經常刷到一些創作者朋友發微頭條說收入太低,不想堅持了。我大概查看了下。第一個是發短視頻、發圖文時間並不久。第二個是內容質量大部分較低。第三是沒有做好相關功課,比如如何起標題、利用熱點起標題,來獲取點擊率跟推薦量。第四是沒有抓住群眾,自己喜歡寫什麼就寫了。沒有考慮到大家喜歡看什麼。拜託!!我們不是什麼大作家,保質保量的輸出大家想看的才是硬道理。

事項計劃:

每日或者某個時間段進行規劃需要(必須)完成的事情(目標)。常見的就是,兩天打漁三天曬網。還是舉寫作的例子:以前上班只是為下班,下班只是為了休息,休息只是為了第二天上班。現在不一樣了,這不是為別人打工,而是在為自己打工。然而寫完一篇就放鬆了,感覺做完了任務。玩個遊戲、看個電影,放鬆一下獎勵自己。如果一天扣除6-8小時的休息時間,那麼保持2-3篇的作品輸出量。真的不多。難就難在,人喜歡尋找成就感。而且喜歡立竿見影的成就感,相比較做一件需要更多時間來完成的事情帶來的成就感,更喜歡時效短但是見效快的成就感,就比如玩遊戲。特別在初期喜歡尋求一點心理安慰。

孤獨感:

社交範圍的縮小,最明顯的就是沒人溝通商量,吹牛的的人都沒有。做什麼都是自己一個人,什麼事情都要自己決定。特別是一些離開家鄉隻身來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住在一個小合租房,回家沒人等、沒人說話、沒辦法抒發情緒。現在像文頭說跟人打交道都變得是優點。早前一個老闆就跟我說過一句話,人做一件事要耐得住寂寞,慢慢的才明白說的什麼意思。一個人的孤獨感很容易讓人崩潰。而且前期收入較低的情況,很容易前功盡棄,再回到原來的生活。

村上椿樹說過:看海看久了想見見人,見人見多了想看看海。

人本身就是矛盾結合體。

據研究調查46%的從業者因為前期收入不穩定、收入低而放棄。18%的從業者因為忍受不了孤獨、寂寞而放棄,這其中大部分是外地來城打拼人員。還有其他因為各方面原因,有因為個人能力、專業、溝通、性格等等。

小編詢問過了幾個從事自由職業的朋友,普遍存在就是上訴問題。有一個就比較典型的。他是「程序猿」大學畢業後就職一家北京的中外合資的軟體開發公司。每個月12000的工資。幹了2年,天天熬夜加班,越發覺得不甘心。後來就決定自己單幹。但是由於一直在軟體公司上班、性格比較內向,在溝通方面、人際處理欠佳,導致在人脈方面的資源稀缺。單幹後沒有業務量,只能在網上接點小單子,在北京勉強過活。每個月只有4000-6000的收入。沒人開導跟商量,人變得有點抑鬱,就這樣堅持了4個月。又跑去投簡歷找工作。

一般人就是這樣,不想被約束、工作不開心、收入沒有達到預期,就想辭職。而且又剛好趕上今年的形勢,自媒體、自由職業者人數還在增加。

在考慮辭職的時候,先考慮自己能不能生存的下去。理想很美滿,現實很骨感。道理誰都懂,但是幾個做得到。如果盲目的去跟風,那後果只有自己承受。

所以現在回答那個私信條友的問題:從事自由職業者不是好不好的問題,而在於自己行不行。當前情況辭職需謹慎,自由職業有風險,且行且珍惜。

自由職業者,不自由。自由是精神,不自由是肉體。

我是@UJ大叔,看過點讚,腰纏萬貫。

歡迎關注、評論交流

相關焦點

  • 自由職業者真的自由嗎?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自由職業者的真實世界,分享一下自己的親身感受,與那些已經職業自由或者準備自由的小夥伴們共勉。1.自由職業者時間超級自由?其實,所謂的自由只是相對的,沒有絕對自由,只有相對自由。上班時的時間由於是打包出售給僱主,做多做少對薪資影響不大(我瞎說什麼大實話==),所以不少人無師自通了一項技能——上班摸魚。而自由職業者是為自己打工,是老闆又是員工。
  • 你們心心念念的自由職業者,到底是什麼——自由職業者的前生今世
    近年來,自由職業者經常出現在大眾視野裡,究竟什麼是自由職業者?"空閒工作型",有正式工作,作為副業進行自由地工作。"獨立·個體型",個人獨立經營或是作為企業法人進行工作。"多重工作型",僱傭形態多樣,同時與多家公司籤約工作。"自由工作型",不屬於特定組織,自己憑藉技能工作。
  • 為什麼你最值得考慮的職業是自由職業者(自由企業家)?
    什麼是自由企業家?有人會覺得這是個新鮮事物:「自由企業家」其實早已經不是了。簡單地說,自由企業家就是運用他們在先前的工作中積累的技術、知識和人際關係,自己開辦企業的專業人員。為什麼有越來越多的自由職業者?這早已是一個趨勢,它表明很多我們曾預期的事物將在以後的年月裡得到很好的延續。
  • 當自由職業者雖好,但適合你嗎?
    成為自由職業者可能是不少職場人的終極夢想。美國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從事自由職業者的人數在過去10年呈現出了直線式的增長。其實自由職業並沒有想像中那麼自由,也有可能是另一番景象。「之前以為做自由職業者很自由,沒想到是最不自由的。」這是她最近的一條朋友圈動態。離開了體制,沒有了同事之間的協作關係,所有的事情全部都要依靠個人完成。一個人要完成找客戶,拉客戶,跟進度的事情,簡直就是一個人忙成一家公司的節奏。
  • 做一個自由職業者,are you sure?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成為自由職業者。」說出這句話的我的老師,曾經兼職寫作兩年,全職寫作兩年,目前運營著上千人的寫作社群。是一位完完全全的自由職業者。「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成為自由職業者」,可我們都嚮往自由職業啊!每天睡到自然醒,有時間陪伴家人,隨時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努力付出就能得到回報,不用看領導臉色的日子多爽啊!
  • 雲工作的未來 自由職業者
    自由人的工作多樣的,自由的,自願的並且是富足的。它有助於人們充分和合理的利用一切閒暇時光,去健身、休閒、娛樂或閱讀、提升自己。自由職業者的價值創造往往是主動的,因為他們重新加入了網絡化的勞動分工、知識分工。在這個新型的勞動分工裡,並沒有任何的關係束縛,即便存在一部分的僱傭關係,但也完全擺脫了到固定辦公場所上班,固定的工作時間和時長的束縛。
  • 招聘丨自由職業者,只有你對得起這份自由
    自由職業一點都不自由,反而忙成了狗!作家、博主、設計師、店主、攝影師、獨立記者、紋身師、地產經紀、電商……還有……新媒體從業者……想到這裡,我內心抽動了一下。的確,很多行業,看著門檻很低,想做好卻需要很深的道行。其實,自由職業,是世界上最不自由的職業。
  • 成為「自由職業者」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告別僱主,做起了自己的「老闆」,以獨具優勢的專業特色與個性化的從業態度成為「自由職業者」。問:那麼,說到「自由職業者」,你能想到哪些呢?答:網紅直播賣貨、旅遊分析師、職業遊戲玩家、民宿經營、獨立攝影師、自由插畫師、新媒體平臺運營…如果你對這些職業有一定了解,就會發現,這些職業都有著各自的特性:網紅直播賣貨——顏值需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成功因素,會溝通,介紹產品有新意才能帶來流量。
  • 職業規劃師解析:自由職業者的路上,有你嗎?
    做幾個月的自由職業者,然後再重返職場,那不算真正的自由職業者。而要做長期的自由職業者,就需要經營好這份職業。1、 首先需要有自己的產品,或者產品力專業可以是產品,擁有的資源也可以成為產品力。目前在職場上比較容易轉化為產品的如諮詢,培訓,還有寫作。自由工作狀態在諮詢(尤其是針對個體的諮詢)以及培訓領域較多。
  • 網絡自由職業者2021年,做自由職業者,想清楚3個問題
    我只能告訴你我的一些思維方式 提供我的經驗和一些信息, 我知道網絡自由職業者 在實踐中,自由職業者將成為越來越多專業人士的選擇將來很少見 一個人一生只為一家公司工作。 很多人說 你是自由職業者嗎?是tig嗎?你k?可以給出一些成功的想法。其實,我從未想過將自己定位為「自由經營者」。一直是「自由經營者」的情況, 離開國藥後不久。我想, 我會嗎?重新兼職嗎?
  • 滿足這3點,恭喜你,你可以做自由職業者了
    什麼是自由職業者?自由職業者(Self-employed)是指自己僱用自己, 根據《韋氏大詞典》,自由職業者是腦力勞動者(作家、編輯、會計等)或服務提供者,不隸屬於任何組織的人,不向任何僱主作長期承諾而從事某種職業的人,他們在自己的指導下自己找工作做,經常但不是一律在家裡工作。
  • Upwork:2016年美國自由職業者報告
    和2014年相比,美國自由職業者數量增長200萬人。而且,預計這個數字還將繼續增長。大多數自由職業者感覺良好,不懷念傳統職場63%的自由職業者表示,他們選擇做一個自由職業者,而非被迫。這比2014年增加了10個百分點。事實上,全職自由職業者對自己的工作更有積極性,他們比非自由職業者更有可能受尊敬、有能力,樂於工作。
  • 自由職業者如何解決個稅高,開票難的問題
    職業自由是當下年輕人的追求,不受上班時間、地點限制,又可以有一份合理的高收入。但是職業自由後,隨之而來的問題也出現了。在稅法改革後,新修改的個人所得稅法下,高淨值收入的自由職業者依然面對著較大的個人所得稅壓力。
  • 蕭秋水:你為什麼當不了自由職業者?|一刻·演講
    作為暢銷書作家、知識管理專家、自由職業者,蕭秋水講述了她的自由態及學習觀,分享了她對知識付費、對知識變現、對系統學習的深入見解。培養終身學習的習慣,更新我們的內容和學習方法,通過知識獲取幸福。▲這是知識管理專家蕭秋水的演講視頻大家好,我是一刻talks的講者蕭秋水。
  • 自由職業的種類」自由職業者」生存發展報告(2021)
    在本調查中被詢問時, 為什麼自由職業者選擇自由職業者,「休閒」已成為最受歡迎的選擇(56。2%),「有一個F?能力「(43。8%), 「人際關係相對容易」(42。3%), 「工作中的自由」(41。8%)和「別看著老闆的臉」(41。3%)排在第二至第五位。當被問到「哪個專業F?你有技能嗎?「三點鐘嗎?最常選擇最後的元素是「音樂藝術」(43。8%), 「美術」(43。
  • 自由職業都有哪些「自由職業者」生存發展報告(2019)
    大多數受訪者表示 他們比較規律, 工作和生活更輕鬆,更自由?能夠在許多人看來,自由職業者不必步行上下班。無組織限制可能很難 過著正常的生活。但是,調查發現 大多數自由職業者相信 她的生活比她的自由職業者之前更加規律嗎?活動(59)。4%), 更多自由(75。6%)和輕鬆(61。3%)。H?下一個百分比的自由職業者每天工作6-8小時。自由職業者總數中的35人。3%。
  • 如何成為一個高收入的自由職業者?
    不用朝九晚五的打卡、沒有複雜的人際關係、沒有規章制度的約束,擁有隨時說走就走的自由,同時還能夠賺到比打工多的錢,享受更豐富的物質生活,自由職業具備以上所列的種種優點。成為自由職業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成為自由職業者,必須是具有一定的知識與技能、社會生存能力,還要有堅強的意志。缺乏生存的技能,缺乏相應的社會關係,就沒有資格做一個自由職業者,成為自由職業者的決不是無能者和平庸者。
  • 在中國當一名自由職業者是什麼感受:自律著,不安著
    2015年,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聯合相關機構調研發現,自由職業者被評為「中國最具幸福感職業」,「收入高」、「可任意支配時間」、「工作場所自由」三大理由極具誘惑力。不滿本職工作的網友紛紛在知乎上提問:「如何成為自由職業者?」
  • 自由職業者崛起,以後我們或許不屬於任何公司
    最近,身邊也有幾個朋友辭職做自由職業者了。自己在家做設計,並不少見。在動漫、設計、影視領域,不少人都是自己單幹。成為自由職業者,賺得可能會更多,也可能會長時間接不到活,這其中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固定、穩定的訂單來源,如果看到自己不擅長的項目,報酬又非常豐厚時,又不知道該怎麼辦?
  • 北上廣深自由職業者圖鑑|月薪5W的絕望,它不香嗎?
    Alex說:「即便在Freelancer(自由職業者)最多的上海,找到靠譜的活兒,仍然是難上加難,我現在只覺得自己是在享受「咖啡自由」,一天16個小時要對著電腦。」性格溫和,沉默寡言,喜歡一心鑽研技術而忽略了日常社交,被「裁掉」的Denny沒有像雞湯文那樣選擇創業,而是成為了一個自由的「程序猿」。前幾年的努力,讓他還完了房貸和車貸,並且擁有了熟悉的客戶資源,做自由職業者,他開始擁有了享受生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