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2 11: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蔣美琴 上海第九人民醫院
體檢發現動脈內有斑塊,是動脈粥樣硬化的表現,也是心梗、腦梗的危險信號。該怎麼預防這些危險事件的發生呢?
「在沒有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時候,我們就要注意預防危險因素。有了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之後,還要注意儘量使斑塊變穩定。」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副院長、心內科學科帶頭人王長謙教授說,「斑塊在血管內就像一座火山,如果是死火山就不會造成很大危害,如果是活火山危害就大了,我們儘量要使活火山變成死火山,避免死火山變成活火山。」
具體應該如果做呢?醫生建議從以下幾個因素進行幹預:
一、使斑塊本身變成穩定斑塊
我們把動脈斑塊比作餃子,如果「餃子」皮薄肉厚就容易破,形成動脈血栓而堵塞動脈,就有可能引起心梗、腦梗等危險事件。
如果把「餃子」變成皮厚餡少的「餃子」,就不容易破了。將肥胖、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吸菸、缺乏運動等危險因素控制好,斑塊就不易變成不穩定斑塊,特別是膽固醇高者,使用他汀類降脂藥能使斑塊變穩定。
二、減少斑塊破潰的機會
雖然有些「餃子」的皮比較薄,但如果不給它加壓的話也不一定會破。王教授指出,使斑塊破潰的風險,在體內就是血流動力學的影響。情緒激動、過度勞累,血壓波動,就可能使血管內血流的剪切應力產生改變,「餃子」的薄皮就破了。
「我常常跟病人說,你將來要做宰相,要肚子裡能撐船,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時間,控制好自己的血壓,這樣也能減少斑塊破潰的機會。」王教授建議,「藥物方面可以使用β受體阻滯劑,能夠平穩血流動力學;降壓藥物建議使用長效製劑,尤其是長效ACEI/ARB類。因為短效降壓藥可能在下一頓服用前血壓就已經升高了,而長效降壓藥更能使血壓保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
三、預防血栓形成
另外,斑塊破潰以後就會出現血栓,血栓形成的負荷越小,造成的危害也會越小,因為負荷小了管腔狹窄的加重就減輕了。怎樣減輕血栓形成的負荷呢?
就是長期使用抗血小板藥物。動脈中血栓的形成,最關鍵的是血小板,把血小板抑制住,不讓血小板活化,血栓的負荷就會減少。所以,有了動脈粥樣硬化就要長期使用抗血小板藥物,預防突然的破潰所激發的血栓形成。最常用、最經濟實惠的抗血小板藥物就是腸溶阿司匹林,慢性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都需要長期使用腸溶阿司匹林,進行預防性治療。
四、血壓、血脂控制更嚴格
出現斑塊,說明有動脈粥樣硬化了,這個時候的預防就是二級預防。有些指標的控制要求會更嚴格,比如對於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要求降得更低,血壓要求控制得更低。如果沒有斑塊,相對來說這些指標要求會松一點。
也就是說,二級預防對於要求達到的目標會更嚴格,在這一點上會改變治療的決策。比如,有了斑塊以後他汀的使用劑量會增加,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得更低。
記者:蔣美琴 指導專家:王長謙
原文刊於《健康財富》
原標題:《談醫論症|王長謙:把動脈斑塊變成「死火山」》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動脈斑塊,心梗,腦梗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