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動脈斑塊變成「死火山」,遠離心梗、腦梗

2021-01-09 澎湃新聞
把動脈斑塊變成「死火山」,遠離心梗、腦梗

2020-04-02 11: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蔣美琴 上海第九人民醫院

體檢發現動脈內有斑塊,是動脈粥樣硬化的表現,也是心梗、腦梗的危險信號。該怎麼預防這些危險事件的發生呢?

「在沒有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時候,我們就要注意預防危險因素。有了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之後,還要注意儘量使斑塊變穩定。」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副院長、心內科學科帶頭人王長謙教授說,「斑塊在血管內就像一座火山,如果是死火山就不會造成很大危害,如果是活火山危害就大了,我們儘量要使活火山變成死火山,避免死火山變成活火山。」

具體應該如果做呢?醫生建議從以下幾個因素進行幹預:

一、使斑塊本身變成穩定斑塊

我們把動脈斑塊比作餃子,如果「餃子」皮薄肉厚就容易破,形成動脈血栓而堵塞動脈,就有可能引起心梗、腦梗等危險事件。

如果把「餃子」變成皮厚餡少的「餃子」,就不容易破了。將肥胖、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吸菸、缺乏運動等危險因素控制好,斑塊就不易變成不穩定斑塊,特別是膽固醇高者,使用他汀類降脂藥能使斑塊變穩定。

二、減少斑塊破潰的機會

雖然有些「餃子」的皮比較薄,但如果不給它加壓的話也不一定會破。王教授指出,使斑塊破潰的風險,在體內就是血流動力學的影響。情緒激動、過度勞累,血壓波動,就可能使血管內血流的剪切應力產生改變,「餃子」的薄皮就破了。

「我常常跟病人說,你將來要做宰相,要肚子裡能撐船,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時間,控制好自己的血壓,這樣也能減少斑塊破潰的機會。」王教授建議,「藥物方面可以使用β受體阻滯劑,能夠平穩血流動力學;降壓藥物建議使用長效製劑,尤其是長效ACEI/ARB類。因為短效降壓藥可能在下一頓服用前血壓就已經升高了,而長效降壓藥更能使血壓保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

三、預防血栓形成

另外,斑塊破潰以後就會出現血栓,血栓形成的負荷越小,造成的危害也會越小,因為負荷小了管腔狹窄的加重就減輕了。怎樣減輕血栓形成的負荷呢?

就是長期使用抗血小板藥物。動脈中血栓的形成,最關鍵的是血小板,把血小板抑制住,不讓血小板活化,血栓的負荷就會減少。所以,有了動脈粥樣硬化就要長期使用抗血小板藥物,預防突然的破潰所激發的血栓形成。最常用、最經濟實惠的抗血小板藥物就是腸溶阿司匹林,慢性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都需要長期使用腸溶阿司匹林,進行預防性治療。

四、血壓、血脂控制更嚴格

出現斑塊,說明有動脈粥樣硬化了,這個時候的預防就是二級預防。有些指標的控制要求會更嚴格,比如對於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要求降得更低,血壓要求控制得更低。如果沒有斑塊,相對來說這些指標要求會松一點。

也就是說,二級預防對於要求達到的目標會更嚴格,在這一點上會改變治療的決策。比如,有了斑塊以後他汀的使用劑量會增加,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得更低。

記者:蔣美琴 指導專家:王長謙

原文刊於《健康財富》

原標題:《談醫論症|王長謙:把動脈斑塊變成「死火山」》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動脈斑塊,心梗,腦梗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頸部動脈有斑塊怎麼辦?預防頸動脈斑塊發生腦梗,做到這點很重要
    現在很多中老年人也都意識到每年體檢的重要性了,在體檢後有一部分人就被醫生告知頸部動脈有斑塊。當被告知這點後,很多人以為是不是以為自己離腦梗就不遠了。頸動脈斑塊是怎麼形成的?頸動脈斑塊的形成也是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與很多因素都有關係,比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抽菸、肥胖等等。動脈粥樣硬化是冠心病、腦梗、心梗等這些疾病發病的基礎原因,當動脈血管出現粥樣硬化後,血管才會變得狹窄。
  • 天涼了,心梗腦梗猝死多了,如何預防?
    天涼了,心梗腦梗猝死多了,如何預防?三、心肌梗死和腦梗死的治療----開通血管穩定斑塊預防血栓我們常常把心腦血管放在一起說,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治療大原則基本一樣,我們上面說了心肌梗死腦梗死的原因都是動脈粥樣硬化,那麼治療原則就是圍繞著動脈粥樣硬化來治療。
  • 我對那個動脈有斑塊的人說,最好不要停用他汀,原因是什麼?
    一、動脈裡的「斑塊」到底是個啥很多人一提出動脈斑塊,就會聯想到水管中的鏽斑。二者屬實有相似之處,水管中的鏽斑是水管壁被腐蝕,水中雜質沉積而成。而動脈中的斑塊,則是因為血管壁被損傷,血液中的脂質在血管壁上沉積而成。
  • 來看看你的動脈斑塊長什麼樣?不同的斑塊危險性不一樣
    我們都知道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斑塊,是導致心腦血管病意外發生最危險的因素,發現長了動脈斑塊就應當積極治療,以免嚴重後果的發生。動脈斑塊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會經歷很較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它會有不同的表現,對人體帶來的危害也不一樣。
  • 運動會使斑塊脫落嗎?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是引起心梗、腦梗的隱患,一旦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就可能堵塞血管。如果檢查發現動脈壁上有斑塊,運動鍛鍊的時候你是否會擔心斑塊脫落堵塞小血管呢?    王長謙教授認為,沒有必要為此擔心。運動不僅會使血流動力學發生改變,同時還可以改善血管的彈性。
  • 頸動脈斑塊脫落了會有啥後果?專家說事實上斑塊是不會脫落的
    比如說頸動脈彩超很方便地就能發現頸動脈斑塊,從而提示身體發生了動脈粥樣硬化,存在心腦血管病發生的風險,應當及時進行幹預治療。對頸動脈斑塊,很多人都有一種擔心,就是這個斑塊會不會脫落下來,堵塞了腦血管發生腦梗,甚至隨血液流動到心臟而導致心梗的發生?事實上,從醫學上來說是不存在斑塊脫落,也就是說頸動脈斑塊是不會脫落的。
  • 膽固醇高引發心梗腦梗,控制在正常範圍就可避免!真相是……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危害心腦血管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控制不好極易引發心梗、腦梗等嚴重的疾病。令人擔心的是,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異常的朋友越來越多,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要控制在多少範圍之內,才相對來說比較安全呢?不同的人需要控制的水平是不同的。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方面的問題。
  • 提醒:3類人請注意,若血壓壓差大,警惕腦梗和心梗找上你
    尤其是對於廣大老年高血壓患者來說,這很可能會誘發腦梗和心梗的發生。 血壓壓差大會導致腦梗和心梗 我們人體中的心臟就像一個泵,它會將體內的血液源源不斷地輸送到身體的各個器官和組織,而在此過程中血液與血管之間會形成一個壓力,這個壓力就是我們所說的血壓。 經常測量血壓的人們都知道血壓存在兩種壓力,一種叫做收縮壓,而另外一種叫做舒張壓。
  • 膽固醇高易患心梗腦梗,控制在多少才安全?答案您肯定想不到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危害心腦血管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控制不好極易引發心梗、腦梗等嚴重的疾病。令人擔心的是,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異常的朋友越來越多,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要控制在多少範圍之內,才相對來說比較安全呢?不同的人需要控制的水平是不同的。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方面的問題。
  •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能逆轉嗎?怎麼治療呢?
    這個地方就形成了如同黃色小米粥樣的斑塊,我們稱之為動脈粥樣硬化。粥樣硬化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皮薄餡大,如同灌湯包一樣的易損斑塊,也叫做不穩定斑塊。另一種是皮厚餡小,如同豆沙包一樣的穩定性斑塊,其中易損斑塊是堵塞血管的罪魁禍首。
  • 查頸動脈彩超沒有發現斑塊,但是,還需要留意這個指標
    」陶大夫,我爸腦梗了!「早上剛交完班,一個朋友給我打來電話,」我爸去年體檢,什麼指標都正常,怎麼就腦梗了呢?他今年才55歲啊!「」都正常嗎?我記得你爸的頸動脈彩超有問題,好像有兩個斑塊,一邊一個,當時建議你們把他汀類藥物吃上,不知道吃上沒?
  • 高血壓沒感覺,也會引起腦梗?教你減少心腦血管風險的正確方式
    經常會被問到這樣的問題,血糖高到多少才會出現併發症,血脂高到多少才會引起心梗等等,這不,又有朋友問到了這樣的問題:血壓多高才會發生腦梗?高血壓沒感覺,也會發生腦梗嗎?拋開腔隙性腦梗不談,先來簡單介紹下急性發作的腦梗的發生過程:腦梗雖然是急性發作的,但其發生絕不是忽然出現的,在腦梗發生之前,腦部的動脈血管就已經在諸多風險因素的影響下(當然也包括高血壓),發生了一定程度的粥樣硬化,什麼叫粥樣硬化,一是血管壁下方形成了血管的斑塊,導致了血管的狹窄,另一方面,是血管的彈性變差
  • 頸動脈重度狹窄幾近完全閉塞 黑龍江省醫院成功為患者取出動脈斑塊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康豔立 董宇翔)近日,一名動脈斑塊將右側頸內動脈近完全堵塞的患者在黑龍江省醫院神經外一科成功接受了頸內動脈內膜剝脫術,醫生憑藉嫻熟操作在顯微鏡下將斑塊完全剝離,讓堵住的血管重新恢復了供血。術後第二天,患者即能下地行走,反覆發作的肢體無力也立即消失。
  • 阿司匹林吃了會出血,不吃還怕腦梗,到底怎麼選?
    人們喜歡阿司匹林是因為其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這些疾病主要有、有冠心病、心絞痛、心梗、腦梗等。這類疾病在人群中的發病率是最高的,而且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殘率和高復發率的特點,一旦發病,對人們的健康危害極大。 阿司匹林在預防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表現突出,首先是因為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的凝血功能。
  • 天津泰心醫院專家:「腿梗」兇險,危害不亞於心梗腦梗
    血栓形成位置(央廣網發 泰心醫院供圖)醫生在趙先生腹股溝處切開右下肢的動脈血管,在血管造影機的透視指引下,將堵塞右下肢動脈的血栓全部取出。這根長達20多釐米的血栓一經取出,血流隨即恢復。血管造影複查顯示,右下肢動脈的血流完全復通。目前,經醫護團隊的精心治療和康復,趙先生右下肢的功能已逐步恢復正常。
  • 頸動脈斑塊3.5*1.5mm對人體的危害有多大?真的會得腦梗嗎?
    如果IMT>1.5mm,就是頸動脈斑塊形成。如果頸動脈斑塊進一步增厚,就會導致動脈狹窄,進而影響腦部供血。一旦出現頸動脈斑塊脫落,就會堵塞血管,產生血管病變,誘發腦梗等嚴重後果。據統計,頸動脈中內膜厚度每增加0.1mm,缺血性腦卒中增加13-18%。尤其是頸動脈超聲中顯示低回聲的斑塊(即不穩定斑塊),更容易脫落導致腦卒中。頸動脈斑塊是怎麼形成的?
  • 腦梗並非「一蹴而就」,醫生提醒:有3個習慣的人,要格外重視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患慢性疾病的人卻越來越多,其中血管疾病對人們威脅極大,尤其是腦梗、心梗一旦發作,或會威脅到人的生命。衛生部門統計,我國每年新發的腦梗患者就有200萬左右,這個數據還在逐年增多,並且還出現了年輕化的趨向。
  • 擅自停藥心梗復發,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要堅持吃他汀藥
    前面我們講了,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在心血管危險因素中名列前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形成動脈血管內斑塊的主要成分,可以說,沒有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顯著升高,就不會有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就不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相關性心血管疾病。
  • 一位腦梗患者的遺憾:「我服用了幾年阿司匹林,腦梗還是發生了」
    「幾年前經常頭暈眼前發黑,在醫院查出了腦缺血還長了斑塊,降脂藥、降壓藥、阿司匹林等藥吃了好幾種,聽說阿司匹林對防腦梗最重要,我就把其它藥都停了,一直堅持吃阿司匹林。可就在上個月,早晨起來突然半邊身子不靈了,家人把我送到醫院一查發生了腦梗,醫生說這和我只吃阿司匹林有關,現場很後悔。」在我們身邊,這樣的事發生的真的不少,問題出在了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