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12月5日訊 溧陽市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一行日前先後來到該市上興鎮萬家邊村、東塘村,對剛剛安裝完成的兩臺功率為36千瓦空氣源熱泵糧食烘乾機進行調試試運行。這標誌著空氣源熱泵糧食烘乾機首次在常州地區得到運用。
據悉,早在今年3月中旬,該公司工作人員為積極推廣電能替代項目,通過對上興鎮多次走訪和調研,先後與合作社負責人達成「以電代煤」烘乾協議,並積極聯繫省節能公司以及空氣源熱泵生產廠家,現場實地測量。根據烘乾需求,幫助選定經濟、便捷的空氣源熱泵糧食烘乾機,並促成三方籤訂購置合同,協調解決設備安裝事宜,做好用電配套線路架設。11月23日,烘乾設備和空氣源熱泵按時進場、安裝,27日供電員工和技術人員開始設備間連接和調試,並一次性投運成功。
在上興鎮萬家邊村,農場主張新伢對記者說:「用電烘乾機烘糧食,使用方便,節省人工,比燒煤經濟環保多了,還能拿到1.6萬元江蘇省農機具補貼。」
「採用空氣源熱泵機組代替燃煤、燃油熱風爐,為糧食烘乾塔提供熱源,不僅實現汙染物零排放,還比燃油和燃煤烘乾節能50%以上。這既保障了糧食品質,又促進了農戶節本增收、綠色發展。」上興供電所負責人為記者算了這樣一筆帳,「以張新伢農場的3臺烘乾設備為例,一個豐收季共為村民們烘乾糧食近500噸,燃燒標煤16噸,煤炭開銷約1.5萬餘元,值守加煤人工成本近萬元,共計2萬餘元。而採用空氣源熱泵電烘乾技術,按農業生產電價0.52元計算,24小時烘乾一倉糧食預計用電860度,成本約430元。一季烘乾500噸糧食僅需電費8600元左右。」
與此同時,該市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省裡正在推進「263」環保專項行動,電能替代是推進大氣治理、環境保護的有效舉措,空氣源熱泵技術作為替代技術的一個類別,應用前景廣闊。
據初步統計,此次兩臺空氣源熱泵糧食烘乾機投運以後,預計每年將增加用電量16500多度,減少標煤消耗32噸。
(芮曼菁 史珂 彭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