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邯鄲6月30日訊(記者 王自娟 通訊員 趙鳳山)在今天日新月異時代,恪守職業道德是一種美德。廣平縣第二中學英語教師耿秀英二十一年,四十二個學期沒有請過一次假,從鄉下中學到縣二中,從青春年少到白髮生,全勤的她被師生親切稱為「郵差」老師,讚揚她風雨無阻、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敬業精神。
耿秀英獲得的榮譽證書。趙鳳山 攝
她用實際行動踐行「做以德施教、以德立身楷模」好老師標準;先後獲得「邯鄲市德育教育先進工作者」、「邯鄲市三八紅旗手」、「廣平縣優秀教師」、「廣平縣模範班主任」等先進稱號;她桃李滿天下,800多名學生,500多人考上了大學,70多名還讀了碩士、博士,80多名性格偏激的「留守」學生成了陽光少年。
「郵差」老師全勤不停
耿秀英從小便嚮往教師職業,1996年她畢業於邯鄲市農業學校,當時有兩個就業方向:一是進鄉鎮邁入仕途,二是進學校教書。望女成鳳的父母強烈要求她做行政工作,而她卻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當老師,而且是在偏遠的鄉村中學—平固店中學。她的這一「怪異」選擇使得父母的多年夢想成了泡影,爸爸為此還生了場重病。
當親戚朋友抱怨她目光短淺時,她的回答卻只有五個字「我想當老師」。從此她便開始教學生涯:每天清晨,她堅持五點半起床,陪同學生早操早讀;晚上十點半,查完學生宿舍才能靜下心來休息。每周23節課,其間組織兩次集體備課,還要帶領教師學習製作課件,運用多媒體進行課改實驗,進行教育理論探究,撰寫心得體會和教研論文。
平固店中學任教的6年,她沒有請假和遲到,學生成績連續多年在全縣前列。因為教學成績優異,2002年,她被調入廣平縣第二中學,這更激發了她愛崗敬業的熱情。
2010年秋季,耿秀英帶的是畢業班。那個早讀,她正在教同學們讀單詞,突然失去了意識,暈倒在講臺上……後來學校的值班人員打了120,救護車把她送到醫院,醫生建議她去市醫院詳細檢查,而市中心醫院給她的診斷是出奇的嚇人—肝部多發性轉移瘤,並要求立即住院治療。
出乎意料的是,當時的她異常鎮靜,毅然拒絕了院方的要求。她說:我帶的是畢業生,因為我的原因影響孩子一生,於心不忍。於是,周末,她去河北省四院、北京301醫院複查。工作日她又回到課堂。所幸的是北京301醫院最終給她判定的是:「肝部多發性腺瘤。」可以不住院,但必須長期服用中藥,並且要在家靜養六個月,當時她一一答應了,並且在回家的火車上還向家人承諾;回家後,就向學校請假。可是當她看到她班的孩子紛紛來家裡探望,並且說:「老師,您好好歇著吧,我們會努力學習的。」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教師的責任感支撐著她又一次站在講臺上,而且仍然擔任班主任工作。那年她班的英語中考成績全縣第一。
一個人做一次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21年全勤不停的耿秀英還在創造奇蹟……
「郵差」老師築夢不停
從教21年,擔任班主任15年,耿秀英一直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每周一次理想教育課,她先讓學生暢所欲言,然後結合學生實際,把學生理想抱負和民族振興、國家富強凝聚成一體。一段時間以來,上學無用論影響到耿秀英的學生。她用身邊成功事例引導學生;為了樹立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她還組織班裡的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志願活動;汶川地震,她帶頭捐款,班裡學生也積極響應;縣裡老師患白血病,她也把全縣捐獻行動,當作德育課的內容。
德育的影響超出了學校的範疇。耿秀英的學生江獻勇說:走向社會後,我掙了些錢,牢記耿老師的教誨,我沒有用於吃喝玩樂,而是造福鄉裡,修路建廠。
2015年,耿秀英被邯鄲市教育局評為「德育教育先進工作者」。
「郵差」老師鑽研不停
「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潭水」,從教21年,耿秀英始終自學進修鑽研不停。中專畢業的她深知自己教學的薄弱環節,於是勤奮進修。自學了大專英語;自學了3年,又獲得了本科畢業證;此外,她積極撰寫論文,把教學心得凝練升華。《素質教育的真正意義》獲得了全省中小學素質綜合評選三等獎;課件《lesson26 what will I be ?》,獲得了全縣新媒體課件大賽二等獎;2013年,全縣英語基本功比賽活動獲得一等獎;2015年,在全縣中小學教師基本功普通話大賽中,獲得一等獎。二中校長焦瑞紅說:「耿老師的業務能力突出,與她始終在業務上鑽研不停有很大關係。」
「郵差」老師仁愛不停
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好老師要用愛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通過真情、真心、真誠拉近同學生的距離,滋潤學生的心田。從教21年,不管是在鄉下中學,還是在二中,耿秀英的學生中有很多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缺少關愛的他們,有些性格偏激,而耿秀英用母愛讓他們重新煥發陽光。
2014年,耿秀英班上有個智力比較低的留守學生瀋陽,從一年級開始到現在,認不了幾個字,她主動安排他和成績好的學生一起坐,不懂的可以讓學習好的同學教他,上課時也經常關注他,讓他回答問題,當他不知道時,及時給予他鼓勵,讓他不要氣餒;當他回答正確時,真誠地給他表揚,讓他有上進的勇氣。在她的努力下,瀋陽只要是學過的字他大都能認了,英語單詞也能認真讀了。看到兒子的變化和表現,在外打工的爸爸非常欣慰。
去年秋季,小雨下個不停,班裡的張雨彩同學肚疼的厲害,她立即送到附近的婦兒醫院。醫生檢查結果為急性腸炎,需立即送到縣醫院治療。當時她才想起雨彩家長,於是一邊讓醫生打上點滴,一邊給雨彩家長打電話,但是電話那頭家長卻有點不可思議,她爸爸外出打工了,只有沒有任何文化的老媽在家,她的答覆是:「雨下的太大了,沒辦法來縣城,老師你想法吧!」在詳細問了雨彩的家庭住址後,立即給自己老公打電話,讓他去十里舖村接雨彩媽媽,也就在此時,才想起自己的女兒還在學校呢!一切安排妥當之後,正在她餵雨彩小米粥之際,老公拉著女兒,把雨彩媽媽送來了……看到頭髮溼溼的女兒之後,耿秀英哽咽著說:「孩子,別怪媽媽,你是我的孩子,但班裡的七十六位哥哥姐姐們,也是我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21年來,在耿秀英的關愛下,80多名性格偏激的「留守」學生成了陽光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