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鳥瞰 攝影:戰長恆
項目概況
六盤水市民族中學高中部是華南理工大學援建項目,位於六盤水市高中教育城東南側,南鄰50米寬規劃路,東臨20米寬規劃路,西臨高中城24米寬主幹道。
學校片區為山地、丘陵地區,地勢起伏明顯,整體落差達132.58m。北側有一座130多米高的小山,西南角地勢較低,現狀為深15米左右的窪地,東南角地勢稍微平整,整體態勢為北高南低。
用地面積為245346m², 約368畝,總建築面積159679.8平方米,計容建築面積127674.4平方米,學校計劃建成為一所能容納6000人、120班的省示範高中。
由於用地地勢起伏較大,超過一半的用地面積均為山地,且部分地下為溶洞等惡劣地質條件,對設計和建設的難度都是十分巨大的,所以在用地條件如此緊張的情況下,如何解決約16萬平方米的建設量120班的辦學規模,是本項目的難點和關鍵所在。
另外,由於民族中學位於城區的本部校區需要變遷,整個設計和施工周期大大壓縮,進一步加大了設計和建設的難度,工程順利與否直接影響到6000多名師生的教書和就讀。在此背景之下,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通過競標贏得了這一極富挑戰性的工程項目,並最終按時按質完成了施工圖設計任務。
▎規劃理念
依山而建,因地制宜
本校區用地為山地、丘陵地區,地勢起伏明顯,不適宜大面積的改造地形,以免造成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本設計在遵循尊重自然的前提下進行,與自然融為一體,建築布局順應山勢,最大程度上減少土方的開挖和填埋,實現地塊內的土方平衡;
概念分析
總圖生成
節省土地,持續發展
面對限制極大的場地條件,在總平面設計之初就確立了「節地」的原則。東側是場地內僅有的緩坡地,對其進行適當的平整之後,作為操場使用,不僅滿足了功能需求,還可以利用地形高差,在靠山一側設計層層看臺。
本校區用地緊張,建築物儘量順著山勢布局,為學校騰出大片體育活動場地和預留發展用地,節省了土地,實現土地利用最大化。
攝影:章勇
攝影:戰長恆
動靜結合,跨區共享
場地西側被用於集中布置生活區,使得校園分區動靜分明。一棟棟宿舍沿著山緣依次排開,綠樹清池,點綴其間,曲徑通幽,環境清雅。生活區聯繫著周圍三所學校的教學區和運動區,實現了服務設施的高效共享。
攝影:戰長恆
因勢利導,靈活布局
在建築布局上,結合地形靈活布局,不刻意強調軸線關係,因勢利導,反而在建築之間創造了一些富有變化的空間。
攝影:章勇
攝影:戰長恆
▎建築設計理念
1)建築群體因應地勢,拾階而上,依山而建,層層疊疊,蔚為壯觀,既是對自然環境的尊重,也是本土特色建築文脈的延續,是貴州民居建設理念在公共建築上的再現;
攝影:章勇
2)強調學校建築的人文氣息,以「書山有路勤為徑」作為設計理念,在各層平臺設計讀書廊、英語角等場所,在室內交通長廊設計為開放的閱讀空間,營造出濃厚的人文氣息和校園文化;
攝影:章勇
3)採用綜合遮陽系統,既起到節能的效果,又豐富了立面的層次;
攝影:章勇
4)中庭綠化一方面美化了環境,另一方面起到調節微氣候的作用,冬暖夏涼,使建築保持在舒適的溫度。
攝影:章勇
▎綜合效益
學校建成後,提供了約16萬平方米的校舍,是一所能容納6000人、120班的省示範高中,為六盤水市解決了6000名師生的教育讀書問題,創造了較大的社會價值。
竣工後的建築效果也非常理想,建築山地融為一體,高低錯落,蔚為壯觀,成為高中教育城標誌性的建築群,多次受到市委領導的讚譽和肯定。
本項目堅持尊重自然保護環境的設計理念,儘量減少山體開挖,在實現地塊內土方平衡的前提下對場地進行必要的平整,使得原有的次生林植被帶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保護。
▎設計圖紙
▲總平面圖
▲教學樓三層平面圖
▲剖面圖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六盤水民族中學高中部
項目地點:貴州省六盤水市
總用地面積:245346 ㎡
總建築面積:159679.8 ㎡
設計時間:2014年
竣工時間:2017年
設計單位: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設計團隊:
倪陽、鄧孟仁、孔祥勇、王俊君、黃斯琴、林靜君、韋宏、江毅、易偉文、陳欣燕、韋宇、餘波延、吳小衛、封小梅 等
▎項目獲獎
·獲2019年度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獎(優秀公共建築設計)一等獎
·獲2019年度廣東省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建築工程)一等獎
供稿 項目組
編輯 企劃部
校審 孔祥勇 賀維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