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共青團湖北省委、湖北省學聯舉辦的2019年度湖北省「大學生自強之星」評比結果揭曉。武漢晴川學院退役大學生士兵、傳媒藝術學院2017級新聞學專業李攀同學榮獲「湖北省自強之星」榮譽稱號。
本年度湖北省「大學生自強之星」評選活動旨在全省大學生中樹立一批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青年榜樣,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李攀同學就是我們身邊的榜樣之一。
自強自立,堅持以量變引起質變
自強的定義是努力向上,自我勉勵,發憤圖強。而李攀同學更喜歡用他非常喜歡的一首勵志歌曲《男兒當自強》裡的歌詞來解釋「自強」:「傲氣面對萬重浪,熱血像那紅日光,但似鐵打,骨如精鋼,胸襟百千丈,眼光萬裡長。」
「男兒頭頂天,腳踏地,堂堂正正,自立自強。」李攀認為,自強,首先是思想上要成熟,要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和擔當。2017年,李攀退伍復學後,就參與組建了「武漢晴川學院校園應急中隊」,並擔任隊長一職。軍訓期間他作為教官承訓學校新生軍訓,將部隊的優良作風帶進校園,獲得過兩次「優秀教官」稱號。他自立自強,每年的學費通過當兵入伍後發放的退役金繳納,生活費通過暑期在外帶軍訓等兼職賺取。
他相信成長重在堅持,量變才能引起質變。在完成好應急中隊工作的同時,他的學習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他還堅持每日睡前看書一小時,喜歡閱讀毛澤東、魯迅、路遙等名家的著作,近期他在學習《毛澤東詩詞賞析》《毛澤東選集》。積少成多,每日的堅持閱讀,讓他獲得良好的精神薰陶和啟迪。
同時,他堅持每日鍛鍊身體,平均一周3-5次的5公裡跑步,已持續130周。他積極參加學校運動會,馬拉松、越野賽等運動賽事,其中2017年獲得校運動會3千米冠軍,2018年獲得東湖綠道馬拉松比賽第50名。
不忘責任,疫情中逆行而上
作為一名中共黨員和退役大學生士兵,他始終牢記自身肩負的責任與使命,銘記「若有戰,召必回」的錚錚誓言。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他所在的湖北黃岡,是疫情嚴重情況僅次於武漢的第二疫區。今年1月31日,他帶領所在村所有黨員同志集體寫下請戰書,加入新冠肺炎疫情戰鬥,先後完成了道路封控、人員體溫檢測排查、物資購買運送等多項任務,時間持續36天。
「隨時聽候調令,服從組織安排!」在當地退伍軍人事務部的指揮安排下,李攀同其他黃岡市民兵預備役組織人員對當地所在的106國道和鄉鎮要道進行分流封控,檢查出入人員和車輛,對於不符合規定的車輛和人員進行政策宣傳和勸返。在巡邏中,他多次發現環衛工人和孤寡老人的口罩過髒或者不戴口罩的情況,他便將自己攜帶的醫用口罩分發給他們並提醒他們做好防護措施,儘量少出門。
「在防疫工作中難免會遇到群眾的不理解和冷言冷語,我們不能因為這些而氣餒、抱怨。只有耐心安撫群眾急躁的情緒,積極普及相關防疫知識,才能得到群眾的理解。」李攀說。
一人之力雖小,但疫情面前,需要的正是這樣一個個迎難而上的英雄。他的積極抗疫舉動,受到湖北省黃岡市的表揚,授予了其「優秀志願者」的榮譽稱號。
以身作則,傳遞「自強精神」
得知自己獲得「自強之星」的榮譽,李攀在高興之餘,也意識到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是光環,更是擔當,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做好身邊同學們的榜樣。」疫情雖然已經緩和,但還並沒有真正結束,作為武漢晴川學院校園應急中隊長,李攀表示他將帶領中隊全體退伍大學生士兵,在為同學們做好模範帶頭作用的同時,協助做好校園防疫工作。
「自強之星不僅是一個名號,更是用我們自己的故事和經歷鼓舞更多的同學,用堅定的信念面對生活,用自信和自強的信念砥礪前行,並給予追夢路上的自己一個肯定與鼓勵。」這也是李攀對自強之星的理解。現在的他即將步入實習,未來也重任在肩。「我會不忘母校的培養,牢記『明體達用,抱璞開新』的校訓精神,為校爭光,以實際行動來報答母校。」李攀說。
他希望學弟學妹們珍惜現在最好的年華,一起努力,一起奮起,在學習的路上,腳踏實地,勤奮不輟,不負這青春的歲月。最後,李攀想用魯迅先生筆下的話與大家共勉:「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