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梅媽媽聊育兒
現在各種隔輩親帶娃,充分展示了老一輩人對寶寶的特殊喜愛,爺爺輩的疼愛可比疼愛自己的子女對愛,子女不知道有時候會不會因此吃醋呢,話說回來子女都是疼愛埃及的孩子,能得到父輩的疼愛,高興還來不及呢。
最近走紅紅網絡的一個爺爺將寶寶當成菜品「端上來」,惹得網友陣陣大笑,在廣西南寧的這位爺爺受到朋友家的邀請,來參加寶寶的滿月酒宴,寶寶睡著了,這位爺爺就索性拿著洗澡的墊子放在腿上,將寶寶放在墊子上,抱著睡覺畫面好有愛。
隨時來賀喜的人越來越多,有一個親戚進來了,向爺爺走來,爺爺以為親戚要看看孩子,隨手就像上菜一樣端著-寶寶的墊子,將寶寶遞給了親戚,口裡還來一句:「「娃娃菜」出鍋嘍」,頓時惹得大家哄堂大笑,看爺爺抱孩子的樣子太有趣了,簡直逗得大家不得了。
沒想到親戚只是路過,不是想看孩子,拐著彎就離開了,爺爺這時候叫住了親戚:「這麼可愛的娃娃菜,你確定不來看看?」小表情可愛極了,誰說歲數大了不會賣萌,爺爺這個姿勢加表情萌到極致,網友給滿分。
對此網友的評論也非常的搞笑:
大寶寶:哈哈哈哈,老人家不要太失望啦,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家的寶寶是最可愛的
米粒媽媽:孩子一出生我就有報,平時也幫著媳婦看孩子,真心不理解報孩子到底難在哪,都沒看過別人咋報的嗎?搞的緊張兮兮的。
小李:還有一種填炮彈的姿勢
網友的評論都是表達了對爺爺這種行為喜愛,那麼在平時老一輩對待孫輩的感情就更加疼愛了,要多寵著有多寵著,那麼時候也不可能一味的寵著慣著孩子,尤其老人慣孩子是無下限的。
1. 不要當著老人的面指出錯誤
有的時候明知道老人做得不對,太過於寵愛孩子,也不要當面指責,因為在孩子或者其他人面前當面指責老人是不給老人留面子,這樣不僅沒有起到提醒老人不要寵愛孩子的作用,反而會讓老人覺得自己的顏面盡失,是你這個做晚輩的不是,這樣會形成另外的矛盾。等到沒有人的時候,我們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勸解老人,不要一味地聽孩子的話,這樣會將孩子慣壞的,並且孩子會越來越不聽話,以後想管都難了。
2. 誰的父母誰去說
如果是爺爺奶奶太過於慣孩子的話,就讓孩子的爸爸去說,這樣不會產生格外的婆媳矛盾,婆媳這個話題從古至今都是敏感的,所以不要太過於將敏感的話題帶入簡單的孩子的問題當中,這樣偷雞不成蝕把米就更不利於教育孩子了,所以姥姥姥爺的問題也要孩子的媽媽來說,這樣不僅公平,也會省去不必要的麻煩,誰的子女肯定比較了解誰的父母。
孩子是父母手心裡的寶,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所以小的時候就樹立起正確的三觀,良好的行為習慣也是很重要的。孩子以後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會越走越遠。
今日話題:隔輩親到底怎麼避免?歡迎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