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ibobo母乳餵養:9招教你解決寶寶牴觸奶瓶、不喝奶粉

2020-09-14 貝殼象媽媽創業聯盟

不知道有多少媽媽,為寶寶不接受奶粉、牴觸奶瓶、斷奶難發愁。別看寶寶小,超有個性!對自己喜愛的和不喜愛的東西,可有磐石般的意志力。多想寶寶能夠給啥吃啥,天使附體。可是在這場讓寶寶適應奶粉的拉鋸戰中,很多媽媽敗下陣來,搞得身心疲憊,小傢伙只是嗷嗷哭鬧,不給半點配合。

別急!常言道「薑還是老的辣」,寶寶終究是單純的小可愛,這裡多的是招(套)數(路),能讓寶寶接受奶粉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說得這麼玄,究竟有哪些妙招呢?

在介紹方法之前,我們先弄清寶寶不愛吃奶粉是不吸奶瓶,還是不愛奶粉的味道。

不管是哪一種,都不能讓寶寶乖乖喝奶。當我們第一次用奶瓶給寶寶喝奶時,媽媽就要迅速做出判斷哦。

不吸奶嘴的表現:奶嘴餵進去根本不吸,並直接用舌頭頂出來,下次再給寶寶餵奶粉時直接偏頭躲開。

不愛奶粉的表現:奶嘴餵進去會吸,吸兩口後覺出味道異樣,將奶嘴頂出,再餵時偏頭躲開,有的會吐奶或乾嘔。要是將母乳擠在奶瓶裡會吃。

知道以上原因,我們就要開始放招了!

1、合理安排斷奶時間

尤其是因為工作導致無法次次親餵母乳或想完全斷奶的媽媽,一定要做好時間安排,以免寶寶還沒適應奶粉,你回職場的時間又到了。是按時入職,還是等寶寶不再依賴母乳再工作?這樣易陷入兩難的境地。

所以你需要充分安排好讓寶寶適應奶粉的時間,一般來說,適應快的一周到兩周,適應慢的需要一個月左右。開始接觸奶粉的月齡越大,寶寶更難接觸奶粉。為了讓寶寶能更舒適和自然地接受奶粉,媽媽需要根據寶寶的月齡提前安排開始嘗試的時間。


2、讓寶寶愛上奶瓶

①習慣了媽媽乳房的寶寶,突然讓他用奶瓶多是拒絕的。首先應該選擇讓寶寶口感舒適的奶嘴。奶嘴主要分為矽膠和乳膠兩類。矽膠透明光滑、質地稍硬,無異味;乳膠柔軟,口感佳,多用作仿真奶嘴的材料,但是會有點橡膠味。初次吸奶瓶的寶寶,你最好給它準備兩種奶嘴,都讓它試試,選擇更能接受的。

②奶嘴冰涼,再軟的奶嘴也沒有媽媽的乳頭含著舒適,在餵奶粉時,可以將奶嘴燙燙,更柔軟寶寶易接受。

③含奶嘴的方式要正確,儘可能讓寶寶嘴唇含到奶嘴底座處,這樣更容易吸奶,避免寶寶第一次吸奶感受不好,下次再餵就不接受了。

④可以在奶嘴上塗點母乳,有媽媽的味道可以吸引寶寶吮吸奶嘴。但是這個方法要注意不能每次都用,逐漸減少次數,才能讓寶寶忘記母乳的味道。

⑤別總是把奶嘴直接放進嘴裡,可以放在嘴邊,輕輕碰觸寶寶的嘴唇,讓寶寶自己主動含進嘴裡。

⑥1歲以後開始餵奶粉比更小的寶寶困難,自我意識更強烈,早期形成的習慣就更難改。不接受奶瓶別強迫,可以用學飲杯、敞口水杯喝奶粉。杯子的樣式可變化多樣,提高寶寶喝奶的興趣。

3、讓寶寶習慣奶粉的味道

①首先媽媽需要了解奶粉的種類,選擇口感清淡接近母乳的味道的奶粉。對奶粉味道不喜歡的寶寶,別期待能馬上接受。最初奶粉餵養的次數也別太多,可以從添加一次開始,不防向奶瓶中擠一些母乳來誘導寶寶,當TA開始接受奶粉時,減少母乳的混合,逐漸增多奶粉的次數,減少母乳的次數。

②奶粉溫度要合適,最好的溫度是和母乳接近,37℃最好。喝前用手腕內側試奶溫很重要,一定不能省。要是太涼太燙,一是刺激到寶寶,二是與母乳的溫度相差太大,都會影響對奶粉接受。

4、耐心等待適應,別頻換奶粉

寶寶有多反感吃奶粉,你就得有多淡定。寶寶的拒絕是出自於本能,媽媽的耐心和機智的對策才是你的法寶。在寶寶拒絕喝奶粉時,你一定要保持冷靜,你的焦躁情緒會感染寶寶,若寶寶不吃奶還鬧情緒,就更難適應奶粉了。

寶寶接受新的事物均需要時間,比如新的食物、新的餵養方式、新的環境,就如我們成人一樣,對剛接觸的人和事也不能馬上適應,所以要求寶寶儘快適應奶粉,是強寶寶所難呢。

上面已經提到,選擇什麼樣的奶粉,在吃之前就要有確定下來。一旦開始了,就別總是想著下一款、下一款、下一款……奶粉寶寶可能會吃。很多寶寶出現長期腹瀉和提前進入厭奶期,就是這麼來的。

5、藉助家人的力量

不管是寶爸,還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是你的戰友。要是在餵奶粉時,寶寶拒奶還不停地往你懷裡鑽。為了減少對媽媽懷抱及氣味的依賴,最好是其他家人來餵奶粉吧,媽媽先迴避。這樣也為以後上班不能親餵而預熱。

6、在寶寶情緒平靜時餵奶粉

寶寶不接受奶粉,還哭鬧。別急著將奶嘴送入嘴中,可以抱著寶寶走一走,等平靜下來再喂,更能接受。當然實在不接受,別強迫,以免寶寶以後看到奶瓶就害怕,還會形成逆反心理。

7、每天餵奶粉的時間和環境固定

讓寶寶適應一種新的進食方式,除了改變「吃」這個習慣,媽媽可以巧借環境助力,適當調整一下往常的餵養時間和環境,說不定寶寶就接受了。每次嘗試奶粉的時間可固定,一般在中午、下午等時間,寶寶的消化及情緒等更好,也可以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確定時間。另外,找一個安靜舒適的固定位置餵奶,比如在房間,坐在某一張椅子上等等,這樣有助於養成規律喝奶粉的習慣。

有的寶寶可能也有自己喜歡的餵奶方式,比如有的喜歡坐著喝,有的喜歡媽媽抱著,有的不喜歡看到陌生人等等,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表現找到能接受喝奶粉的最佳姿勢。

8、在寶寶面前吃吃喝喝

這個方法和我們前面講到的,改善寶寶厭奶行為一樣。吃喝時,吧唧的動作誇張一點,讓寶寶感覺好香的樣子,促進消化液的分泌,食慾增強,更易接受奶粉。

9、適當餓一餓

吃母乳和添加奶粉的那兩餐之間的間隔時間,可逐漸延長。飢餓感越強烈,胃口越好,飽腹的欲望會勝過對食物味道討厭。當然在添加奶粉之前的半個小時也不能喝水和添加輔食,不然你餓一餓的計劃就前功盡棄了。需要提醒的是,餓寶寶的時間別太長,平常3-4小時餵一次奶,延長的時間最好在2小時內。

寶寶不愛喝奶粉,不用點套路真不行。今天奉上的這9招,希望爸媽們都get到了哦。

相關焦點

  • 六大特點助力mikibobo松浦川奶瓶贏得寶媽信賴
    剛晉升為寶媽的職場辣媽帶了一個月的寶寶,準備返回職場,想用奶瓶餵養寶寶的時候,發現小寶寶拒絕奶瓶,不肯吃奶。為什麼? 這是由於習慣於母乳餵養,對於乳頭以外的東西會覺得不適應,甚至於產生抗拒感。 正確解決寶寶不肯吃奶的問題,需要媽媽選擇一款對的奶瓶和奶嘴,同時用的信心和耐心來陪伴寶寶經歷這段寶寶一生中「最特別的體驗」。
  • mikibobo母乳餵養:寶寶的奶瓶到底該如何選擇?
    在寶寶出生之後,媽媽們避免不了要給寶寶準備一個奶瓶,但是奶瓶中有不同的分類,而且每個寶寶適合的奶瓶都不一樣,所以媽媽們在挑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尤其是對於稚嫩的新生寶寶來說,奶瓶的選擇尤為關鍵。那麼,新生兒需要幾個奶瓶呢?媽媽們又該如何挑選新生兒奶瓶呢?新生兒奶瓶的消毒方法又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mikibobo母乳餵養:如何讓寶寶循序漸進接受奶瓶
    母乳是對於孩子成長最有好處的,然而在生活中,由於各方面的因素,或者由於有些媽媽的母乳並不能給孩子提供足夠豐富的營養、或者是奶水不充足……種種原因綜合到一起,我們總是身不由己,有時候必須選擇使用奶瓶給寶寶哺乳。 而很多很多的寶寶仿佛天生和奶瓶有仇,對於奶嘴表現出了很強烈的抗拒,一給他拿來奶瓶,就哇哇大哭,真是讓寶媽們相當苦惱,不知道怎麼才能讓寶寶接受奶嘴。
  • mikibobo松浦川奶瓶:讓寶寶輕鬆斷奶的「斷奶神器」
    風靡於媽媽圈的「斷奶神器」-mikibobo松浦川奶瓶,對寶寶斷奶有著科學的方式。接下來我們具體來看看「斷奶神器」mikibobo松浦川奶瓶的神器之處。 mikibobo松浦川認為如果斷奶的過程過於坎坷和複雜,會對寶寶的心理上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因此,幫助寶寶輕鬆快樂的度過斷奶期,是每一位寶媽都十分關注的事情。
  • 貝親奶瓶、betta奶瓶,mikibobo奶瓶,三款日系品牌奶瓶大PK
    mikibobo米奇啵啵奶瓶的瓶體有卡扣專利技術,奶瓶上方奶嘴處有一個排氣孔,衝好奶後,在喝之前向下按壓一下,可以把裡面的空氣排出來,非常實用。  奶瓶瓶身對比評測  玻璃奶瓶一般比較重,易碎,不適合寶寶自己握持,需要大人輔助餵養。
  • 貝親、mikibobo、betta奶瓶哪個好,評測結果來了
    mikibobo米奇啵啵奶瓶的瓶體有卡扣專利技術,奶瓶上方奶嘴處有一個排氣孔,衝好奶後,在喝之前向下按壓一下,可以把裡面的空氣排出來,非常實用。 玻璃奶瓶一般比較重,易碎,不適合寶寶自己握持,需要大人輔助餵養。
  • mikibobo奶瓶有什麼優勢,mikibobo日本原裝進口奶瓶代理政策解讀
    >mikibobo奶瓶有什麼優勢,mikibobo日本原裝進口奶瓶代理政策解讀2020-06-22 12:10:5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日前,mikibobo米奇啵啵發布奶瓶產品線,一共兩個系列四款奶瓶,零售價覆蓋49元到119元價位段,不但補充了mikibobo全品類高端母嬰用品的產品線,也為用戶帶來了極具性價比的產品,mikibobo奶瓶到底有什麼優勢,怎麼代理,本文帶你分析中國奶瓶市場的現狀。
  • mikibobo奶瓶有什麼優勢,mikibobo日本原裝進口奶瓶代理政策解析
    mikibobo奶瓶有什麼優勢,mikibobo日本原裝進口奶瓶代理政策解析 日前,mikibobo米奇啵啵發布奶瓶產品線,一共兩個系列四款奶瓶,零售價覆蓋 49 元到 119
  • 寶寶牴觸奶瓶、不喝奶粉、斷奶難,怎麼辦?
    也許從寶寶出生時,你就信心滿滿地要給寶寶餵母乳到2歲,可是想盡辦法都無法讓母乳滿足寶寶的需求;也許你早就打算當一個全職媽媽,可寶寶出生以後,卻想為寶寶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不得不回到職場,最後決定餵配方奶粉。母乳是寶寶的天然食物,是最適合寶寶的,無法滿足母乳餵養,那配方奶粉就是嬰幼兒最好的代乳品。可是要讓已經習慣母乳的寶寶接受奶粉,的確不容易呢。
  • 寶寶不喝奶粉,有這9招就夠了
    粉哥導讀:也許從寶寶出生時,你就信心滿滿地要給寶寶餵母乳到2歲,可是想盡辦法都無法讓母乳滿足寶寶的需求;也許你早就打算當一個全職媽媽,可寶寶出生以後,卻想為寶寶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不得不回到職場,最後決定餵配方奶粉。母乳是寶寶的天然食物,是最適合寶寶的,無法滿足母乳餵養配方奶粉是嬰幼兒最好的代乳品。
  • 新年伊始 母嬰品牌mikibobo米奇啵啵開展「春雷計劃」
    新年伊始,高端母嬰品牌mikibobo米奇啵啵開展「春雷計劃」,在全國重點地市招募區域獨家代理,不少母嬰品牌的代理商紛紛加入米奇啵啵代理商體系中。  日本原裝進口方形專利奶瓶,奶瓶中的愛馬仕  mikibobo米奇啵啵方形奶瓶由米奇科技日本京都工廠歷時三年開發上市,專為斷奶、厭奶、新生兒寶寶設計,防脹氣防嗆奶,期間新品開模具29次,僅模具投入近3000萬元,產品一經投放市場,受到用戶的好評和追捧,先後獲得多家母嬰專業媒體的聯合推薦。
  • 不喝奶粉、斷母乳難,寶寶餵養那些棘手事兒一文來解決!
    這是混合餵養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寶寶出於厭奶、不喜歡奶瓶或奶嘴、不適應餵奶姿勢、奶粉的衝調溫度等不合寶寶胃口等原因都可能造成寶寶不喝奶瓶。那麼如何緩解混合餵養的寶寶不喝奶瓶呢?總的來說,寶媽一定不能強迫餵奶,寶寶越不喝越需要耐心引導。
  • mikibobo米奇啵啵奶瓶逆勢崛起,躍居中國市場前五
    日本原裝進口,方形專利奶瓶贏得口碑mikibobo米奇啵啵奶瓶為日本原裝進口商品,mikibobo在日本自建研發生產中心,每個方形奶瓶均為日本工廠生產,在日本三大奶瓶品牌中,mikibobo米奇啵啵在中國市場增速最快,mikibobo方形奶瓶在中國內地、中國香港、日本市場同步發售,成為三地高端母嬰店的網紅產品。
  • mikibobo母乳餵養:奶瓶和奶嘴用多久需要換?
    奶瓶應該多久要更換? 1、四到六個月間 寶寶使用的奶瓶最好4~6個月更換一次。 2、裂縫或是滲漏 如果發現了寶寶的奶瓶出現了裂縫,或是有滲漏的情況,那麼當然應該立即更換,才能繼續順利的餵養寶寶。 3、奶瓶顏色變了 如果寶寶的奶瓶顏色變了,有可能是因為使用過久,或是奶瓶的成分產生了化學變化,因此最好立刻更換,以免有毒物質滲入奶水中。 4、凹痕或是碎片 如果寶媽寶爸們使用的是玻璃奶瓶,當發現了凹痕或是碎片,繼續使用有可能會傷害到寶寶,應該要立即丟棄,以免發生危險。
  • 寶寶突然不吃母乳,只喝奶粉?了解下「乳頭混淆」,遠離奶瓶陷阱
    她怕寶寶吃不飽,不得已加上了奶粉。就這樣過了三個月既要母乳又要半夜衝調奶粉的混合餵養,即使有婆婆在旁邊幫她補身體照顧寶寶,王欣也瘦了二十斤。但當她漸漸適應,還能調侃自己恢復孕前身材時,突然有一天寶寶不吃母乳了,r頭塞嘴裡都會吐出來的那種,轉眼抱著奶瓶卻能喝得津津有味。
  • 寶媽母乳不足,寶寶卻排斥奶瓶,機智婆婆的一個小妙招輕鬆解決
    有些寶媽由於身體各方面的原因導致母乳不足,萬般無奈之下只能輔以奶粉用奶瓶餵給他喝。但有些寶寶卻不買帳,無論媽媽怎麼哄,死活就是不願意用奶瓶。方女士的女兒就是這個情況,因為她自己身體體質不好,雖然也堅持母乳餵養,但時常會出現母乳不足的情況。
  • 從喝母乳過渡到用奶瓶寶寶很抗拒?媽媽別著急,五招應對能幫大忙
    文丨飯飯媽對於喝母乳的寶寶來說,他們之後免不了會經歷一段,從母乳過渡到奶瓶的階段,而這個過程對於寶寶和父母來說都有一定的難度。而我對於孩子轉用奶瓶喝奶到底有多困難,其實是深有體會的。當時由於自己的身體原因,沒有辦法給孩子充足的奶水,所以,只能選擇衝奶粉給孩子喝,或者有些時候是母乳和奶粉混合一起給孩子喝。
  • 為什麼純母乳寶寶不肯喝奶瓶
    寶寶在吃過母乳後,一般都不會喜歡吃奶瓶,因為乳頭和奶嘴是不一樣的。想要讓寶寶在吃過母乳後,再選擇吃奶瓶都是需要一定的適應期的,家長們不用太過著急,並且在選擇奶嘴的時候要選擇質地接近乳頭的比較軟的,這樣寶寶會比較喜歡。
  • 混合餵養寶寶不吃母乳,每次都要擠到奶瓶來喂?選對奶嘴是關鍵
    這才帶著奶粉,尿不溼,奶瓶等嬰兒用品就上路準備回老家了,不堵車的話,從杭州到亳州老家開車要9個多小時。小楊想著,白天在路上就給寶寶餵母乳了,省的路上泡奶麻煩,晚上到家再給寶寶添奶粉。 誰知寶寶路上母乳吃兩口就甩掉了,根本不吃,哭鬧的厲害。沒辦法,小楊夫妻就給寶寶泡了奶粉應下急。
  • 【科普】寶寶怎樣順利過渡到奶瓶餵養?
    第一種情況:區分寶寶是不願喝奶瓶中的奶粉還是不習慣用奶瓶上的奶嘴喝奶。      首先寶媽們要細心觀察,當你用勺子餵牛奶給寶寶喝,或者用口杯的時候,他是不是吧唧吧唧喝得很好?一旦把奶瓶塞到他嘴裡,他就扭頭、出現抗拒?這說明是奶嘴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