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水鄉功能區關於優化市直管鎮體制改革部署,推動實現洪梅鎮在發展規劃、區域開發、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現代產業、政務服務、高層次要素等六大領域的率先深入深度融入水鄉功能區建設。洪梅鎮以審批效率最優、區鎮溝通對接最快、服務效率最高、企業群眾辦事最方便為目標,加快完善集中行政審批、政務服務機制,為優化市直管鎮體制改革貢獻「洪梅智慧」。自今年年初以來,洪梅鎮以全面整合閒置資源、盤活閒置資產為重點,利用閒置多年的原汽車客運站改造為市民中心,建設「一站式」政務服務和集中行政審批、展覽、文化體驗與展示、公共交流同互動於一體的多功能綜合體,打造為洪梅新城形象地標、水鄉功能區市民服務示範區。
11月30日,洪梅鎮政務服務中心第一批搬遷的業務窗口,原洪梅鎮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公安業務除外)、稅務辦稅服務廳、供水已正式對外試運行。12月3日其餘業務窗口將全面對外服務。
目前,洪梅市民中心為全市進駐部門最全、綜合功能最全面的大型服務體之一。洪梅市民中心分設多個區域,其中,洪梅鎮政務服務中心總面積約2500平方米,主要分為主廳、公安業務區、婚姻登記處等三大區域。其中,主廳面積1080平方米,公安業務區300平方米,婚姻登記處120平方米,24小時廳60平方米。同時,在辦事服務大廳附近配備無障礙洗手間、母嬰室、茶水、充電服務及自助列印複印等人性化設施,提供形式多樣的貼心服務,有效滿足不同群眾、企業的辦事需求。目前洪梅鎮已全面統籌梳理部門進駐需求,計劃設立窗口50個,其中,主廳設置窗口40個,公安業務區設置10個窗口,另配置有69個後臺,全面覆蓋全鎮34個部門共1725個對外服務事項。
快來看看:
△洪梅市民中心
△政務中心主廳
△政務中心主廳
△政務中心主廳
△政務中心主廳
△婚姻登記處
△婚姻登記處
△公安業務
一、推行政務服務一窗通辦業務
深入試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服務改革,以洪梅市民中心政務大廳為試點,實施綜合窗口人員由水鄉管委會統籌招聘、協同管理的改革模式。按照「先易後難」的思路,結合前期調研成果,率先將辦件量少的業務事項進駐綜合窗口,通過由水鄉管委會統籌集中培訓、洪梅鎮政務服務中心安排人員到窗口跟崗學習的方式,培養綜合窗口業務人員,在洪梅市民中心為辦事群眾提供「一窗通辦」服務,實現除公安、稅務外的綜合窗口佔比達100%,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
二、推動一體化政務平臺建設
洪梅鎮積極發揮政務服務體系優勢,推動一體化平臺全面前移至村一級收件,讓一個系統打通「市-鎮-村」三級,實現高頻服務事項辦理在系統上「全程留痕」,各業務部門「全程網審」,群眾查詢進度系統「全程跟蹤」,顯著提高政務服務行政效能。藉助「水鄉政務」微信公眾號推出「便民服務專區」,提供民生事項網上辦理服務,讓鎮村辦事窗口與郵政部門通力合作,實現辦理結果郵寄到家,真正實現全程「網辦」,全程不見面審批,讓群眾「不跑一步,即可辦成事、辦好事」。
三、打造服務群眾星級體驗基地
設立公用服務專區,全面進駐供水、供電、燃氣、排水、通信、有線廣播電視等高頻市政公用服務事項,實現公用服務全覆蓋。在辦事服務大廳附近配備無障礙洗手間、母嬰室、茶水、免費列印複印充電服務等人性化設施,提供形式多樣的貼心服務,有效滿足不同群眾、企業的辦事需求。
四、建立高效集中行政審批中心
洪梅鎮緊緊圍繞提升重大項目服務水平,以加快重大項目投產建設以目標,結合機構改革成果,全面梳理部門職責,進駐14個主要部門到洪梅市民中心,實現集中行政審批統一辦公模式,探索建立一套針對重大項目建設快速集中審批機構,加強項目洽談、籤約、落地、建設、竣工、投產全流程管理,優化提升行政審批效率,加快推動今年以來招引13個優質項目落地投產,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提升洪梅行政審批水平與城市形象。
地址:
洪梅鎮洪梅大道37號洪梅市民中心C區(原洪梅汽車客運站)
服務時間:
周一至周五(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上午8:30-12:00,下午14:00-17:30
周六延時(僅受理公安及綜合窗口業務)上午9:00-12:00,下午14:00-16:00
預約辦事:
為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及減少市民辦事的等候時間,政務服務中心繼續實行全預約制,市民可通過「莞家政務」微信公眾號進行預約,憑預約信息、粵康碼及身份證進場業務辦理。
另外,還提供多種預約途徑供市民選擇:
稅務業務:辦稅人員可通過粵稅通小程序、廣東稅務或東莞稅務微信公眾號、廣東稅務APP進行預約辦稅。交警業務:可通過「東莞交警」微信公眾號進行預約。來源 |洪梅政務中心、水鄉洪梅
【來源:水鄉東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