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過平安橋 到臺南學甲討好彩頭
在臺灣,有不少年節活動在兩岸久負盛名,如搶頭香、鹽水蜂炮、炸寒單爺、大龜王繞境等等,透出濃濃的中華文化韻味。今天的《臺灣年味》系列報導,我們跟隨駐臺記者一起去臺南學甲過平安橋、到高雄看大龜王繞境,感受新春佳節的喜慶與吉祥。
大年初一一大早,人潮擠擠擠,湧向臺南學甲慈濟宮,排長隊四五個小時不累,就為了過這座平安橋。
臺灣財團法人學甲慈濟宮董事長 王文宗:過平安橋就是新的一年,大家想討個吉利,希望新的一年有個好兆頭,能夠從年初旺到年尾,因為過七星平安橋,就是消災解惡,把不好的東西除掉,迎接新的一年。
從初一到初三,全臺灣各地數萬人都前來過橋。遵循古法製作的七星平安橋,沿襲大陸傳過去的建築方式,全部採取木質結構,非常有年節的氣氛。過平安橋,領保生大帝專用的保生金,當地還會舉行請水火的傳統儀式。
臺灣財團法人學甲慈濟宮董事長 王文宗:每年我們都會在這邊舉辦,兩個很重要的儀式,第一個就是請水火的儀式,水代表飲水思源,不能忘本的民族精神,火是要薪火相傳,代代相傳,我們要讓我們的後人知道,我們的祖先來自於哪裡,所以,這個就是慎終追遠的最佳寫照,已經三百多年,不曾間斷。
平安橋不僅有古早味,也充滿了現代氣息。騎著自行車,開著小汽車,甚至連遊覽車都來過橋了,還有小朋友開著電動車來的,喜慶而又時尚。
廈門衛視駐臺記者 林振明:大大小小的烏龜有一百多隻,有新臺幣龜、美金龜、人民幣龜,像我手上這隻硬幣龜,就用五六百個硬幣組成,非常重。
過橋求平安,乞龜討彩頭。清末從福建傳到臺灣的乞龜活動,在高雄得到了發揚光大,有新臺幣龜、美鈔龜、人民幣龜、金龜。這隻大龜王,20噸重,靠著動力搖頭擺尾,主辦方還專程從大陸訂製了特大型號的古典冠冕。
高雄意誠堂主委 洪榮豐:它是以拖板車來拉,結束以後,我們每天要糾集三到五百人,用人力來拉這個大龜王,用的力越大的話,你的運氣會特別好。
高雄意誠堂大龜王用米、面等製成,鼓勵社會各界捐贈糧食饋贈低收入戶,不料,因為名氣大,捐贈物資不斷累積,龜王加長加大特製,最後,竟達到了拖板車承重的最大規格。
高雄意誠堂主委 洪榮豐:我們在農曆十八,來施放給一二三四級的低收入戶,以賑濟的方式,來回饋這些市民。
大龜王集合社會各界的愛心,讓民眾分享祝福,春節期間出來繞境,傳遞出濃濃的年味,也傳遞出濃濃的關懷和愛心。
(新媒體編輯:汪珉鈺)
熱詞: 大年初一 平安橋 臺南 好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