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鼠很難被滅絕?
有些比較幽默的人從老鼠的角度講:
你人類想要滅絕我們鼠類,真的是鼠目寸光,做夢吧,你們人類只有幾個品種,無非是黑與白、紅與黃四種膚色人,歷史只多不少,不過才幾萬年。而且我們的同類有三百多種,歷史按少了說也要四千多萬年,比不上吧。二人不可相提並論,咱說的是一家人看誰最大,你們人類一對婦女一生只生幾個孩子,多者七八個,少者一二個。看我們,哈哈。
以我們兩個為例,連我自己也數不清,按我的話一次也要生五個孩子,到月底我這五個孩子,每鼠要生五個,五五五二十五生五個,唉,唉,頭痛。這麼粗略地算一下,一年下來,我們家有四千八百多萬人。天災啊,你想讓我們等到猴年馬月嗎?
你們不僅吃我們的同胞,而且還用皮革製作各種防護用品,用我們的尾巴製作高級毛筆,你們的孩子患了癲癇病,你們說我們也是在為你們貢獻啊!可別離我們鼠類不好喲,就說我們兄弟白鼠,你們人類把它當作實驗品來用,我們沒有抱怨你們,袋鼠老大哥還是國寶?假如我們死了,你所關心的其他動物,鳥,首先會死在我們面前。儘管我們髒,身上不乾淨,但還是你們人類的逼迫,整天東躲西藏,沒有安身之處,我們也不想呀。總而言之,我們鼠雖膽小如鼠,賊眉鼠眼,你們看不上俺們家,離了俺地也會轉慢。你們人殺俺,不信你們試試。
還有一些人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在自然界中,老鼠是繁殖速度最快的動物之一。有朝一日它會超越人類的能力。因此,必須重視滅鼠工作。鼠害為何不能被消滅,除了與其超強、旺盛的繁殖因子有關,還與其個體較小、生存空間狹小以及拒誘捕殺能力有關。
作為最原始的哺乳動物,老鼠由於形體小巧,動作靈敏,善於穴居洞穴,對食物不苛求,而且也精於儲藏,雖然古語說老鼠還有三年儲藏,雖然有點誇張,但從語言上也能反映出老鼠的食物十分豐富,另外,不要以為鼠目寸光,老鼠的嗅覺非常靈敏,很容易察覺到周圍的危險動物,食物,對鼠藥也有一定的警惕性,完全不可能一次吃完,對粘鼠板、捕鼠夾、捕鼠籠等都不容易抓到。
另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其他動物如蛇、貓等以鼠為食的生態平衡原則,老鼠也不可能在地球上被消滅、消失。自然中,很多生物都是通過大量繁殖獲得種群延續,例如草、樹、魚、蝦、鼠、蟲、蠅、蟲、豬、羊等等。這類動物在生存競爭、生存搏鬥中處於劣勢,但在生育方面具有優勢,它們大量繁殖,很快就可以鋪滿地球。它也使繁殖處於不利地位,但在鬥爭中佔有優勢的生物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使整個地球生物圈形成生物的食物鏈而生存下來。鼠、蠅、蚊等寄生於人的圈養環境中,以人為食。
不能滅絕他們,因為他們繁殖得很快。一種能生存至今的生物,必定有其生存力量,否則就會滅絕。很多種類,它們在進化過程中,在性交選擇時,總是擇優汰劣,那些繁殖能力強的雌性會誘惑繁殖能力強的雄性與其交配,而繁殖能力弱的雌性則因缺乏吸引力而被自然淘汰。所有動物都有這種特徵,低級動物則更強。這就是上帝在控制生物生存的法則:老虎、獅子、食肉動物等的繁殖力遠不及老鼠、山羊、牛、角馬、羚羊等的繁殖力,它們隱藏的基因控制著數量,卻不能大面積繁殖,以保證生存,吃肉而不絕種。大自然完整的生存體系,完好無損,弱肉強食,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鼠害之所以不能被消滅,除了鼠害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繁殖力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們不想把鼠害消滅掉。如今,老鼠對人類的危害已經不算大了,更不像蚊蟲、蒼蠅那樣令人憎惡,相反,老鼠小巧玲瓏,活潑可愛,更容易為人所喜歡,許多種老鼠都是人們的寵物(倉鼠、荷蘭鼠、花枝鼠、小白鼠等等),許多老鼠的形象出現在螢屏媒體上,十二生肖中最早出現的就是老鼠,只要不過多地影響我們的生活,一般大家還是會容忍它,喜歡它的,也不會把老鼠趕出螢屏。老鼠是我們的好朋友,在家裡養一些老鼠,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增加很多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