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玩:姐妹們有測基礎體溫嗎?我現在想要寶寶。但是月經不調,去醫院看了,醫生開了一些藥,並要我測基礎體溫。可是我這個人很懶,經常忘記,今天測了明天忘,到了大後天又記起來。覺得很麻煩,不測體溫行不行~~~聽有的朋友講不用怎麼測,順其自然就能懷上,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chivlary:上個月27號的月經,不知道哪天排卵,月經周期也很混亂,今天早上在床上躺著感覺自己很熱,(之前沒下過床,就在床上翻身什麼的,半夜上過一次廁所)然後就試了一下腋下體溫36.5,然後換了個表又測了一下口腔溫度,37度.以前也測過基礎體溫,但從沒上過37度。不知道是不是我晚上上廁所還有在床上翻身所致的?
基礎體溫,是指女性經過6—8小時的睡眠以後,比如在早晨從熟睡中醒來,還沒有受到運動飲食或情緒變化影響時所測出的體溫。基礎體溫通常是人體一晝夜中的最低體溫。正常育齡婦女的基礎體溫與月經周期一樣,呈周期性變化,這種體溫變化與排卵有關。如果想順利懷孕,測基礎體溫是必不可少的。
幸孕草提醒:測基礎體溫並不是像大家想像中一樣,把溫度計夾在腋下一量就完事,有很多需要注意的。
測基礎體溫有講究
儘管在排卵時基礎體溫會升高,但畢竟還在正常的範圍內,因此,變化的幅度不是很大,測的時候要格外細緻,儘量減少外界環境因素對最終結果的影響。所以,絕對不是拿一支普通體溫計往腋下一夾那麼簡單。測量基礎體溫須用專門的溫度計,其刻度比較密集,一般說來,最小刻度間隔是0.05攝氏度。
由於人的體溫與體位、飲食、情緒等都有很大關係,因此,建議你在每天早上起身之前進行測定。具體操作是:將基礎體溫計於睡前放在枕邊可隨手拿到之處,早上醒後放在舌下測量5分鐘,將所測數據記錄下來,並在格子紙上描出示意點,以便進行直觀比較。由於測溫是通過口腔的,所以,早上醒來不要喝熱水,以免造成誤差。
早晨量記體溫有困難者,可在每天某一固定時間進行,但要切記,事前半小時不可劇烈運動或飲用冷熱食品。測量基礎體溫的方法雖然簡單,但要求嚴格,且需長期堅持。一般要連續測量3個以上的月經周期才能說明問題。經期如遇有感冒、發熱、腹瀉、失眠、飲酒及使用電熱毯等情況,往往容易影響基礎體溫,在測量時要注意標記說明。
通過測量基礎體溫,可以指導自己避孕和受孕。
指導避孕或受孕
通常,女性在卵泡期的基礎體溫為36.5攝氏度,而到了黃體期可上升0.5攝氏度甚至更多,因而出現雙相表現,表示有排卵;若單相型無後期升高的體溫曲線,提示無排卵,其準確率可達70%~80%。所以,如果不想懷孕,即便是採取了避孕措施,也要儘量避免在這一「危險期」內行房事。
如果在24小時之內,體溫增高了0.3攝氏度~0.6攝氏度,甚至更高,那就表示正處於排卵狀態,此時行房,受孕的機率較高。所以,受不孕不育困擾的夫婦一定要選準時機。
圖示為已經懷孕的基礎體溫曲線圖,高溫從第15天持續到第34天,已經持續20天。一般來說高溫持續超過16天就是懷孕的徵兆。
常見的基礎體溫變化解讀
1 排卵
當女性月經來臨時,基礎體溫為低溫;排卵之後,基礎體溫則會轉為高溫。一般來說,女性在排卵24小時之後,受精的比率會變得比較低;但是,男性的精子大約可以在女性的子宮裡存活72小時。所以,在女性基礎體溫處於低溫、接近排卵期時就應該行房,可以每隔兩天行房一次,這樣可以增加受精機率;若等到基礎體溫達到高溫時再行房,那懷孕的機率就已經降低了。
2 多囊卵巢
此類病患以「胖」為表徵,往往容易發胖、長青春痘、毛髮濃密、月經經常性不準。表現在基礎體溫上則是:高溫期較短,嚴重的還可能是經常性低溫。有這種情況的女性,通常有家族性遺傳糖尿病,如懷孕生子,則屬於妊娠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3 卵巢功能不好
卵巢功能不好的人,通常基礎體溫的循環周期會縮短,原本的28天,可能慢慢會變為24天或22天,高溫期也相應縮短。
4 泌乳素過高
泌乳素高,基礎體溫的高溫期就會縮短,其卵子的質量也較差,所以不容易懷孕或容易流產。
5 危險期(易受孕期)
基礎體溫為高溫期屬於安全期(不易懷孕期),低溫期則屬於危險期,但低溫期也會有個別差異。比如對年輕女孩而言,她們的卵巢功能好,分泌物多,危險期就相應的長一些,精子在子宮內存活的機率也會相對比較高。所以,很可能在排卵前5天開始,就必須看作是危險期。
如果夫妻經常選擇在危險期行房,卻一直不見懷孕跡象,那麼就必須去醫院檢查找出原因,到底是男性的精子數量不夠,還是女性的輸卵管不通,或是有其他方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