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之意義並不是告訴別人「這裡我來過」。是一種改變。旅行會改變人的氣質,讓人的目光變得更加長遠。在旅途中,你會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習慣,你才能了解到,並不是每個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這樣,人的心胸才會變得更寬廣;這樣,我們才會以更好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生活。
在大家的印象中,我國幾乎一直存在著南北差異,很多時候,我們以秦嶺和淮河為界,這也是南北的地理分界線,但是,這樣僵化的劃分,與我國的省份劃分有很大的不同。
秦嶺-淮河直接穿越甘肅、陝西、河南、安徽、江蘇等省,也是我國界定最明確的地理邊界,它把我國遼闊的領土在我們的北方分成兩部分,但這只是一個硬性規定,在人們的心目中,南方和北方是有區別的。
在廣東朋友眼裡,只要北方省份都在北方,生活在中原的人就以長江以南為南方,而在東北朋友眼裡,只要除了山海關都一樣,南方就沒什麼區別,這是人們觀念中的一個問題,但其中有一個很特殊的成分,就是安徽,這個時候會過長江淮河,很多人分不清是南方還是北方。
此外,人們也感到很不解,究竟是屬於東方還是西方是一個很尷尬的問題,而這個省之所以在人們的意識中如此「混亂」,與安徽的歷史有很大的關係,我的朋友們都知道,安徽和江蘇曾經是一個省,但後來被從中間砍掉了,但在這把「刀」下去之後,在人們的印象中造成了一個非常混亂的省。
此外,周邊還有很多省份,包括江蘇省、浙江省、湖北省、河南省、江西省和山東省,本省東西寬約450公裡,南北長約570公裡,正是因為這個尷尬的地理位置,才分不清南、北、東、西。
而且這裡的尷尬不僅僅是地理位置,當地的經濟和周邊省份相比也有些尷尬,這些省份有的經濟成分強,有的發展迅速,進步很快,大部分GDP排在安徽之前。
只有安徽省和它的地理位置一樣,處於中等位置,上半年,其GDP在各省區中只能排第13位,業績不如河北,也不遠了,其實在歷史上,這裡的歷史也很深刻,是很多文明的發源地,另外,這裡的風景很美,人們心中有一種很高的存在感,今天的經濟發展不如以前,但這裡的潛力也很大。
關於地理位置」最尷尬「的省,不南不北,景色美經濟卻很一般,年輕的時候,旅行是非常嚮往的事情;年老之後,旅行卻成了一件非常奢侈的時候。所以,我們趁著年輕,應該多出去走走,感受一下祖國美好的風景,品嘗各地美食,豐富我們的閱歷,不留遺憾。